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得名 ‘馬鈴’是什麽東西?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又名土豆、洋芋、山藥蛋等。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營養豐富有“地下蘋果”之稱。
馬鈴薯產量高,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幹旱,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壹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馬鈴薯,因其外形酷似馬鈴而得名。”這是農業專家說的。
據說400多年前,馬鈴薯傳入中國。
人們總是習慣用熟悉的東西解釋不熟悉的東西。因此,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結合自己認識的DD,給它起了不同的俗稱:
在北方,叫“土豆”,不知是不是想說它是埋在“土”裏的大“豆”,它們的營養倒是差不多;
在山西等地叫“山藥蛋”,呵呵,偶理解他們是覺得這玩意兒跟山藥差不多,都是長在地下的,山藥是長的,馬鈴薯是圓的,所以叫它“山藥蛋”;
在南方叫“洋芋”。南方有芋頭,也是長在地下,馬鈴薯是外來戶,所以叫它“洋芋”了……
總之,不管是叫馬鈴薯、土豆、山藥蛋、洋芋,都說明“薯”、“豆”、“山藥”、“芋”都比這個家夥來得早。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十六世紀被西班牙人帶入歐洲,但歐洲人壹直不太喜歡它,尤其以法國人為甚。
土豆長期被視為窮人的蔬菜。達官貴人不屑於吃它,但也承認它是壹種不可缺少的廉價食品,可以用來餵飽軍隊裏的士兵,還可以在饑荒到來時填飽老百姓的肚子。
到了19世紀,梵·高在他那幅著名油畫《吃土豆的人》中描繪的仍是壹幅土豆消費者的淒慘景象:在陰暗的礦工宿舍裏,面帶菜色的壹家人憂傷地吃著土豆。
直到近幾年,人們才發現和重視土豆。 1999年9月14日,(瞧人家選的這個日子,呵呵,命裏註定呀偶就是土豆)在巴黎醫療教學中心體育營養學家帕特裏克·薩巴蒂耶博士的主持下,專門為土豆舉辦了壹次關於其特殊營養價值的特別研討會。
土豆確實不愧為蔬菜中的“壹寶”。它每100克中含有的熱量不足90千卡,比米飯和面食中的熱量都少,特別是遠遠低於面包的熱量,而且它含有相當於其自身重量2%的蛋白質,其主要氨基酸的含量幾乎與雞蛋相等。它還富含鎂、鉀、鐵等礦物質,其中鉀的含量比香蕉還高。它的維生素含量也很高,不光有維生素B1、B3、B6,還有能抗壞血病的維生素C,是減肥者最理想的食物。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已是定論,但具體土豆發源於哪個國家,卻有不同的說法。最近,智利和秘魯就為爭當土豆的原產地而鬧得不亦樂乎,這兩個國家都宣稱土豆發源於本國。由於雙方爭執不下,秘魯還威脅要將此問題提交到聯合國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