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小兒濕溫簡介

小兒濕溫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濕邪犯表 4 濕溫發? 5 濕遏膜原 6 濕熱蘊毒 7 濕蔽心包 1 拼音

xiǎo ér shī wēn

2 概述

濕溫是發生於夏秋暑濕較盛季節的壹種濕熱病證。其特點是,發病較緩,病勢纏綿、病程較長,脾胃證候明顯。

小兒脾胃脆弱,飲食易傷,致使濕勝於中; 復感時令濕邪,則內外合邪,濕熱交蒸,而成濕溫之證。由於濕性粘膩,纏綿難解,不若寒之壹汗可散,熱之壹清可除,故其發病比較緩慢,病程較長,證候較壹般溫病為復雜。

濕溫的致病原因,雖然主要是由於外感濕熱之邪,但其發病則與脾胃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系。濕熱之邪雖四季均可致病,但以夏秋較為多見。因此季雨濕較甚,加之天暑下逼,地濕上蒸,以致濕熱偏盛。小兒脾胃嫩弱,如乳食不節,尤易損傷脾胃,易為濕邪內停; 特別是在濕盛之季,脾胃功能多較呆滯,更易導致濕邪內困。在此情況下,外界濕熱之邪便易乘虛侵入兒體而發病。薛生白雲:“太陰內濕,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由於濕溫病邪,重濁粘膩,與熱相合,蘊蒸不化,膠著難解,故其傳變較壹般溫病緩慢,有如“剝蕉抽繭,層出不窮”。然其發展演變,壹般不外由表入裏,由衛氣而及營血的過程,但初起的病變重點,則以中焦脾胃為主。正如章虛谷所說:“濕土之氣同類相名,故濕熱之邪,始雖外受,終歸脾胃。”《幼幼集成·傷濕證治》亦認為“脾虛多病濕”,而“內外所感,皆由脾氣虛弱,而濕邪乘而襲之”。因脾為濕土之臟,胃為水谷之海,故濕熱致病多以脾胃為中心。

3 濕邪犯表

初起濕邪壅遏衛表,其癥發熱惡寒,頭痛少汗,類似傷寒表證,但傷寒表證惡寒較重而發熱較輕,而濕溫之惡寒少,為時甚短,程度較輕,且身熱不揚,神疲困倦,苔白而膩。治宜芳香宣化,用藿樸夏苓湯、藿香正氣散加減。如病兒惡寒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後身熱,狀若陰虛,切忌柔藥滋潤,因濕為膠滯陰邪,再給柔潤陰藥,二陰相合,可致錮結濕邪,更難清解。宜輕開上焦肺氣,化氣以利其濕,用三仁湯加減。

4 濕溫發?

?指在發熱的同時,發出小水泡樣皮疹,又名白?。 因其晶瑩飽錠, 也稱晶?, 或叫白疹。 小兒濕溫,尤為多見。其狀開始呈細小顆粒水泡,先見於頸項,漸及胸腹,亦可見於四肢,先疏後密。由於濕熱之邪郁於肌表,不能透泄,故常隨著汗液發出,發出後反覺病情轉輕。 故?為濕熱外透的標誌。 白?破之有淡黃色漿液;若正氣不足,津液內耗,則水泡呈枯白色,稱為枯?。 白?屬於氣分,如熱重而營分亦病,常與紅疹並見, 多為病情較嚴重。 白?是病邪的出路, 治宜在退熱的基礎上清化宣透,藥用清豆卷、藿香葉、佩蘭葉、青蒿、連翹、通草、菖蒲之類。氣陰兩傷者可加入人參須、沙參、鮮石斛; 紅疹並見者加牡丹皮、赤芍藥、紫草等,善後用薏苡竹葉散。

5 濕遏膜原

膜原屬半表半裏,濕熱阻遏,營衛氣爭,其癥往來寒熱,胸痞惡心,治宜和解宣透膜原,用達原飲加藿香、半夏、菖蒲、六壹散,以化濁滲濕,分解其邪。

6 濕熱蘊毒

濕熱蒸騰,郁阻氣分,蘊毒上壅,其癥發熱口渴,腹脹,肢體倦怠,咽腫尿赤,如因濕熱交蒸影響膽之疏泄而致膽液外溢,則見身目發黃,苔黃而膩。治宜清熱解毒,化濕芳透,用甘露消毒丹加減。

7 濕蔽心包

氣分濕熱郁蒸不解,蒸釀痰濁蒙蔽心包,心神失常。其癥身熱不退,朝熱暮重,神識昏蒙,似清似寐或時清時寐,時或譫語,舌苔黃膩。治宜清熱化濕,豁痰開竅,用菖蒲郁金湯加減。此證雖屬邪犯心包,但系濕熱蒸釀痰濁而內蒙,與熱陷心營內閉心包之灼熱肢厥,神誌昏迷、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質紅絳者,病機證治有所不同,臨證應與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