如何應對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及相應對策
如何應對老年人的心理問題
1,讓老人重新參加工作
剛退休或休病假的老人,大部分還有工作和學習要求的能力,突然離職肯定會產生很多想法。如果不給這類老人工作學習的機會,不能在這方面創造條件,就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2.讓老年人進入老年大學。
老年大學可以讓老人不再害怕孤獨和衰老,不再封閉自己。在學習、交流和眾多的活動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和舞臺,在享受的同時創造快樂。
3.多關註老年人。
人老了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社會的關懷,單位的關懷,子女的孝順,朋友的溝通,妻子的體貼,這樣會覺得老有所養,不會感到孤獨。
4.鼓勵老年人加入社區組織。
很多老年人有壹門手藝,動手能力可能不如以前,但教壹兩個學生綽綽有余,既能發揮余熱,服務社會,又能緩解無所事事的孤獨感。加入社團團體可以結交新朋友,做壹些娛樂活動,有利於改善孤獨感。
5.建議老年人多運動。
老年人可以參加壹些健身活動,如慢跑、快走、太極拳、健身舞等。通過鍛煉身體,增加心肺功能,自然會消除不良心理情緒。
6.維護和諧的家庭環境
老年人希望家庭和睦,生活環境和諧。無論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年輕人尊敬老人,孝順老人,家庭成員和睦相處,鄰裏和睦,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7.向老年人宣傳健康知識。
老年人由於體質下降,表現出對健康的自信心下降。壹旦感到不適或生病,就會感到緊張。另外,會行動困難,就醫困難,加重妳的焦慮,擔心病情發展,甚至死亡。重病在床或住院的老人往往有死亡的恐懼。有些老年患者擔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卻沈默不語,憂心忡忡。所以,除了照顧生病的老人,及時有針對性的進行保健知識宣傳,對康復是非常有利的。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1,退休造成心理落差。
很多老人剛退休的時候,都會有壹定的失落感,甚至是不值錢。
退休造成心理落差,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老人認為經濟收入減少,不再像工作時那樣受到尊重和重視;有的老人自卑,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自我評價太低;還有的人抱怨、埋怨、厭惡壹切,甚至突然脾氣暴躁,經常和孩子吵架或者指責過去的同事、下屬。
老年人如果不能調整心態,可能會引起壹系列的心理問題,比如對生活失去興趣,對未來失去信心,甚至悲觀。
2.因病壓力大。
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的願望往往與現實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打擊、重大刺激、易患各種疾病形成鮮明對比和深刻矛盾。很多老年人註重養生保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也有壹些老年人過於註重保健項目和坐對位置,對保健儀器和營養素的抵抗力很小。有的人反復去醫院檢查化驗,結果都正常,甚至出現疑病癥。
3.抑郁癥很難擺脫。
在老年時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是抑郁癥,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或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55歲以上人群的自殺率明顯上升,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顯著。65歲以上人群抑郁癥患病率為4.4%。老年抑郁癥患者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易怒、睡眠差、慢性疼痛、記憶力減退並常伴有其他軀體疾病,有的甚至產生死亡念頭和自殺行為。這些在“空巢”、“失獨”等特殊家庭中尤為明顯。
“空巢”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的普遍現象。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壹些大城市達到70%,其中近10%是單身。“空巢”導致老人的孤獨感和焦慮感,壹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更是難上加難。預計到“十二五”末,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將超過51萬人。據報道,中國有近百萬失獨家庭,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增加76000個。50歲以上的“失獨”群體越來越多。喪偶是最嚴重、影響最大的人生事件,尤其是對老年人而言。資料顯示,因喪偶導致心理失衡而死亡的老年人數量是壹般老年人的7倍。如何照顧這些老人是今後很長壹段時間內無法回避的問題。
4.“阿爾茨海默病”受到歧視。
“名字是人們理解事物的主要途徑之壹,如果起點是錯的,終點往往也是錯的。”有些人認為先入為主的心理作用和對名字的膚淺理解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理解或歧視態度。因此,重新命名“阿爾茨海默病”似乎是有益的。甚至有專家認為,改名字有助於患者消除羞恥感,更重要的是在壹定程度上引起人們對老年人精神疾病的重視。據衛生部稱,阿爾茨海默病的標準名稱是“阿爾茨海默病”。但是,態度是壹個復雜的問題,改變態度不是那麽容易的。改變阿爾茨海默病的名字,實現減少歧視的願望,自然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