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產地在哪裏
羊肚菌主要產地在東北三省、廣東、福建、臺灣等地。
羊肚菌又叫做羊肚菜,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使用菌類之壹,因其菌蓋凹凸部分呈蜂窩狀,其樣貌枯死翻開的羊肚,所以被稱之為羊肚菌,其香味獨特,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歡。
羊肚菌可在多種基質上生長,可在遺留的沒有收獲出土的作物或其副產品中,或腐爛的樹枝、樹皮和樹根組織中生長。
羊肚菌按照其子實體顏色可以分成3個支系,即黑羊肚菌、黃羊肚菌和變紅羊肚菌,野生羊肚菌的發生地,多為丘陵地帶或溝渠邊緣,通風條件好的地方。
羊肚菌的生長環境:
羊肚菌壹般從低海拔的平原地區到海拔3200米都有生長。多生長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腐殖質層上。主要生長於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羊肚菌在火燒後的林地上比較容易生長。
羊肚菌壹般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萌發子實體,因此野生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季節壹般在每年3-5月或8-9月。有研究表明,羊肚菌的野外發生條件主要取決於上年度11月份的降水量,而當年羊肚菌發生的遲早取決於當年春季5厘米表層土壤溫度是否穩定通過11.5℃。
因此,羊肚菌的發生期受年度的氣候條件影響,與發生地區的氣溫、降雨量和降雨時間的早晚密切相關。壹般來說,羊肚菌多發生在土壤濕潤或降雨量多而且容易保濕或地下水位較高的環境中。
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有壹定的促進作用,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具有趨光性。足夠的氧氣和通風良好的場所是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