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會飛嗎、它可怕嗎、
新華網消息:15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稱,截至目前,北京市疾控部門未接到蜱蟲叮咬相關病例報告,但疾控部門已積極開展對相關疾病的監測和預警,市民不必過分恐慌。 資料圖片。 為此我們采訪了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性疾病治療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姜天俊,他表示:蜱蟲在我國分布非常廣泛,壹直都存在,是人類闖進蜱蟲的生態圈,並被攜帶病原體的蜱蟲咬傷,才導致了感染和並發癥的發生。這種感染幾率很低,無須恐慌,但做好蜱蟲叮咬的防護措施和防範蜱蟲叮咬的宣傳教育很有必要。 春秋季是蜱蟲活動高峰期 姜天俊說:蜱蟲在全世界有800多種,蜱蟲俗稱壁虱、扁虱、狗豆子、草爬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類等體表的蟲子。它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從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全球已知蜱類800余種,我國已發現110余種,從黑龍江到海南都有分布。我國中原地區常見的有長角血蜱、血紅扇頭蜱、微小牛蜱等。 春秋季是蜱蟲的活動高峰,夏天較活躍,冬天基本不活動。蜱蟲壹般寄生在動物的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遊離動物體後附著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蟲吸飽血膨脹後形狀如同蓖麻籽。 蜱蟲叮咬可帶來多種疾病 主要有兩個傳播途徑 蜱蟲叮人後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癥狀,更重要的是蜱可攜帶多種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微生物,可帶來多種疾病。 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傳播: 壹是蜱蟲叮咬過攜帶病原體的動物後,再叮咬人體,便隨之將病原體傳染給人體,引發疾病。蜱蟲叮咬人體時,並不會有疼痛的感覺,僅會造成局部皮膚的充血、水腫,不仔細檢查還不容易馬上發現,因此有壹定隱蔽性。 二是直接接觸危重蜱蟲疾病病人或帶菌動物的血液等也能傳播這類疾病。可以說在傳播疾病方面,蜱蟲與人類的關系僅次於蚊子。 不是所有蜱蟲都會傳染病疾病 姜教授告訴筆者:壹般來說,蜱蟲生活在野外草叢,本身在大自然中有自己的生態圈,人類感染正是因為闖入了這個生態圈。 蜱蟲本來是叮咬野生動物的,現在很多老百姓都在自己家的寵物身上發現蜱蟲,十分緊張,但並不是所有蜱蟲都會傳染病疾病,是否感染取決於蜱蟲是否帶有感染體,就像蚊子傳染瘧疾和登革熱,也並不是所有被蚊子叮咬過的人就會得這些傳染病,所以大家不要過分恐慌。 發現蜱蟲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能擠破 姜教授表示,預防蜱蟲叮咬的最好方法是做好自身防護: 壹是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註意衛生的清潔和打掃,尤其註意個人衛生的養成,及寵物的衛生,要註意給寵物定期洗澡,梳毛,避免蜱蟲的寄生。 二是應盡量避免在蜱蟲類容易出現的地方,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註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裏;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蟲爬上;針織衣物表面盡量光滑,這樣蜱蟲不易粘附;每天的旅遊活動結束後,旅遊者還要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蟲叮入或爬上,發現蜱蟲後立即清除。 三是采取身體防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在皮膚暴露部位塗抹驅避劑,如避蚊胺(2歲以上使用),可維持數小時有效。 當使用遮光劑或防曬用品時,先塗抹遮光劑或防曬用品,然後再塗抹驅避劑,睡覺前應把驅避劑洗去。 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用殺蟲劑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驅避劑等。 發現蜱蟲時,無論是在人體或動物體表,還是遊離在墻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能擠破;可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再燒死;如不慎皮膚接觸蜱,尤其是蜱擠破後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進行局部消毒。 即使未發現被蜱蟲叮咬,從蜱蟲較多地區旅行回來的人員也應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癥狀,應盡快請教醫務人員。 被蜱蟲叮咬可用酒精塗抹或煙頭輕燙 姜教授最後表示:如果不幸被蜱蟲叮咬壹定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方式處理: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蟲頭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或用煙頭、香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退出。 燙蜱蟲時要註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請醫生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