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麽要用艾葉煮雞蛋?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各地都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眾所周知,這個世代相傳的古老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但是為什麽要這樣紀念屈原呢?原來在屈原的家鄉流傳著這樣壹個有趣的故事。屈原投河自盡後的壹個晚上,屈原家鄉的人們突然夢見屈原回來了。和去世前壹樣,他的臉上略顯悲傷和憔悴。村民們高興極了,紛紛沖上前去向他致敬。屈原壹邊回禮,壹邊笑著說:“楚人,謝謝妳們的款待...莆田有句話:“初壹餅,初二粽子,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蛋”(有的地方稱之為“初五扒”,即端午扒)。這就概括了這個地區除了賽龍舟以外的所有端午節的習俗。”初壹餅”指的是莆田人在五月初壹做的年糕。雖然蛋糕的樣式不同,但是制作的原料和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用大米磨成粉,再用糖、香料、花生蒸熟,稱為“早年糕”。還有以調味品特性命名的“薄荷餅。”“第二天的餃子”指的是第二天的餃子,其制作與其他地方大致相同,但多為方形餃子。”三年級蝸牛”是指大部分人在三年級吃蝸牛,意在提高視力。初四艾”是指家家戶戶在門上插艾葉、菖蒲辟邪的日子,也有人認為初四插艾會使人清醒。”五日蛋”是指在第五天煮雞蛋吃。早晨,人們采集藥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枝,統稱為“午草”。中午吃“午草蛋”,味道清香。人們用煮好的雞蛋湯洗澡,浴後穿上新的夏裝,每人吃兩個雞蛋以求好運。孩子洗澡後要在肚臍和額頭上抹上雄黃,以驅除邪氣和疾病。有的孩子還帶著小網兜,網兜上有紅色的雞蛋。吃茶蛋在江西南昌,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會煮茶蛋和鹹蛋。雞蛋分為雞蛋、鴨蛋和鵝蛋。蛋殼被塗成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包裹著,掛在孩子的脖子上,寓意著祝願孩子“好運平安。“吃蒜蛋每年端午節在河南、浙江等省的農村,家裏的主婦們都起得很早,把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煮了當早餐。有的地方煮蒜蛋的時候放幾片艾葉,早餐吃蒜蛋饅頭。這種吃法據說可以避免“五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