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壹詞的由來
典故1·高山流水(《列子·湯問》)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裏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裏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終身不再彈。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後在晉國當大夫,在壹次回鄉途經漢水,鼓琴時遇到鐘子期,結為兄弟,並約定來年中秋再見,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約時,子期已病故。伯牙於墳前祭拜後,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據《琴操》、《樂府解題》記載: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某天,成連對伯牙說:“我能教妳彈琴而不能教妳移情,我有壹位叫萬子春老師,住在東海的蓬萊山上,他善於彈琴也善於移情,我們壹起去拜訪他。”伯牙當然樂意,於是他們就壹起去東海。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湧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壹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壹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壹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壹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典故2
有壹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壹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壹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誌地彈了起來。他彈了壹曲又壹曲,正當他完全沈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壹個人在岸邊壹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壹驚,手下用力,“啪”的壹聲,琴弦被撥斷了壹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裏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裏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壹看,那個人身旁放著壹擔幹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壹個打柴的樵夫,怎麽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妳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妳說說看,我彈的是壹首什麽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壹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裏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麽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壹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壹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壹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壹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資料來源: /fbb1/blog/item/ce635e225a2bf1fbd7cae204.html
桃李的來源: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育的學生。如果老師教育、培養的學生很多,人們則稱“桃李滿天下”。那麽,為何將學生稱“桃李”呢?
在我國的春秋時代,魏國有個大臣名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後來,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獨自跑到北方去了。他在北方遇見了壹個名叫子筒的人,就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培養的人不肯為他出力,以致於流落到此地。
子筒聽了,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妳春天種下的是蒺藜(壹種帶刺的植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種子,秋天長出的刺還會刺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壹樣,應該選準對象,然後再加以培養”。據《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六視元年》載,狄仁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後來人們把培養人才稱做“樹人”,把受教育後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稱做“桃李”;老師的學生多而廣,則稱為“桃李滿天下”。
資料來源:/Fujian_w/news/mxrb/20011031/7_7.html
古稀來源:
考“古稀”壹詞,源於杜甫《曲江》壹詩,原句為“酒債尋常處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比起“而立”等詞,唐詩遠遠沒有《論語》那樣古老,更不象經書那樣有權威。詩的語言,可以對客觀情況加以誇張,更可以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從客觀情況來看,人的壽命是否七十歲便是古來稀見的呢?真正的“古人”、大哲學家莊子曾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生七十,還夠不上中壽,怎麽能說古稀呢?
杜甫何以會寫出“古稀”的詩句,這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他自己的心境有極大關系。《曲江》壹詩是在安祿山叛軍蹂躪長安,“國破山河在……感時花濺淚”的情況下寫成的。因此,調子低沈,參證杜甫其它詩作,事理尤為明顯。他在《贈衛八處士》中寫道:“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這時詩人四十八歲,本來正當壯年,而他的朋友竟已半數不在人世。可見,戰亂中生靈塗炭,平均壽命很低,也是事實。又杜甫在《野望》中有“惟將遲暮供多病”之句,他時年才五十歲,因重病纏身,已深有”遲暮”之感,當然不會指望自己能活到七十。他以這樣的主觀條件,發出“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喟嘆也就不奇怪了。
杜甫在詩中偶然寫下“古來稀”壹語,這在唐代並無影響,不想後世“李杜詩歌萬口傳”,加之詩人們兢用杜甫的典故,“古稀”之語開始有人引用。較早的是宋代詩人蘇東坡。椐《候鯖錄》記載,有壹舉人年六十九,娶妻三十而生子,在慶筵席上東坡賦賀詩說:“令閣方當而立歲,賢夫已近古稀年”。東坡又是大詩人,他的這壹笑話不腔而走,推想這也是造成“古稀”流傳重要原因之壹。到了明朝,乾隆皇帝七十過後仍然身體健壯,他自知必致高壽,得意之下,便刻了壹枚“古稀天子”的禦璽。不要忘了,這裏“古稀”壹詞只是用於修飾“天子”,歷代皇帝大都早夭,壽致七十確是古來稀有。皇帝的自稱,對於此詞的流行又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雅稱雖有其相對穩定性,但決不是永世不變的。《禮記·王制》曰:“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杖國”、“杖朝”等遂成年齡雅稱。但今天這些詞早已淘汰,因為與變化了的現實相去太遠,朝廷已不存在,往哪裏“杖”(拄拐杖)去?由此想到“古稀”。在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那時“古稀”壹詞還算符合實際,那麽,我國今天平均壽命已高達七十壹二,再用此詞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豈不是荒謬絕論?就拿我們鐘祥市來說,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市人均壽命七十五點八八歲。據2004所7月最新普查統計,全市105萬人口中,八十歲以上老人11073名,九十歲以上老人946名,百歲以上老人71名。冷水鎮李灣村二組103歲老人閆純乾幽默地對人說:“我七十歲修飛機場(冷水飛機場),八十歲進林場(村辦林場),九十歲進牧場(村畜牧場),壹百歲趕市場(挑蔬菜上街賣),再活壹百年也不進火葬場。”現在全市廣泛流傳著:“壹百歲好風光,九十歲不算老,八十歲小弟弟,七十歲到處跑,六十歲還掛不上號。”因此,詞語的流行並非不可改變,要靠輿論提倡和引導。我相信,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長壽已成為人們的美好追求,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老人出臺了壹系列優待服務措施,如果再解除“古稀”壹詞對健康老人心理壓力,必將使億萬老者更加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