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麽
中元節的來歷是:
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托於神靈的庇佑。
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中元節節日意義
從有關七月半的傳說中,可深切體會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壹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二是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壹,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壹種信仰。七月半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壹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壹種傳統,這壹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