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鏡的檢查像
1.上皮
(1)原始鱗狀上皮:為透明、光滑、均勻、富有彈性的上皮,在光源的照射下呈淡粉紅色。醋酸試驗後微微發白,碘試驗呈均勻深染的棕色改變。上皮下可見細小的毛細血管呈網狀、樹枝狀或放射狀排列。
(2)柱狀上皮:原始柱狀上皮在正常解剖結構中位於子宮頸管內,當宮頸炎癥或子宮頸損傷時或在高雌激素等因素作用下子宮頸管內柱狀上皮覆蓋於宮頸的陰道段表面。柱狀上皮為單層有分泌功能的高柱狀上皮,其透明性好,在光源的照射下呈深紅色。醋酸試驗呈葡萄狀水腫樣改變,顏色微微發白,碘試驗不染色。
(3)轉化區:指位於宮頸的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之間的區域,包含以下四個特征:
1)化生上皮:鱗狀上皮向內生長取代柱狀上皮以達到修復宮頸糜爛面,修復之鱗狀上皮即為化生鱗狀上皮,簡稱化生上皮。陰道鏡下為透明、光滑、色略深於原始鱗狀上皮。醋酸試驗微白,碘試驗可根據化生上皮不同的成熟度,細胞內含有糖原的多少而表現為深淺不等的染色。
2)腺開口:散在分布於化生上皮區,開口呈圓形或橢圓形,開口周圍覆蓋化生上皮,根據開口周圍有無白色上皮,白色上皮多少程度可將其分為I至Ⅳ型,正常轉化區僅可見少數I至Ⅱ型腺開口。
3)易位島:化生鱗狀上皮在修復宮頸糜爛面時呈指狀或舌狀向柱狀上皮區內生長,部分糜爛面未被化生上皮覆蓋,形成化生上皮區內片狀的柱狀上皮小區,在陰道鏡下醋酸試驗後即見小片“葡萄狀”突起的“異位小島”,即陰道鏡下的異位島圖像。
4)納氏囊腫:即宮頸腺體囊腫。多見於慢性宮頸炎的患者。化生上皮在修復時覆蓋了腺體開口處,而殘留了腺體的柱狀上皮,導致分泌物的瀦留、擴張形成囊腫。陰道鏡下見囊腫表面覆蓋樹枝狀血管,光源照射部分呈強反射,部分穿透進入,穿破囊壁見清亮囊液流出。
2.血管 正常宮頸上皮下血管走行是平行於上皮的,且由粗至細,形成樹枝狀、放射狀分布,其末端交叉又形成網狀形態,正常的血管末端在醋酸的作用下有收縮反應,於10至20秒後作用消失,血管舒張。
陰道鏡下異常圖像
(1)白色上皮:即指醋酸作用後上皮出現白色變化的區域,上皮透明度差,與周圍正常上皮邊界清楚,平整,無異常血管。
(2)白斑:位於宮頸表面的白色斑塊,不需加醋酸即可見到,略高出平面,邊界清楚,未見異常血管。
(3)鑲嵌:即指不規則增生的血管將異常增生的上皮分割成多個多邊形的圖像,異常增生的上皮可以是白色上皮,也可以是高型別的腺開口。醋酸作用後基底變白,邊界清楚。
(4)豬油狀:即指上皮增生伴有大片不規則壞死所形成。
(5)腦回狀:即指部分上皮增生伴有部分上皮壞死,構成形似腦回狀的形態。
(6)角化腺開口:指化生鱗形上皮修復時殘留的柱狀上皮隱窩開口處的圖像,***分五型, I型:腺開口周無白色上皮白環; Ⅱ型:腺開口周圍規則細環狀白色上皮環形結構;Ⅲ型:腺開口周圍白色上皮環略寬;Ⅳ型:腺開口周圍白色上皮明顯增寬,環形結構消失並略隆起;V型:腺開口呈明顯白色實性小點,並隆起。
2.血管
(1)點狀血管:指位於基底乳頭中的毛細血管由下向上垂直於上皮表面生長,末端擴張、扭曲。醋酸作用後上皮變白,血管間距增大,見紅色粗細不等的點狀血管圖像。
(2)異型血管:由於血管的走向與上皮形成不同的角度而構成的不同圖像,表現為血管管徑、形態、走向、間距等的極不規則,且醋酸作用後無收縮表現。陰道鏡下可見:血管擴張、紊亂、螺旋狀、竄珠狀、扭曲狀、分叉狀及突然中斷狀。
不滿意陰道鏡圖像
即指子宮頸鱗柱交界內移至頸管內的陰道鏡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