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不毛之地”羅布泊深處,“長”出數萬平米綠地?

“不毛之地”羅布泊深處,“長”出數萬平米綠地?

羅布泊是世界上著名的“死亡之海”、無人區與“旱極”,是不宜人類生存的不毛之地。

但據 據6月17日《新疆日報》報道,在羅布泊腹地,科研人員歷時8年建成近2萬平方米綠化景觀,為“生命禁區”帶來了綠色希望。

提起羅布泊人們總會想到“樓蘭”,1700年前,樓蘭古國神秘消失。1900年,瑞典、地理學家和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古城遺址。

這裏出土的樓蘭美女小河公主至今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樓蘭國消失原因,全球幹旱是大背景,青藏高原隆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很難到達這裏,幹旱逐步加劇,再加上人類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截水、過度墾種等等,最終導致整個湖泊幹涸。

羅布泊地區氣候炎熱,夏季最高氣溫高於40度,每年只有30多毫米的降水量,蒸發量卻高達3000多毫米。

這裏終年風力強勁,6-8月為大風季節,常常引起沙暴天氣。狂風突襲時,流動的沙壟、沙丘翻滾向前,沙粒漫天飛舞,天昏地暗,8級以上大風日在羅布泊可長2個多月,氣候極端惡劣。

上個世紀中葉,羅布泊完全幹涸。

羅布泊幹涸後,周圍生態環境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幾乎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不斷向前推進,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融為壹體了,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被形容為“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鹽殼當屏障,風吹沙石跑”。

最近兩年網上壹直有傳來 羅布泊“復活” 的消息,有人說羅布泊出現了綠色的湖。

其實 這是提煉鉀鹽的過程中,人們把壹種叫 “鹵水”的液體 提取並儲存。羅布泊的自然環境剛好就符合鹵水儲存的需求,與時抽出的鹵水最終都流向了羅布泊。

羅布泊的“復活”則得益於鹵水自身濃度高、蒸發慢,也因此, 羅布泊慢慢變成了壹個200平方公裏左右的鹹水湖

但這樣的湖泊和寸草不生的鹽堿荒漠上,怎麽就出現了 2萬平方米的綠地呢?

這片綠地處於羅布泊深處的 壹家企業廠區內(國投羅鉀) ,提到企業,總是容易和“現代化”、“破壞環境”聯系在壹起,不過這家企業的 科研人員卻用8年的時間建成了2萬平方米的綠地 ,確實令人驚訝不已。

如今這壹片區域已經成了 羅布泊內“世外桃源”壹般的存在 ,綠地內有 沙棗、檉柳、枸杞等45種植物 ,連羅布泊上空看不見的鳥兒都來此棲息,這壹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哪些科研人員,正是因為他們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這壹抹亮綠。

這項工作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起到了改善作用。其實這壹計劃也造福了企業的工作人員,改善了他們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並且 對當地的氣候也起到了調節作用 。畢竟誰也不想天天起床就看見滿天的黃沙,每天面對的都是壹片荒涼景象。

在計劃啟動以後, 空氣質量有了逐年的提升 ,沙塵現象也在逐年減少。同樣地,這片綠地對極端環境下鹽堿地的治理也起到了借鑒的作用,算是提供了壹個正面的樣本。

而上面提到的 “鉀鹽” 也是種植綠地的重要壹環。正是因為羅布泊蘊藏這壹稀缺礦產資源,才會吸引相關企業來此開發。後來才有科研人員來這裏研究,才有看現在的“綠地”。

雖然2萬平方米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不過是壹小片地方 ,但卻是數年努力的成果, 它的實際意義不是簡單地去看綠化面積就能理解的 。當年望著黃沙漫天的戈壁和結著厚厚鹽堿層的荒灘,幾乎沒有人能想象它上面長出植物的樣貌,但這壹切卻都成了現實。

死亡之海孕育出生命的綠色,令人欣喜,更令人感慨,它啟示我們,要認識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漠視自然、掠奪自然、破壞自然,與自然規律對著幹,只能帶來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在 歷史 上留下慘痛的教訓;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類就能收獲自然的饋贈,與自然和諧***生。

羅布泊曾經人煙阜盛,水草豐茂。然而,由於過度墾種等原因,煙波浩渺的羅布泊,終成鹽澤,壹度繁華興盛的樓蘭,最終難逃被掩埋在萬頃流沙之下的命運,成為 歷史 的絕響。

人與自然、人與 社會 的辯證關系是人類 社會 永恒的主題。人類是在同自然的互動中生產、生活、發展的。壹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壹部人與自然的關系史。

人與自然是生命***同體。無數事實告訴我們: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見微知著,如今,羅布泊長出壹片綠,讓我們看到對這種辯證關系的認識在人們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深化。

至今為止,羅布泊的科研人員也壹直沒有停止開辟綠地的腳步,也許在未來,讓羅布泊變成綠洲,也許真的能夠實現,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不毛之地”羅布泊深處,“長”出數平米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