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知識 - 黃顙魚的養殖技術是什麽?

黃顙魚的養殖技術是什麽?

黃顙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優質水產品。由於市場對黃顙魚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野生資源和水產養殖產量有限,黃顙魚的市場價格穩中有升。適度發展黃顙魚人工養殖可以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黃顙魚池塘養殖技術如下。\x0d\ \x0d\ 1。準備池塘。養殖黃顙魚的池塘需要充足的水和淡水。主要魚類生產指標在150kg/667m2以上時,必須配備增氧機、水泵等機械設備。養殖成年黃顙魚的池塘可以是任意大小,面積壹般為0.2-0.3公頃或更小。池塘的大小和形狀應有利於操作和管理。釣魚時要求池底平坦。淤泥約10 cm,水深保持在1.5 m -2 m,有單獨可控的進出口。\x0d\ \x0d\在魚種放生前,池塘應進行清潔和消毒。註意平整池塘底部,在排水端底部挖壹個50-60平方米的坑洞,比周圍低20-30厘米,用於幹塘垂釣。放種前按養殖常規魚的方法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後根據塘口情況每667平方米放100 kg -200 kg發酵有機肥。池塘水中養殖大量浮遊生物後,應盡量選擇人工養殖的魚種,既能保證品種的純度,又能提高成活率。在幹塘捕獲的小型黃顙魚也可以作為魚種放生。\ x0d \ x0d \黃顙魚的放養時間壹般為每年的3-4月,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水平、飼料供應、魚種規格等情況靈活掌握。壹般每667m2水面可投放規格為5cm/尾的黃顙魚3000-5000尾。規格較大時,魚的數量可適當減少。放養前,魚可用20x10-6或30x10-6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鐘。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間和餌料生物資源,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混養10-15 cm的鰱魚魚種200-400尾。同時可以放養1歲的草和100-200的魚。禁止放生鯉魚、鯽魚等底層魚類。主栽品種投放半個月後,配套品種陸續放養,以利於主栽品種的生長。\ x0d \ x0d \ III。飼料餵養。黃顙魚是壹種雜食性魚類。在自然狀態下,水生動物以浮遊動物、水生昆蟲、蝸牛、小魚小蝦為主,也可食用壹些水生植物、腐爛的碎屑等餌料。人工飼養時,可將小魚小蝦、螺螄肉、畜禽加工廠下腳料、魚粉等動物飼料和豆粕、菜粕、花生餅、豆渣、小麥粉等植物飼料粉碎混合均勻,制成人工配合飼料。\ x0d \ x0d \黃顙魚對餌料的要求是:粗蛋白含量35%-45%,動物mop蛋白含量比例為(3-5): 1,脂肪含量5%-8%。養殖戶要註意在自己的飼料中添加1%的無機鹽和適量的多種維生素。高溫生長旺季,可適當添加抗生素,每月1-2個療程,預防細菌性疾病。\x0d\ \x0d\魚種剛入塘時吃得少,3-5天後可形成成群覓食的習慣。正常食用後,4月前飼料用量為65438+魚體重的0%-3%,生長季日飼料用量為魚體重的4%-6%。每天早上和下午可以餵兩次。下午的溶解氧比上午高,可以適量餵食。下午的溶解氧比上午高,可以適量投餵,有利於魚的生長。投餌要註意“四定”和“四觀”。\ x0d \ x0d \ IV。日常管理。做好水質管理,可以促進其快速生長,提高餌料轉化率。魚種剛入塘時水深保持在50-60 cm,有利於水溫的升高和餌料生物(如技術角和橈足類)的繁殖。每5-7天補淡水1次,高溫季節每3-5天補淡水1次。產量指標高、有條件的池塘要適時啟動增氧機。雖然黃顙魚不易淹塘,但溶解氧低、水質差會抑制生長,提高飼料系數。平均每15-20天,可使用15-20g/m3的生石灰調節改善水質,或使用氯制劑進行水質消毒,用量與常規魚相似。黃顙魚是壹種無鱗魚,對孔雀石綠、硫酸銅、敵百蟲、高錳酸鉀等藥物敏感,防病時應慎用。平時要勤巡視池塘,勤觀察生長情況,勤撈雜草汙物,勤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