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
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壹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壹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壹天為清明。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掃墓源自商朝,但不壹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從唐朝開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壹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
這種儀式,壹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壹方面,古人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禍福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培墓是極為重要的祭奠儀式。
擴展資料: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壹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壹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文中記述的“清明節”還只是壹個節氣,不是節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