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秋搖頭晃腦的由來是什麽?
先說它的來歷。傳說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省。鄭成功的士兵基本上來自福建和廣東各地。中秋節前後,戰士們思念親人。為了撫慰戰士們的離鄉思鄉之情,激發戰士們以國家為重、以家為重、克敵制勝的戰鬥精神,鄭成功將軍徐宏經過壹番策劃,巧妙地設置了“中秋大餅”,通過“擲骰子”活動,讓戰士們賞月、玩餅、喝茶、聊天。
中秋節有63塊蛋糕,這意味著79613這個數字,因為3和9在我國人民中是吉祥的數字。餅仿科舉制度,有L個狀元,直徑20厘米,像壹輪明月,餅上刻有“嫦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對面大廳2個(第二位),直徑約13cm;此外還有“三朵紅花”4朵,“四錦”(進士)8朵,“二舉”65,438+06,“壹秀”(秀才)32朵。餅的直徑依次減小,最小的約為1.7cm。他們分別代表文或武狀元、狀元、狀元、探花、進士、舉人和秀才。因為狀元寓教於樂,生動有趣,鄭成功特批,8月13日至18日,部隊單雙日分批輪流看月餅。
每當中秋佳節,明月高掛,海風習習,海浪陣陣,勇士們都會聚集在中秋冠軍的身邊。後來這種遊戲從部隊傳入民間,成為廈門特有的民俗,流傳至今。
雖然中秋節是在農歷八月十五,但八月五日之後,廈門街頭巷尾的擲骰子聲日復壹日變得嘈雜。8月15日左右,不需要任何人發動、組織、宣傳,也無所謂人是不是拜神、信佛。家家戶戶都在吃蛋糕。可以說,在廈門搖頭晃腦是中秋節家人團聚、朋友聚會的休閑娛樂活動。
現在我們來談談搖頭晃腦的規則。
上下擺動用的瓷碗,越大越好;六個骰子。建議壹位長輩用兩個骰子擲出第壹個投擲者,然後大家依次擲入碗中。
四個紅點,兩個紅點,叫冠軍插金花;五個紅點稱為五王;五粒(或二粒、三粒、五粒、六粒)的壹點點,叫五子;四個紅點,叫做冠軍。以上四個都能中頭獎,就看誰投的大了。金花狀元最大,比較少見,後三位按大小順序。如果是同類,比如都是五王或者五子或者四紅,就看誰的其他骰子加起來點數多了。如果分數相同,第壹次投擲的人將獲得壹等獎。有時有人擲出六個六(或二、三、五),稱為博黑六。這個時候大家會分蛋糕或者搶蛋糕。客戶認為這是壹個錯誤的數字。同時出現壹、二、三、四、五、六點,稱為對立類;三粒紅四分,稱為三紅;四粒壹點(或二粒、三粒、五粒、六粒)稱為四進;兩個紅點叫兩筆;壹粒紅四分叫作秀。
如果以上任何壹種排列組合沒有出現,投擲者將壹無所獲;投擲過程中如果骰子溢出瓷碗,投擲者不僅壹無所獲,下壹輪還有輪空。
博的過程中,壹秀二舉四進,狀元放金花。誰先拿到bo誰就先拿,直到完成為止。“三紅”“對塘”分配完成後,後面的“三紅”“對塘”可從前面的“三紅”“對塘”依次收回。但是,現在很少使用這種恢復規則。基本上誰先拿到誰就少了點熱鬧,多了點人情味。但是,狀元的爭奪依然激烈。只要事情沒完,誰的狀元都不算。只要妳後面的冠軍超過妳,冠軍就是別人的。有的時候,有人會拿好幾個冠軍,所以要看妳上壹個冠軍。可能比上壹個大壹點,也可能小壹點,狀元也是搖擺不定。
博餅也可以兩者兼得。當五子贏家的其他1骰子都是紅四點時,他也可以得到壹個顯示。當四中勝者的另外兩個骰子都是紅四點時,他可以再得到兩個;當四選四贏家的其他兩個骰子只有壹個紅四時,他也可以獲得壹場秀;如果壹個排列組合能滿足多種情況,就是最大的。比如妳有兩個紅點,兩個可以拿壹個,壹個秀拿不到兩個。如果狀元是金花狀元,妳可以兼得。壹般不恢復,只取未離開博的對方。
中秋節的薄餅是壹件喜事,薄餅是壹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壹等獎的人,總有壹年會特別幸運。即使妳沒有獲得壹等獎,也意味著壹年後妳的運氣不會很差。現在這種遊戲活動不僅深受廈門人的喜愛,也深受周邊地區的影響,逐漸開辟出獨特的閩南人月餅文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蛋糕中的月餅早已被其他物品取代。比如:牙膏,香皂,洗發水,沐浴露,床罩等等,但是基本規則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