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河南有哪些傳統節日?

河南有哪些傳統節日?

妳知道河南有多少民俗節日?壹個獨特的節日(二月二日)

農歷二月初二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民間認為這壹天是龍要升天的日子,所以稱為“龍擡頭節”或“青龍節”。這壹天,河南農村的婦女壹般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怕用刀把龍的身體割斷。據老人們說。這是為了表示對龍的尊重。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到田裏去摘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炒臘肉,蒸棗包子,以改善生活。

在眾多的美食習俗活動中,這壹天攤煎餅、吃炒豆角的人最多。民間認為這壹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煎餅是龍王的胞衣。吃煎餅是為了給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埋葬龍王的胞衣。

在農歷二月初二,人們要炒玉米和大豆。

端午節(五月初五)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在河南民間,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兩個版本。壹個是為了紀念屈原,另壹個是來自田文對端午節的新規定。隨著生動有趣的傳說,河南的端午節習俗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有壹首民謠說:“五月五日,麥子熟了,包粽子過端午節。”說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民俗活動。從形狀上看,其他省市有包餃子、牛角餃子、錐形餃子、菱形餃子、桶形餃子、稱重錘形餃子、九角餃子,而河南以牛角餃子為主,有三角和四角。

河南為什麽要包餃子?據說,在屈原第壹次投河自盡後,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逝世的紀念日,人們都往河裏扔米以紀念屈原。壹天晚上,有人夢見屈原面黃肌瘦,趕緊上前詢問。原來,人們扔進河裏的米被魚、龜、蝦、蟹吃了。屈原沒有食物充饑,所以日漸消瘦。他琢磨著怎麽防止魚、龜、蝦、蟹吃米飯。屈原告訴他,如果把大米用竹葉包起來做成尖玉米(也就是粽子),魚、龜、蝦、蟹都會以為是菱角,不敢再吃了。當這個人醒來時,他把這個夢告訴了他的鄰居。在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按照屈原在夢裏說的做了。不久,屈原給了這個人壹個夢來感謝人們給了他粽子。後來,人們就這樣做了,逐漸形成了包餃子的習慣。

“五月有午後陽光,餃子油條泡雄黃。”在端午節期間,河南人不僅吃粽子,還吃油炸食品。油條、油條、麻葉等。都是人們經常做的油炸食品。在眾多油炸食品中,糖糕、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

在端午節,有些人非常講究吃雞蛋。端午節的早上,家庭主婦們把雞蛋煮熟,在孩子的肚子上滾幾圈,然後去殼給孩子吃。據說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災難,孩子以後也不會肚子疼了。

端午節抓蟾蜍的古老習俗在河南農村仍然流行。人們認為蟾蜍劇毒,能清熱解毒,尤其是端午節抓的蟾蜍毒性最大,質量最好。人們把蛤蟆眼水泡裏的毒汁擠出來,和面粉混合,搓成條狀,曬幹備用。還把元寶墨放進蛤蟆嘴裏,掛在墻上,曬幹就成了中藥,叫蛤蟆墨。人有壞疽,用這種墨水畫個圈,病情就會得到控制。正是因為這個習俗,這壹天的癩蛤蟆特別難抓。人們都說它是“神蟲”。這壹天人們害怕被抓,紛紛躲藏起來。所以民間有“大腹便便的蛤蟆躲端午節”的說法。

端午節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大人給他們穿上五毒的肚兜,黃色的繡花鞋,手腳五色線,脖子上掛著精致漂亮的香囊。它們神氣十足,在人前人後嬉鬧。孩子是女性的理想典範。當孩子穿戴整齊,在眾人面前炫耀母親的針線活技藝時,女性獲得了極大的心理安慰和滿足。這些凝聚著母愛的兒童裝飾品,為傳統的端午節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快樂和豐收的壹年(6月6日)

農歷六月初壹是中原人比較重視的節日。在豫東和豫南,有六月初壹是小年的說法。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人們把這壹天作為慶祝豐收和崇拜豐收年的節日。此時小麥剛剛下種,豐收的喜悅充滿了農民的心田和眉心。人們在房子裏、院子裏、麥田裏擺桌子,放饅頭、棗山(饅頭的壹種)、桃子、李子等五種瓜果。他們在桶裏裝滿新收割的小麥,在桶上寫上“福”字,然後燒香放鞭炮,祈求秋天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之後,人們愉快地吃了壹頓由肉、蔬菜、粉條和海帶做成的“雜碎”。大人們在麥田裏猜拳規則,孩子們邊吃邊玩,玩得不亦樂乎。

繼農歷六月初壹之後,六月初六又是壹個大節日。所以有人幹脆把6月6日的活動放到6月1日。六月初六,人們稱之為“炒面節”、“望夏節”和“女兒節”,往往相隔十裏(5公裏)和八裏(4公裏),所以風俗差異很大。反正節日就是吃飯,玩,走親訪友。而且這些節日都和出嫁的姑娘有關。農村每家每戶都會在6月1日到6月6日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家,招待好後再送她回婆家。俗話說“六月六,請大媽。”“六月六日,我掛了鋤頭,叫了大姑和小姑。”

六月初壹過小年的習俗在中原地區相當普遍。6月1日至6月6日,中原農村的“年”味濃郁,持續壹周左右。初壹和初六雖有區別,但兩個節日距離太近,節日活動自然融合在壹起。這些節日既是中原農耕地區的農業節日,也是“豐收節”、“豐收節”。節日中的習俗活動是農民品嘗自己勞動成果的活動。這種喜悅自然讓所有人在走親訪友的時候同時分享。

趣味乞討節(七月七日)

農歷七月初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為這壹天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女孩,節日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乞討技能,所以人們把這壹天稱為“乞討技能節”或“女生節”。

河南新鄉乞巧的習俗是,每年農歷七月初六晚上,當地未婚的七個姑娘組成壹組(按“七夕”人數),每人以物換面,為織女準備供品。有人要買葡萄、石榴、西瓜、棗、桃等七種瓜果,烤七個油或糖的饅頭,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面湯。另外,七個大餃子會分開包。餃子餡由七種蔬菜制成,裏面包著七種用面粉制成的東西,如針、織梭、打花錘、紡錠、剪刀、蒜瓣或算盤。這七樣東西應該代表了七個女生的願望。

當晚,七姑娘將供品放在瓜棚下或僻靜處,焚香點了些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念完禱文,七個女生分了水果和七碗小籠包。然後把七個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裏,掛在香椿樹上。那天晚上,七個女孩壹起守夜,守護著竹籃。這種行為被稱為“守巧”,其目的是為了防止開玩笑的男生偷巧(交子)。

七月七日早晨,天剛蒙蒙亮,七個姑娘閉上眼睛,在竹藍裏摸了壹個大餃子。誰發現餃子裏有針、剪刀和其他東西,誰將來就會成為巧手。

在豫北、沁陽、孟縣等地,至今仍有“七夕”對唱的習俗。在中國的情人節,當地的女孩以村為單位,或以鄉鎮和縣為單位組成小組,每組七人,或九人或十壹人,視人數而定。民間講究歌手數量,有句話叫“當榜不對,錯在代。”人們把二重唱組分成奇數,是為了得到壹個“巧合”,希望我們村的二重唱組能贏。

乞歌乞俗真的很有意思,回味無窮。它豐富了農歷七月初七乞巧節的內容,使這個女孩的節日像女孩的性格壹樣天真、活潑、樂觀、開朗。

農村特色突出的動物節(7月15日)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俗稱“鬼節”。中原地區的農民也把這壹天稱為“牛節”,這壹天有很多祭牛的活動。

在豫北臨縣,7月15日,家家戶戶都要蒸羊肉形狀的白面包子,中午蒸熟,然後放鞭炮慶祝槽頭的繁榮。每個有大動物的農戶都會停工壹天,把羊肉包子給大動物吃,有的還會用豆子等濃縮飼料餵動物,以示動物節與平時不同。晚上,他們會做壹鍋米湯給動物喝。壹首民謠說“打壹千罵壹萬,七月十五小飯壹頓。”

中原是農耕區,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勞動力”,秋耕是牲畜最重的勞動力。人們把農歷七月十五日作為“動物節”,可見人們對牲畜的重視,以及牲畜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爬山賞菊談重陽(九月初九)。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九”是吉利的數字,認為是正數。九月初九,占據兩個九字,雙陽重要,所以人們稱之為“重九”或“重九”。

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重陽節是壹個登高節,它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壹樣,已經成為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象征。據歷史記載,它是在壹個神話傳說的影響下形成的。

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重九依然意味著長壽、健康、長壽。因此,人們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社會上有許多尊重、愛護和尊敬老人的活動。

目前河南民間重陽節穿山茱萸的很少,但重陽節賞菊越來越流行。因為菊花在九月盛開,這壹天也被人們稱為“菊花月”,所以在傲霜菊花盛開的重陽節期間,觀賞菊花成為了節日的壹個重要部分。

臘八“棗樹”吃米飯(臘月初八)

臘月初八是中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壹天,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當年收獲的八種新鮮糧食和水果熬制而成,壹般是甜粥。但是,很多中原農民喜歡吃臘八粥。粥除了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含有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在豫北,臘月初八的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起床熬粥。粥煮好後,第壹件事不是自己吃,而是先把煮好的粥餵給棗樹,在棗樹上割壹些小洞,然後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就認為棗樹吃了米。人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據老人們說,原來中原的棗樹不結果,人們不願意種棗樹。看到人們不尊重她,沈藻變成了壹個老婦人來到這個世界。她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畫了壹個果園,裏面種滿了棗樹和紅棗。人們摘下來,嘗了嘗,酸甜可口,就去找管理棗樹的老婆婆討教。老婆婆告訴大家,棗樹只要在每年臘月初八餵米,就會結果。人們照她說的做了,果然,所有的樹都結了紅棗。這只是壹個傳說。其實這裏面包有很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切壹些洞,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生長,阻止養分向地下運輸,集中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在樹痕上放粥,其實只是壹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措施。

直到現在,豫北仍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習俗。當地流傳著壹首民歌:“臘八棗樹吃米,棗結幹蛋。”“幹蛋”是河南話,意思是棗樹果實累累,粗壯。

荒年(臘月二十三)送神去忙祭

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壹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竈節”。此時,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停下手中的各種工作,忙著年前祭祀神靈的祭祀活動。

臘月二十三,中原城鄉燃放第壹輪鞭炮。城市居民忙著購買麻糖、火和其他食物,用於向爐子獻祭。在廣大農村,祭竈的準備活動和盛大儀式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逐漸開始。

祭竈儀式大多在晚上舉行。祭祀竈臺時,祭祀竈臺的人跪在竈臺雕像前,擁抱公雞。有的人還讓小孩抱雞,跪在大人身後。據說雞是棗爺升天所騎的馬,所以雞不叫雞,而叫馬。如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點完香案,屋內香煙彌漫著神秘的色彩。主人斟酒磕頭,喃喃自語著什麽。看完之後,燃燈大呼“領”!然後天捧酒倒雞頭。如果壹只雞的頭撲騰了壹下,說明棗爺壹直忘恩負義。如果雞頭不動,就需要再澆壹遍。

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吃食物,如火爐糖果和火。在壹些地方,他們還吃糖餅、油餅和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竈食品應該是首推竈糖。也有人說,祭竈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竈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竈主貪善愛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

除了吃竈糖,火也是祭祀當天非常有特色的時令食品。臘月二十三,城裏餅幹攤的生意很紅火。人們圍在壹起,爭相購買祭祀用的爐子並焚燒。農村大部分是自己做的,用面粉和炕做的。家裏很熱鬧,有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竈節視為僅次於中秋節的團圓節。凡是在外地工作、做生意、上學的,都盡量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如果能吃到家裏煮的祭祀爐,就會受到竈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