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給我幾個閩南習俗節日的介紹 。急。

給我幾個閩南習俗節日的介紹 。急。

尾牙(農歷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謝土地公壹來對信眾的農作收成與事業生意順利的庇佑,所以會比平常的更加隆重,且各公司行號的老板會在公司、家中或餐廳犒賞員工,做為慰勞員工壹年來的辛勤。 送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竈神與其它諸神,壹年壹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兇禍福。 除夕(每年農歷最後壹天) 當天晚上家人壹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 開正(農歷正月初壹) 春節期間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產生許多行事的禁忌例如:大年初壹忌吃稀飯,要吃幹飯。 接神日(農歷正月初四) 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至正月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迎財神(開張) 因為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獲得吉祥如意,也期望來年生意更為興旺,財源廣進。 天公生(農歷正月初九) 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元宵節(上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代是延續農歷過年的熱鬧氣氛的節日,因此又有“小過年”之稱。 補充: 清明 公歷四月五日(或前後壹天) 稱之“清明”,當與此時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萬物“潔齊而清明”有關。 清明節是民間傳統的溯源追本節日,其主要活動力掃墓祭祖。壹般認為,掃墓起源於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時掃墓並不壹定在清明時節,如隋唐時期,人多是在清明節前壹、兩大的寒食節掃墓。後來,寒食掃墓逐漸改在清明,寒食這個節日也就被人們所遺忘了。泉州俗語說:“清明不回家無墓(或曰無祖)。”外出人員在壹般情況下都會回家過節。 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石井壹帶,清明節改在農歷三月初三上己節,俗稱“三月節。”傳說是因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忌“清”字壓在“明”字上頭。 祭祖、“清明餜”、 踏青 、上墓 、燒清明仔 浴佛節 農歷四月初八 相傳為如來佛釋迦牟尼的生日,俗稱“佛誕節”。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起的節日,但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由來已久,延續至今。 洗太子 舊方誌載,每逢此節之前,泉州的寺僧們要於四月初壹日遍走間巷,募化人家,名曰“洗太子”。 浴佛法會 初八,寺院裏要舉行“浴佛法會”。各地善男信女,於此日備辦香格供品,到附近佛寺頂禮膜拜,以求冥佑。僧侶和信徒們還用香湯為佛像洗浴,作為佛誕生的紀念。 是日,民間無子者,可用薄餅供九子母以乞子。 立夏 春季過後,便進人夏季的節氣,其分界的標準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立夏日。此日常在農歷四月上旬,公歷五月上中旬。 吃蝦面 舊俗立夏之日,泉州各地均用紅糟滲入面條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紅糟色紅,為吉祥之色,又有發酵作用,以寓發達發財之意。 此俗衍化至後來,變為購買海蝦滲入面條中煮食,謂之“吃蝦 ( 夏)面”。海蝦煮熟後變紅,與紅糟紅色同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閩南語同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願。 補夏 立夏日,出嫁的女兒多有備辦豬肉、豬肚、豬腰、雞蛋、面線等物,送給娘家父母食用,稱為“補夏”,即所謂“冬季補立冬。夏季補立夏”。 “補夏”之俗,女兒藉此對父母表孝心,於僑鄉頗為流行,至今不衰。 立夏雨 沿海漁民,對“立夏”日的天氣特別註意。舊俗傳雲,如“立夏”日下雨,對漁民全年的捕撈作業大大不利,以致全年漁產歉收。俗諺雲:“人夏日,水槎槎,討海人恰慘死老爸 !”舊俗如此,但似缺乏科學根據。但漁民長年生活海上,所謂“三寸內外無性命”,安全沒有絕對保證,所以養成比較濃厚的迷信心理。 而農民與此相反,立夏降雨為吉兆。俗諺雲:“立夏降雨是爛夏,作田人親像做皇帝”,即夏季雨水充沛,可保豐收。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壹是為紀念戰國時的愛國詩人屈原;壹是與古人為避五月初五這壹“惡”日有關。這兩種說法表面似互不相幹,實際卻有深層次的內在聯系,即人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僅僅停留在對他的高尚情操的心儀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這位已超升成神的“愛國詩人菩薩”,能護佑百姓渡過“惡”日難關,永保平安,長有福祉。因此,端午節系列民俗活動,其本來的主題應是驅邪除祟,祈福求安。 其實,農歷五月並不是只有初五這壹天才是“惡”日,而是整個五月都是“惡”月。東漢.崔實《四民月令》載:“是月(即五月)也,陰陽爭,血氣散。”五月氣候多雨濕熱,人的體質也較差,容易流行瘟疫。故至南朝 .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在記荊楚五月風俗時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端午節習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惡”方面。泉州人習慣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這大概是與五月為惡月的傳統觀念有關,而實際上五月又可以說是舊時泉州人的避惡攘災月。 包粽子 家家用竹葉包糯米為粽子,也稱角黍。 據《續齊諧》載:(五月)五日以竹筒貯米、設水祭屈原。又傳漢代長沙人歐回,因夢見三閣大夫屈原稱:祭物為蛟龍所竊,請以蒲葉包裹以五色絲纏之,則蛟龍畏。不管傳說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 煎堆補天 “堆”,即麥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它配料調成糊狀,下油鍋煎成壹片壹片的圓形軟餅;有甜堆(配料用紅糖)和鹹堆(配料用綠豆芽、韭菜和小白蝦或海蚵煎)兩種。 農歷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節,經常淫雨霏霏,難得放睛。民間傳說是遠古女媧補天時遺漏了壹條縫,天空“漏了”所致,應設法予以彌補。因此,到了五月節這天,泉州人家家戶戶煎堆,用以敬奉神靈,目的是為了堵住裂縫的天。反映了懼怕久雨成災,期盼夏季農作物有個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節這壹天,也往往是睛天,所以百姓益信煎“堆”確有補天之效。 炒午時鹽 到了端午節中午十二點前後,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人鍋熱炒,炒至鹽色發烏為止,然後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藥茶。每逢盛暑腸胃發生毛病,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 掛“五瑞” 閩南僑鄉於端午節在大門、房門的門楣之上懸插五種植物,即榕枝、艾葉、菖蒲、柳枝和大蒜頭,俗稱“五瑞”。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出壹定氣味,可以殺菌並驅除蚊蠅。 熏燒艾葉、蒼術、蟬蛻 端午節這天,農村家家戶戶生起火爐子,關閉門窗,把蒼術、蟬蛻或艾葉放在炭火上焚燒,煙熏滿室,使其發出強烈氣味,以熏殺房間內的細菌蚊蟲。這是壹種非常科學的中藥室內熏殺消毒方法。 泡、飲雄黃酒 取少量雄黃泡於酒中,少量飲服;或加入少量朱砂,再用毛筆塗於小孩的手心、腳心,並在小孩額頭上書寫“王”字;或用黃紙染濕,再粘貼於門後。 因雄黃有殺菌功效,酒有揮發性,不論飲用、塗抹或讓其慢慢揮發,都有壹定殺菌效果。小孩皮膚幼嫩,塗抹手心腳心,可以消毒殺菌。至於額上“王”字,與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能成長得像生龍活虎壹般。 續命縷和香袋 漢.應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色絲系臂,名長命縷。”後人也稱“縷命縷”。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 泉州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壹般,系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壹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端午節時,還特用綢緞為小孩縫制鳥獸瓜果形狀的“香袋仔”,內裝香料及雄黃,讓小孩掛於胸前,以驅除瘴氣,有益健康。 “律垢浹” 即所謂“五月節,律垢浹”,這在民間諸多節日之中,可謂別具壹格。 端午節之時,季節已由深春轉人仲夏,地氣漸溫,所以家庭主婦於中午之時,汲取井水或燒煮蒲艾湯,為兒童沐浴洗滌。而青少年及壯年男子,也於是日齊赴江河湖海之中遊泳洗浴。據雲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禳災 清.乾隆《泉州府誌.風俗誌》載:“是月(即五月)無定日,裏讓禳災,先日延道設醮。至期,以紙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備,陳鼓樂、儀仗、百戲,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於海者。” “唆啰嗹 ”驅邪 亦稱“采蓮”,乃古越族人的遺風,歌唱中的“唆啰 連”據說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災的咒語,又說是古越族人呼龍舟為“湏濾”,所以才有“唆啰連”這種音詞。是壹種詼諧風趣的驅邪消災習俗。舉行活動的時間,舊方誌載為五月初壹,而新編方誌則記為端午節這天。 《泉州府誌》載:“五月初壹日采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 劃龍舟 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後演化為賽龍舟民俗活動。是龍崇拜的壹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壹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它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臺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後來因某壹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遊龍舟,遊行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 水上捉鴨 泉州端午節特有的民俗活動。 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壹去皮的杉木,越長越佳,杉木上塗以油料,使之潤滑;杉木尾端掛壹長形小竹籠,內放壹只活鴨;籠蓋直豎立壹竹棍,使之能壹拍即開。 活動者保持身體平衡,從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開籠蓋,活動者與活鴨均掉入江中,在遊泳健兒協助下,抓住活鴨。活鴨即作為活動獎品。由於身體平衡難度極大,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岸上觀者千百人吶喊助威,歡聲雷動。 普渡(農歷八月全月) 農歷七月全月,泉州城鄉各鋪境按日輪流做“普度” 佛生日(農歷的八月份到十二月份) 佛生日比普渡更熱鬧,家家要準備好酒好菜敬佛,宴請親朋好友。還要給佛排“宴桌”。宴桌是每家每戶通過抓鬮的形式來確定妳應該出什麽。同時,佛生日村村還要演戲,演戲的款是各家各戶自由捐款。也有些還願的信男信女自己捐款演戲1-2個晚上。村村演戲壹般都要3、5、7個晚上。 冬至,俗稱"冬節"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壹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這壹天是壹年中最長的壹夜,許多人家利用這壹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壹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壹歲。 如果這時家裏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壹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還有些家庭在傍晚,用應時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這壹天"曬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陽光下曝曬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 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唯壹屬於婦女的節日。“數七”為陽數之壹,是吉樣之數,因此七夕亦是吉祥之日。 七娘媽生 、焚送“七娘轎”、 乞巧、吃糖粿、敬床母 中元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七月半 道教謂之三官大帝之壹—中元地官赦罪,亦稱“鬼節”。 各家各戶皆備辦菜肴祭祀祖先。在這個月內不辦喜事,凡新亡者也不“引主”。據傳那些無“家”可歸的孤魂散鬼,可獲赦罪,來到人間享受“普度”祭祀。 《泉州府誌》載:“中元祀先,寺觀作盂蘭會。”俗名普度,道家謂是日地官校人善惡。 又引《南國風俗》雲:“中元夜,家戶各具齋供,羅於門外或垌衢,祝祀傷亡野鬼(註:俗稱“普度公”)。” 中秋(農歷八月十五) 拜月娘媽 拜月壹般是婦女的活動。泉州將月亮稱為“月娘媽”,表示對月亮十分崇拜。舊時到了中秋之夜,民間婦女有拜月習俗。幾乎家家戶戶擺香案於庭院天井中,陳列時令瓜果和月餅,虔誠祭拜月娘媽,焚香祈祝,祈求稱心如願。 賞月、 吃月餅、 博餅 、遊筍江 、燒塔子 、放“孔明燈” 、敬田頭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