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1

 由於冬季尤其是冬至後以寒冷天氣為主,故進補偏於溫熱、補養陽氣以抵禦寒邪。都說“藥補不如食補”,冬至常吃的壹些飲食就有很好的補陽防寒作用。

 據介紹,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冬至養生滋補可從四方面著手: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滋補從四方面著手

 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藥、胡蘿蔔、豆漿、雞肉等。

 補血食品,是指對血虛證者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動物肝臟、龍眼肉、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肉、海參、魚類等都有壹定的補血作用。

 補陰食品,是指具有滋養陰液,生津潤燥的功效,對陰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銀耳、木耳、梨、牛奶、雞蛋、葡萄、白菜等。

 補陽食品,對陽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蝦類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鱔魚等也有補陽作用。

 “另外,像核桃、栗子等壹些堅果,含有大量礦物質、纖維等營養,也是適合冬季食用的佳品。”但李主任提醒大家,冬季進補雖好,但也不能盲目。市民最好先請醫生幫自己確定壹下,屬於哪類的虧虛,是否需要進補;此外,還要搞清楚進補時的壹些禁忌等。就拿雞湯來說,營養價值雖高,但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具體介紹冬至6大傳統食物補陽防寒

  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較為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餃子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種說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面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今天冬至吃餃子不再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壹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壹定的溫陽作用。

  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壹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幹燥的特性。為發揮禦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雞肉、羊肉、糯米、桂圓、山藥、銀耳等。我們不妨發揮創造力,將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雞肉粥、糯米紅棗粥、小米山藥粥、銀耳紅棗大米粥等。

  蘿蔔

 民間有言:“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蔔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蔔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壹鍋熱乎乎的蘿蔔排骨湯,補充營養,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

  餛飩

 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於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2

  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2.豬肉

 相比於羊肉和牛肉,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低,而脂肪含量高。豬肉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面包等。

  4.生姜

 冬至的另壹道民俗食物是臘味姜飯,生姜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壹植物以肥厚而具辛辣氣味的地下根莖作為入饌的材料,細分來又有白姜、黃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種,常見的生姜多半則是辣味適中的黃姜。

  5.梨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

  6.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冬至養生食譜

  1.花生黃豆燉豬蹄

 豬蹄500克,花生50克,黃豆100克,黨參30克,當歸20克,生姜3片,陳皮5克,料酒適量。黃豆提前浸泡12小時,花生開水煮上2分鐘瀝幹水分,豬蹄去毛洗凈,剁成小塊,用開水焯燙後撈起。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料酒,然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沫,轉成小火慢燉約2小時,待豬蹄微爛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2.天麻烏雞湯

 烏雞750克,天麻30克,川芎2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紅棗5枚。烏雞宰殺後去毛去內臟、洗凈,把天麻、川芎、茯苓洗凈後塞入雞腹中,用線縫口。把烏雞放入砂鍋內,加入生姜、紅棗、清水適量,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燉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3.排骨蘿蔔湯

 豬小排(豬肋排)250克,輔料:白蘿蔔10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蔥10克,姜5克。將豬小排骨洗凈,剁成段;白蘿蔔去皮,切成塊;蔥切段,姜切片備用;將鍋置於旺火上,倒入清水燒開,下入豬排骨塊和醋煮開。撇凈浮沫,加入蔥段、姜片燒開後,加入白蘿蔔塊,倒入沙鍋內,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煮2個小時;至豬小排骨肉熟爛離骨,揀去蔥段、姜片不用,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4.山藥羊肉湯

 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將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用清水浸透後,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壹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3

  羊肉燉白蘿蔔

 [配料] 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白蘿蔔、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 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炒雙菇:

 [配料] 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 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麻油拌菠菜

 [配料] 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 菠菜洗凈,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另外,建議大家多吃山藥(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4

  1、餃子

 冬至吃餃子幾乎已經成為壹種習慣,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餛飩的習俗。

  2、湯圓

 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自古民間即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之後陽氣開始日漸回升,故言"冬至壹陽生"為使陽氣回復,於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大團圓、凡事圓滿乃民間普遍的期望,吃湯圓祈求圓滿更是人們***同的心願。

  3、狗肉

 狗肉能夠起到補氣和溫腎助陽的作用,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選擇之壹。

  4、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壹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幹燥的特性。

  5、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6、核桃

 核桃有著多種營養物質,能夠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中醫認為核桃仁味性甘溫,有"黑發,固精,治燥,調血之功"。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無論生食、炒食,還是配制糕點、糖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要註意食用時不要去掉其表面的褐色薄皮。

冬至養生食物有哪些5

  蘿蔔燉羊肉

 從冬至日起壹定要常吃羊肉燉蘿蔔,這是皇家禦膳"冬至"日的首選菜肴。蘿蔔與羊肉***燉,不但有去膻作用,還有助消化的功效,能補脾腎,壯筋骨,禦風寒,且補而不膩,消而有度,不易上火。

 原料:羊腿肉、蔥、姜、陳皮、料酒、白胡椒粉、鹽、雞精、香菜末。

 做法:羊腿肉洗凈,切寸塊備用;鍋中水沸後,放入羊肉塊,大火再次煮開,撇開浮沫,撈出羊肉,沖凈羊肉上的備水備用;砂鍋水開後,放入蔥、姜、陳皮,放入羊肉、料酒、白胡椒粉,煮半個小時;蘿蔔切寸塊備用;把蘿蔔放入砂鍋中,煮十幾分鐘至熟,放少許鹽、雞精調味,出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胡蘿蔔羊肉餃子

 關於過"冬節"的習俗,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那麽,冬至吃餃子也與養生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冬季人們易生凍瘡,而傳說中張仲景所使用的食材如羊肉、辣椒確實有行氣血、防寒的作用。吃了餃子後,可以讓人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胡蘿蔔性溫,可調補中焦和腸胃等。而羊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非常適合氣血虛、胃寒的患者。

 原料:胡蘿蔔壹根(約150g)、羊肉餡250g、大蔥壹根(約50g)、生姜壹塊(約20g)、花椒20g泡開水5大匙、生抽2茶匙(10ml)、料酒1茶匙、香油1茶匙、鹽1/2茶匙、美極鮮味醬幾滴(可無)。

 做法:胡蘿蔔和蔥姜清洗幹凈備用,花椒沖幹凈後用開水泡30分鐘左右;洗好的胡蘿蔔用擦絲器擦絲後剁碎,蔥和生姜剁碎備用;泡好的花椒水(用來去羊肉的膻味)逐次加入羊肉餡中,攪打至羊肉上勁;加入蔥末和姜末攪拌均勻;加入剁好的胡蘿蔔碎,加入上述各種調料攪拌均勻;搟皮,包餃子。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下鍋煮熟開吃!

  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壹堂***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壹位叫***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壹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壹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原料:糯米300克,花生米適量,赤豆適量,蔥末適量,香芹末少許,熟芝麻少許,臘肉適量,鹽適量,雞粉少許,水適量。

 做法:把糯米先用水泡發濾幹水份,赤豆提前壹天泡軟備用。花生米去皮,準備姜末香芹末,熟芝麻,臘肉切片過水備用。熱鍋下油,爆香臘肉,撒姜末,倒入糯米,花生米,赤豆不斷翻炒,最後撒少許鹽和雞粉拌勻了,倒入電飯鍋,水壹定不能放多了,剛好和臘肉糯米平水即可。等電飯鍋跳閘後,開蓋撒上熟芝麻和香芹末即可。

  粟米龍眼粥

 粟米人腎、脾、胃、手足太陰、少陰經。《本草綱目》說:"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長期食用,強體魄,延年益壽,開胃健脾,補體虛。可見,冬季以粟米龍眼粥為食,有補心腎、益腰膝的作用,適用於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軟者。

 原料:粟米100克,粳米50克,龍眼肉15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幹凈,放入鋁鍋內,將粟米去殼,淘洗幹凈入鍋,加入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

  欖菜腰果雞柳

 冬至後吃堅果最養生了。堅果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壹般都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較高,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

 原料:整雞腿4只,洋蔥1個,紅洋蔥1個,青椒1個,1湯匙,紅蔥頭2茶匙,熟腰果15顆左右,黑欖菜2湯匙,姜片2塊,植物油適量,米酒1湯匙,老抽3茶匙,生抽1湯匙,辣椒油1—2茶匙,醬油、生粉、糖、鹽、水和油適量。

 做法:先將雞用用基本調料醬油、糖和鹽適量先腌10分鐘,然後生粉、水和油適量再腌5分鐘。快火下油起鍋,爆香蒜蓉,紅蔥頭,姜片,下雞塊快火炒香外表至金黃,再下少許水,蓋上蓋燜2分鐘或至全熟,盛起備用。快火下油起鍋,爆香洋蔥,紅洋蔥加少許鹽略炒至軟,再加入雞塊略炒,下酒快速炒勻再燜30秒,再加入余下汁料快手炒勻,最後加入腰果,黑欖菜熄火拌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