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邊吹邊跳舞,這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的舞蹈?
中國武術,無論正統在少林還是武當,或是別的某個門派,在歷史事實和傳奇故事中,他們的主角多半是漢族,或者準確講是古代的華夏民族。而中國幅員遼闊,在中國武術大家庭裏有55個少數民族的壹席之地嗎?答案是肯定的。
苗族:祖先蚩(chī)尤,長著兩只角跟苗族同胞接觸,妳會經常聽他們提到“蒙蚩尤”,也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蚩尤。他們認為蚩尤是他們的祖先。
蚩尤跟黃帝打仗,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之壹,而蚩尤則是當時另壹種不同於華夏的民族。蚩尤打敗,戰死,於是有後來苗族的祖先從黃河流域向南方遷徙,也由此有了踩花山等重要節日。
丨蚩尤塑像
人們講這段歷史其實經常忽略壹些細節,這些細節今天看很有意思。根據《世本》這部很殘缺的古代史書記載,跟黃帝打仗的蚩尤還是壹個武術家和發明家,他發明了五種兵器:戈、殳(讀shū,長柄勾頭的樂器和兵器)、戟、酋矛、夷矛。這五種兵器當時應該很有殺傷力,而且後來還得到發揚光大,成為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戰爭武器。我們應該肯定,戰爭以及戰場上各種技能和武器的使用都是武術誕生的沃土。所以蚩尤對武術的貢獻肯定不能算小。
在宋朝人的學術研究中,他們還把蚩尤描述成壹個角(jué)力高手。說他頭上長有角,跟黃帝鬥的時候用角去抵人。宋代還有壹個類似的故事,說蚩尤手下有72個兄弟,他們都有銅頭鐵額。這種文字描述跟古代蚩尤的畫像壹致,畫像裏蚩尤人首獸身,壹手執戈壹手執劍,頭上長有兩只角。
《世本》大概是戰國時代的書,距離宋代有差不多1500年。關於蚩尤的說法,從戰國到宋代既有延續又有變化。變化的是,蚩尤形象更豐富但也更玄幻,已經不是壹個正常人類。不過,蚩尤的武力值也在節節攀升,已然成了壹個超人。
說了歷史,我們說點現實。今天的苗族還會不會武術呢?
如果妳把這個問題拋給吹蘆笙的師傅,他的回答可能是:“會嘛,我們的蘆笙舞也是我們的武術。”在曲靖師宗南盤江河谷的苗寨裏,我見到了他們跳的蘆笙舞,印證了這種回答。蘆笙舞的高難度動作裏,有些簡直是雜技表演。比如有壹個動作是吹蘆笙的時候,人要躺在地上翻滾,做壹些很吃力的動作,而同時蘆笙的曲調不能斷。此外,他們把蘆笙從壹只手傳遞到另壹只手時,還會有各種花哨的動作,難度看上去也不小。
丨苗族蘆笙舞
苗族的蘆笙據說有360調,有社交功能,通常是壹個人吹完另壹個人接著吹——不合奏。吹的時候有各種含義豐富的動作,做這些動作時需要表示對前輩的尊重,有禮有節但也有炫技的時刻。發展至今,蘆笙舞的動作已經很復雜。壹個身強體壯的青年,也最多能邊吹邊跳三五分鐘。
可能有人覺得苗族這類舞蹈不算武術,因為沒有“實戰”功能。的確,跟蚩尤那個年代戰場上用的兵器對抗、徒手角力(摔跤)相比,現代這些融合了音樂、舞蹈、社交功能在內的動作算不上武術。問題是,中國武術自從離開戰場,離開相關職業(比如捕快、鏢師)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甚至被藝術化後,更多的就是表演和儀式的功能,其社會、文化功能遠大於它的實際功能。戰場上當然是真刀真槍,但街頭賣藝、舞臺上的雜耍都是視覺化、社交化的產物,跟今天大家特別關心的實戰能力真的有距離。在這個意義上,苗族村寨裏的蘆笙舞,未嘗不可以視為壹種武術。
苗族文化中武術的成分還不止蘆笙這個方面。很多地方都流露出尚武的精神。他們的民歌裏,有很悲情地描述戰爭帶來的男女生離死別;他們葬禮裏,會繞著死者停放的房子轉,以表示巡視;踩花山時的樹花桿環節,則更有召集族人戰鬥的淵源。
彜族:大刀舞,過去耍的是兵器巍山彜族有壹支現在每年“二月八”、火把節這樣的節日還會聚集在壹起耍大刀、跳舞、唱歌的隊伍。
他們大刀舞用的刀很像電視劇《三國演義》裏關雲長用的刀,只是沒那麽長,加上木質刀柄不到2米。
丨彜族大刀舞
跳大刀舞時,深得大刀舞傳承的壹些村寨(比如小三家村)是用兩把同樣的大刀對耍,對耍的動作相當危險,有兩刀對砍、向上穿刺、繞著身子轉、向前直劈、格擋等。
這些動作總***有80套,這是目前僅存的傳承。我跟他們最擅長這套舞蹈的人聊過,他們說過去不止80套,但目前只能跳80套。這80套他們叫“刀法”,又分很多不同的門類,有“大型刀”“小型刀”“梅花刀”等。
根據傳說,大刀過去是他們的兵器。某壹次戰爭中,由於兵力不足,聰明的將軍玩空城計,讓有限的士兵圍著壹個場地耍刀,耍的時候聲勢震天,卷起陣陣黃土,把敵人嚇跑了。
最令人驚奇的是,老人們講,以前學大刀舞是為了練好動作,他們把蘿蔔綁在手臂上,把大刀磨得很鋒利,舞動大刀時其中壹些動作就會把身上的蘿蔔壹塊塊削掉。
據我觀察的確有這個動作,武術上講這是護身的動作。但耍刀護身很講分寸,護不好就砍著自己,所以用削蘿蔔來練習,無疑是很紮實的訓練。
丨德宏景頗刀舞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大刀舞是在彜族人家的院子裏或者在觀音廟前跳,場地很有限,而人數又很多。所以,耍大刀動作的技術難度不在於如何精準地砍人,而在於如何精準地避免砍到人。這和戰場上的刀術恰恰相反,但道理相通,都是對身體的精確訓練,都是躲閃騰挪,都是技術和經驗。
像大刀舞這樣的舞蹈其實還不少。文山的壯族有兵器舞,據說是宋朝壹個叫儂智高的壯族軍事領袖留下來的。他們的兵器有很多種,我印象中最特別的是叉子。叉子是木材做的,結合他們的動作,看上去是長矛和大刀的克星。
說到這裏我忍不住想,彜族大刀舞和壯族木叉舞如果同臺,究竟哪個更厲害——這個問題讓我想到網友的經典話題:甄子丹和李連傑究竟誰更能打?
傣族:打不好傣拳的人跳不好孔雀舞少數民族武術中,不容忽視的還有傣拳。泰拳大家肯定聽過,我個人覺得相當暴力。傣、泰文化和民族同源,但他們在武術上頗有差異。
傣拳溫和很多,外行人看可能跟嵩山少林寺邊上那些武術學校調教出來的拳腳功夫差不多。他們有徒手的拳法套路,有刀、棍,作為外行我看不懂,但覺得很有力,不是亂耍。
據壹個西雙版納象腳鼓傳承人說,他小時候(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喜歡武術,跟壹個長輩學武,而他的長輩肯定也是學自更老的長輩。這個傳承自成體系,可能跟八九十年代後的功夫熱沒有多少關系。在他看來,打象腳鼓的根基就是傣拳,打不好傣拳就打不好象腳鼓。傣族的武術可能還可以把孔雀舞算進去。孔雀舞分徒手孔雀舞和架子孔雀舞,過去全都是男性跳,女性不能跳。
丨傣族孔雀舞
徒手孔雀舞可以從手的動作變換,很直觀地感受到它的技巧性。架子孔雀舞稍有不同,動作大開大合,但其實也壹樣有步法和動作,我估計跟象腳鼓壹樣也需要壹定的傣拳基礎。孔雀舞模仿的是孔雀的動作,這也很有武術精神。古代的武術其實很大壹部分與對自然界的模仿有關。這個道理並不抽象,但很能解釋舞蹈、武術這種文化現象。
讀歷史,肯定聽過華佗。這位中醫也是武術大家,據說模仿動物編出了“五禽戲”。這種動作可以是武術,也可以理解為今天的廣播體操。在古代,人們相信吸收動物的精華可以為人所用,所以跟動物學不失為壹種捷徑。
這個武術誕生的套路後來也延續下來,成為中國武術的重要遺產。其中有各種以小動物命名的功夫,比如螳螂拳,據說是某人比武失敗,無意中看到螳螂打架悟出的拳法。其他還有很多,如蛇拳、鷹爪功、蛤蟆功……通過模仿動物克敵制勝的道理就是認為人類要博采萬物,向大自然學習。
日積月累即功夫武術跟舞蹈究竟什麽關系?
有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講壹群中國人被日軍困在壹座城裏,有幾個京劇武生演員最後的反抗方式,就是把他們舞臺上的道具刀磨快之後,發揮他們身段靈活的優勢殺了不少敵人。這個劇情很合理。舞蹈跟武術關系之密切,也由此可見壹斑。
丨舞蹈與武術
不要惹會跳舞的,他們劈的壹字腿雖然經常沒用,但說不定某個時候就會派上用場的(參看王寶強在某些電影裏的表現)。《釋名?釋言語》中有這句話:“武,舞也,征伐動作,如物鼓舞也。”《釋名》是很老的書,東漢時候的,它對武、舞的解釋也代表了那個年代,甚至之前若幹年代的看法。我們對武術的理解壹方面是神話,壹方面又是遠離。
實際上,武術不僅跟舞蹈和戰爭有關,還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莊子》壹書中有壹個寓言,有人要把壹個老烏龜殺了當成神供起來,但老烏龜很不願意,說我寧願活著,平凡地活著。神太遠,武功蓋世的大俠太遠,武打明星太遠,讓我們把武術變成跟生活有關的詞匯,就像廣播操(有些地方是由民族舞蹈動作改編的)壹樣,每天都可以有,雖然並沒有光環,但日積月累就是“功夫”。
其實中國武術裏有壹個很抽象的哲學道理,就是無招勝有招,無處不是功夫。說到看待武術的態度,還不能不提壹句,中國文化裏雖然關於武術有各種誇張的描述,但中國人骨子裏頭並不崇尚武術,而是重文輕武。認為不能單獨靠武力解決問題,必須以文化和政治為根本。中國武術文化的繁榮背後,承載的不是暴力與征服,而是平和柔軟的藝術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