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雲南的餌片和絲做的好吃?
餌絲是雲南特有的米制品。它是由軟硬適中的大米和糯米糊制成,用水碾碎,攪拌壓制,或卷或切片。可以切成大塊,燒後加入各種醬料或拌入煮好的豆粉中調味。香油也是誘餌塊。當然,餌片也可以煮著吃,但壹般都是切成細條或細絲,也就是餌絲。用開水略煮,加入各種高湯、肉末、調味料即可食用。也可以像餌塊壹樣配以薄豆粉食用,即薄豆粉餌。這種好吃的在兩個地方做的很好,保山地區的騰沖縣和德宏州的盈江縣,可惜騰沖縣的魚餌不錯,薄豆粉略遜於盈江縣,不錯但不如騰沖。可惜的是,事情總是不完美的。
世界餌絲出自雲南,雲南餌絲應推至滇西南為正宗產地,可分為大理餌絲、騰沖餌絲、德宏泡餌絲。滇西南出現餌絲有著深刻的自然、社會和歷史原因。首先,餌絲的出現要有適合水稻生長的溫帶或亞熱帶天氣,這是必然的天氣要求。其次,人類的和諧是稻米生產的過剩,因為在制作餌絲的過程中會損失大量的稻米品質,所以在稻米生產達到豐裕之前,餌絲是不可能出現的。因此,元明以前,滇西南出現了大量的餌絲。從李元陽的《古柏通》和《李京雲南通誌》可以看出,滇西南最早的稻作種植者之壹是居住在谷米昆澤邊上的烏蠻(彜族始祖)和白蠻(白族始祖)(方國瑜先生考證洱海古名,用弓寫後古文字化為爾),而烏蠻在南詔國要落後得多。宋代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國白政權,是滇西農業發展的時期。壹部分漢人為躲避宋金戰爭從宋國遷居大理,是繼唐代南詔在洱海擄掠大量漢人為奴,宋代大量農業技術傳入洱海地區後,中原先進農耕文化的又壹次流入。誘餌線的雛形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時有大理商人到廣西同安山用雲南馬換漢代茶葉,經常會有壹種叫米塊的東西,可能是餌塊。爾與餌諧音,也有可能餌塊是當時洱海地區商人攜帶的幹糧米塊的名稱。元代《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他被拘禁在赤城(昆明),看到當地人用肉汁和蔬菜煮米條。自唐代以來,昆明壹直是南詔和大理的東都(由此昆明也叫拓東),這似乎反映了魚餌片、魚餌絲和米線的出現。這種東西應該是雲南餌米粉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