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章丘歷史上有哪些傑出的人物

章丘歷史上有哪些傑出的人物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6),號易安居士,今明水街道辦事處人。南宋女詞人,其父李格非,北宋文章名流,其母王氏為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極具文學才華,其夫太學生趙明誠,宰相趙挺之次子。 李清照幼年生活於故鄉明水,少年時代隨父生活於汴京,並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李清照與當朝宰相趙挺之次子趙明誠於汴京成婚。兩年後,明誠出仕為官。夫婦二人除愛好詩詞外,亦致力於搜集和賞玩書畫金石,生活雖然儉樸,但安靜和諧,高雅有趣,夫婦相濡以沫***研學問。趙明誠在李清照的幫助下著成《金石錄》30卷,成為繼歐陽修《集古錄》之後,規模更大、更有價值的研究金石之學的專著。這期間,李清照寫下了大量描寫閨情閑適生活的詞作,如《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等。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黨籍,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三月,趙挺之被罷右仆射5日後卒,李清照隨趙氏壹家回青州屏居。 南宋建炎三年(1129)八月十八日,趙明誠死於建康(今南京市)。翌年金人入侵,南京徽帝南逃。李清照追隨流徒到浙東壹帶,所有圖書文物大都散失。紹興二年(1132),李清照到達杭州改嫁張汝舟,很快發現上當受騙,在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協助下脫離這場劫難。至此,李清照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她把眼光放到了對國家大事的關註上,詞的風格亦由先前的悠閑婉麗轉變為憂國憂民,多悲嘆息世,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如五言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通過項羽寧死不願忍辱偷生的英雄行為,諷刺了南宋統治者不肯北上抗敵的茍且偷生行為。其中以紹興四年(1134)《金石錄後序》較有名。十月,她避亂金華,寫成《打馬圖經》並作序,又作《打馬賦》。雖為遊戲文字,卻語涉時事。在金華期間,還作《武陵春》詞,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發出了“江山留與後人愁”的千古絕唱。紹興十三年(1143)前後,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於朝。越十余年,大約紹興二十六年(1156),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淒涼中悄然辭世,享年至少73歲。 李清照的詞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以尋常語句入詞,情致婉然,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論詞強調協音律,崇尚典雅,提出“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填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李清照的詩詞可與蘇軾、陸遊、辛棄疾並列,又有人把她與李煜合稱為詞壇上的“男女皇帝”。現在國內已出版她的作品集、註解本近10種,港臺出版多種,日、美、俄、瑞典等國都翻譯了她的作品。 李清照故裏明水,自然風光秀甲齊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明水山清水秀,因泉水清澈明凈而得名。泉水之盛可與濟南相媲美,古有“小齊州”之稱,今有“小泉城”之譽。索回前後的繡水、明水、西麻灣三大泉系之水匯而北流為繡江河。百脈泉為諸泉之首,向與濟南趵突泉齊名。《齊乘》雲:“蓋歷下諸泉,皆岱陰伏流所發,西則購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清《章丘縣誌》雲:“百脈泉在……明水鎮東,繡江源也,方圓半畝許,其源直上湧出,百脈沸騰,狀若貫珠,歷落可數,故名。”據百姓口碑流傳,李清照壹家的故居,就在百脈泉西南不遠處的義倉壹帶。 關於李清照故裏,歷來眾說紛紜。清人曾有李清照故居在歷城西南柳絮泉上之說。其說出於德州人田雯。田氏《古歡堂集》有濟南分題詩十六首,其中壹首題為《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居》,詩雲:“跳波濺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門外垂楊樹。沙禽壹只飛,獨向前洲去。”據此,俞正曼在其所著《易安居士事輯》中,始稱李清照“居歷城西南之柳絮上”。並自註:“《古歡堂集》有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 據《齊乘》,柳絮泉在金線泉東。”對於此說,今人黃盛漳早已質疑,謂“地方古跡往往出於後人附會,不盡可憑,濟南李易安故宅,早期地方誌如《崇幀歷城縣誌》、《濟南府誌》、《圖書集成·職方典·濟南府》俱不見載”(《李清照、趙明誠夫婦年譜》)。王仲聞也指出:“元於欽《齊乘》、明《崇幀歷城縣誌》。清《康熙濟南府誌》,俱無清照故宅在柳絮泉之說。”(《李清照集校註》)。 孟洛川 孟洛川(1851~1939),名繼笙,字雒川,亞聖第六十九代孫,今刁鎮舊軍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業資本家。孟洛川少年喪父,出身於縉紳望族的母親高氏立誌教子成龍,曾聘請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為師。但孟洛川性格頑皮,不喜讀書,常以數磚計瓦為遊戲。壹次,因為逃學,高氏令其在中廳罰跪,恰巧管家發現,便婉言規勸,他卻拉著管家的手問:“妳當大管家,可知營造這座過廳用了多少磚瓦?需要多少工日?”,管家搖頭不知,孟洛川卻張嘴便能算出,管家感到非常驚訝,遂將這事告訴了高氏和孟洛川的三伯父孟傳?。從此,孟家只要有房院營建、年終結帳之類的事情,便讓孟洛川參加。往往當管家、經理、賬房先生對某壹問題陷入困境時,孟洛川便胸有成竹地提出精辟見解,令眾人折服。18歲那年,孟傳?見他頗有心計,便令其掌管家業。從此,他便以少東家的身份常駐濟南,有時也去北京、天津等地巡視,儼然成了瑞蚨祥、慶祥、瑞生祥的資東兼經理。因為他善於鉆研經營生財之道,很快成了商界巨子。 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前期,“舊軍孟家”發展成壹個龐大的商業家族,孟洛川是這個家族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商業家族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到1949年全國解放,這個家族曾先後經營過96家商號和其他商業,其中主要有綢布店50家,茶葉店20家,這些商號都以“祥”字命名,世人統稱“祥”字號,遍及濟南、青島、煙臺、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杭州、揚州、保定、沈陽、哈爾濱等十幾個大中城市。1924年以後,孟洛川直接掌管的各地瑞蚨祥商號,相繼增設金櫃,生意更加興隆。當時報界皆稱孟雒川為“金融巨頭”,並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山西康百萬,山東袁子蘭,兩個財神爺,抵不上孟雒川。” 孟洛川不僅在商界有很高的地位,在政界也有盤根錯節的社會關系,他早年結識了山東巡撫袁世凱,又先後與大總統徐士昌、曹錕等結了姻親。袁世凱的母親去世後,聘孟洛川作治喪總管。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駐天津時,孟洛川赴津,袁世凱大擺儀仗拜望。從此,孟洛川更是名揚華北。 在章丘這塊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孟洛川也為家鄉辦了些善事。清光緒年間,黃河章丘段屢次決口,居民深受其害,孟洛川與二兄孟雒鑫在章丘城立社倉,囤谷備荒對災民進行救濟。孟洛川的故鄉舊軍西臨繡江河,繡江河因水漲決口,孟洛川出巨款堵口修堰,翌年河水再漲卻無潰漫,受到鄉人感激。此外,他還舉辦過許多慈善事業。每年臘月做200套棉衣,並用大鍋煮粥進行冬賑;夏季做200套單衣,備好茶湯進行夏賑。同時還施舍醫藥,免費為窮人看病拿藥。 1939年農歷7月24日,孟洛川在天津去世。章丘10個區,每個區選壹個代表去天津吊唁,並贈了“鄉謚靖惠”的大匾。當代青年作家畢四海以孟洛川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小說《風流少東》,後被改編成50集電視連續劇《東方商人》。 王莽 王莽(前45~23),字巨君,祖籍龍山鎮平陵城古址,西漢孝元皇後的侄兒,建立新朝。 元後王政君的父親和兄弟都在元帝、成帝時期受封為侯,居高位輔政,壹家***有十個列侯,五個大司馬,只有王莽的父親早逝沒有封侯。王莽自幼孤獨貧困,因而屈節恭儉,學習《禮經》,以沛郡陳參為老師。他勤奮博學,穿著象儒生壹樣,奉待母親及寡嫂,撫養侄子,行為很檢點。 成帝陽朔(前24~前21)年間,他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病了,王莽待候疾病,親自嘗藥,頭發散亂,顏面骯臟,數月不脫衣服休息。王鳳死時,把王莽托付給太後和皇帝,被任為黃門郎,提升為射聲校尉。此後,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書,願意分出自己的壹部分封地以封王莽,其他知名人士都替王莽說話,皇上由此認為王莽賢能。西漢永始元年(前16),封王莽為新都侯,建侯國於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之都鄉,國邑1500戶。西漢綏和元年(前8),皇上提拔他為大司馬。漢平帝元始四年(4)4月丁未,王莽的女兒立為皇後,他的權力更加鞏固。 始建國元年(9)正月朔日,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在位期間實行 “改制”,命令全國民間的土地更名為 “王田”,奴婢改稱 “私屬”,皆不得買賣;壹家不滿8男而占地超過1井(900畝)者,須分田與京族鄰裏,無田的按壹夫壹妻受田100畝的規定分配。為增加國家稅收,壟斷工商,公元10年又推行 “五均六管”。曾屢改幣制,造成經濟上極大混亂。還更改官制,恢復五等爵,濫加封賞。對外不斷挑起戰爭,對內賦役繁重,刑政苛暴,造成階級矛盾尖銳。天鳳四年(17),暴發了全國性農民大起義。更始元年(23)為商人杜昊殺死,新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