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節日有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粽子葉蒸成的壹種食品,是我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壹。端午節吃粽子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習俗,壹直流傳至今。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草、艾葉、熏蒼術、白芷、賽龍舟等。
吃粽子的由來
壹般認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其實,據專家考證,粽子只是壹種常見的民間食品。起初,端午節吃粽子並不固定。據說端午節吃粽子是對屈原的祭祀,這是由後代協會形成的,它正好反映了人民的願望。
相傳公元前340年,楚國的愛國詩人、醫生屈原面臨亡國之痛。5月5日,他悲憤交加地把壹塊大石頭扔進了古洛河。為了防止魚蝦損害他的身體,人們用竹筒把大米扔進河裏。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人們會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扔到河裏去祭奠。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