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傳統節日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傳統節日風俗有:祭祖、登高、吃重陽糕。
1、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壹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壹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2、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重陽節“登高”俗與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內在的聯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陽節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所以道教傳說中多選擇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認為這壹天清氣上揚,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
3、吃重陽糕: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起因源於重陽登高習俗,它又稱花糕,是用糯米粉和粳米粉制作而成的壹種美食,也是贈送長輩最佳禮物。由於“糕”與“高”同音,所以民間以吃糕代替登高,又有“步步高升”的寓意在裏面。
重陽節的介紹: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壹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