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紫菜養殖,紫菜寬了不長了怎麽回事啊
(壹)光照 紫菜是生長於潮間帶的藻類。從紫菜的生態習性看,屬於好光性藻類,它既可適應較強的光線,也可適應在弱光的環境中。通過實驗觀察,提高光照強度,光合作用就 g王盛且速度就加快。光強達到5000勒克斯時,光合作用的速度基本上達到最高值,高於5 000勒克斯後,速度開始減慢,到8 000勒克斯以上,光合作用速度雖然不再提高,但仍然能正常進行。這表明紫菜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強以8 000勒克斯為限度,高於8 000勒克斯是沒有必要的。有人把光強提高至20 000勒克斯也未引起光合作用的障礙。因為紫菜在潮帶生長還沒有因為強光而受害的現象,但在幼苗期應註意防止光照過強而產生光氧化而受害。
紫菜對弱光也有較強的適應性,這是因為它的光合補償點較低。經測定紫菜的補償點是500~300勒克斯。這個數值要比陸地植物的補償點低得多,就是說紫菜是壹種能夠在相當弱的光線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二)溫度 紫菜生長發育階段的不同,最適溫度是有差別的。條斑紫菜的殼孢子附著萌發後,細胞分裂速度以20℃最快。通過實驗,我們得知10個細胞以下的幼藻體生長適溫是20℃或稍高;100個細胞以內的幼藻體,生長適溫可高到 18—20℃;1厘米左右的幼藻體生長發育的適溫是12~17℃, 16℃是最適溫度。就是說在光線、二氧化碳、氧氣、營養鹽等紫菜生活所必須的因素都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的最旺盛的水溫是16℃。這是條斑紫菜生理上的適溫,但不是支配產量的適溫。著眼於產量的適溫,應該更低些,壹般認為是8~10℃。
同幼藻體相反,條斑紫菜的大藻體對高溫的適應力差。適溫約為3—5C。藻體越大溫度上限越低。
壇紫菜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和條斑紫菜不同,它沒有低溫極限,從采苗以後的整個養殖期間都能生長。在生長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水溫越低生長越快。水溫回升以後,生長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慢。殼孢子萌發至肉眼見苗之前,幼苗生長的適溫約在26—2913左右,肉眼見苗到5厘米左右,幼苗生長適溫約為25~23℃,5厘米以上的幼苗,適溫範圍在12~16℃。翌年春季水溫回升到20℃以上時,藻體則進入衰老期而逐漸腐爛消失。
從條斑紫菜與壇紫菜的葉狀體生長對溫度的要求來看,應在高溫期盡早采殼孢子,爭取早出苗,有利於幼苗的生長。這樣可以提早采收,提高紫菜產量和質量。如果采殼孢子時間推遲,水溫下降,影響孢子萌發和幼苗生長。
溫度除了影響葉狀體的生長外,還影響雌雄生殖細胞的形成。在具有無性繁殖的種類中,還影響單孢子的形成與放散。條斑紫菜形成果孢子的時間,在北方自12月開始到第二年的 5~6月,水溫約10~15C左右。在浙江舟山地區,始於12月上、中旬到消失為止,3—4月為繁盛期,水溫同樣是10~ 15℃;壇紫菜果孢子形成的水溫比條斑紫菜高,在福建10月中、下旬即出現精子囊器和果孢子囊,此時水溫約在編23℃左右,水溫低於10℃,形成果孢子的量較少。
單孢子的形成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把20個細胞以下的幼苗分別放在5℃、7.5℃、10℃、12.5℃、15℃、17.5℃不同溫度下進行培養,結果只有在12.513以上的3種溫度內形成單孢子。放散單孢子的早晚與溫度有關,17.5℃和15℃兩種溫度,8天內即放散單孢子,12.5℃組到25天才發現單孢子放散。
(三)營養鹽類 對於氮和磷的最高值來說,每張幹紫菜含有210毫克氮,21毫克磷。這樣數量的元素,包含在多大體積的海水中呢?壹張幹紫菜的含碳量相當於4 500升海水中的碳。此外,還能大體算出,生產壹張幹紫菜所需要的氮,含於290升的海水中,磷含於520升的海水中。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鉀,壹張紫菜所需要的鉀僅1.5升的海水就足夠了。因此,對於紫菜的生長來說,頭等重要的是二氧化碳的補給。目前還沒有人工補給二氧化碳的方法,只能靠自然狀況的變化予以補充。重要性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是磷和氮,但應該註意的是水不流動時施肥也是沒有多大效果的。不流動的水域往往缺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缺乏,光合作用不能進行,也就不能充分形成醣類。因此,紫菜體內接受氮的狀態就不完備,這時還是不給氮較好,因過剩的氮反而會引起中毒。
在自然條件下,肥沃海區生長的紫菜,其生長速度快、葉片大、有光澤,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大、原生質濃。如果海區貧瘠,則紫菜生長慢,葉片呈黃綠色而無光澤,細胞液泡大,如果缺肥時間長,最後紫菜顏色由黃綠變成淡黃色。壹般在其黃綠色時,如能及時施肥,紫菜很快即可轉變成正常顏色。
(四)海水流動 紫菜葉狀體的生長與海水流動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在海流暢通的海區,紫菜的生長期長、質量好、產量高;海水流動差的海區,紫菜生長期短、早衰老、品質差,容易發生病害、產量低。海水的流動不僅使葉狀體所需的營養鹽得到不斷地補充,同時又帶走代謝後的廢物及藻體表面的沈積汙泥和附著性矽藻,從而使藻體保持光潔。而且保證了海水當中二氧化碳的供給,促進了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的順利進行,葉狀體得以健壯快速地生長。
(五)海水相對密度 紫菜對相對密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河流人海處的低相對密度海區,紫菜往往可以生長得很好。有人試驗,在相對密度為1.007的海水中培養紫菜,7天以後,紫菜仍然可以繼續生長,但在純淡水中,紫菜只能生存1天,時間延長則藻體變成紅色,但如果再放回海水中,紫菜又可恢復正常。所以,在低比重的雨季並沒有引起紫菜死亡的現象。壹股認為紫菜葉狀體適宜的海水相對密度為L015—1.025。
(六)潮位 自然生長的紫菜葉狀體,多分布在潮間帶的巖礁上,每天隨潮汐的漲落,有1~2次幹露時間。分布潮位高的紫菜每個潮水有5—6小時的幹露時間,藻體經風吹日曬,表面出現壹層鹽霜,有時幾乎成為菜幹。壇紫菜失水70%左右,裝入食品袋內密封,可1周不死。這都說明紫菜葉狀體的耐幹露能力是極強的。不同種類和同壹種類不同大小的紫菜,其耐幹能力差別很大。
在紫菜養殖過程中,壹般的情況是出苗期間中低潮位的幼苗生長快,但雜藻繁殖也比較嚴重,因而影響出苗數量。高潮位因為幹露時間長,會影響幼苗的出苗早晚和生長速度,但雜藻繁殖比較少。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潮位的雜藻在見苗以後,生長速度加快,低潮位因幹露時間不足,雜藻繁生,使紫菜的生長受到威脅,高潮位的紫菜,隨著藻體的生長,也逐漸趕上低潮位紫菜生長的速度。時間再向後推移,低潮位的紫菜的生長速度最慢,高潮位的紫菜生長速度比中潮位還要快,但此時已經靠近生長後期。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根據紫菜生長的各個時期藻體對幹露時間的要求,進行潮位調整。
紫菜耐幹能力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也有差異,壹般剛采苗附著的殼孢子是不耐幹的,在太陽光直接照射下1小時就有死亡的可能。隨著細胞分裂,當長到1毫米時,則可以耐幹數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