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鍋貼簡史!看完之後,全世界在外的漢中人都想家了
鍋貼的起源,傳說版本眾多,但情節大同小異:無非某位尊貴的君王,吃膩了水煮的餃子後,因緣巧合,吃到了油煎的,從此愛上並列入宮廷飲食譜系。
傳說的背景,有說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開封稱帝的,也有說是慈禧太後西逃的。故事不可信,但發源地點—— 中原腹地的河南地區,卻是可信的。
作為宋以後文化匯聚的中原,有著來自西域的小麥原料、來自東部煎烤的精致做法,或許還隱藏著沙土貧瘠的黃泛區百姓對油脂的渴望……總之,煎餃子,也就是鍋貼,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炸果子、蔥油餅、煎灌腸壹樣, 被打上了濃郁的中原烙印。
但在後來的傳播中,和大多數小吃壹樣,鍋貼卻出現了南北殊途的差異化發展。
在北方,好的鍋貼要求筋道、酥軟與焦脆和諧***生,這是面食所有美好集大成的味道。 “鍋貼饃”這個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所謂鍋貼饃,是貼在鍋邊,加油烙煎熟的麥餅或玉米餅。這種在河南、陜西、山東乃至蘇北都能覓得蹤跡的食物, 其實就是沒有餡兒的南方鍋貼。
漢中鍋貼饃又被稱為“鍋邊油花子”。這是出門在外的本地人 “做夢都在吃的小吃”。
《早餐中國》紀錄片裏拍攝了漢中鍋貼的做法:從外形看,它有點像花卷饅頭,內芯加了壹點點的鹽、花椒和肉末。
鍋邊油花子是漢中傳統特色面食,做法類似於生煎饅頭,經過水蒸油煎,不僅保留了鍋貼松軟酥脆的舒適口感,吃起來油滋滋的,讓人回味無窮。鍋邊油花子(漢中鍋貼)實際上是壹種花卷饅頭。除了面以外,裏面僅有壹點點由"鹽、花椒、肉末"組成的內餡。
把很多個這樣的“花卷”並排放進壹種特制的帶孔紫砂圓底鍋裏,放入菜籽油,邊煎邊蒸,由於大鍋的鍋沿是傾斜的,所以本來是長長的卷子在制作的過程中由於重力的作用就不斷地向下集中,這樣等到成熟的時候,本來是長長的卷子就演變成為了壹個個下高上矮的“三寸金蓮”形,鍋貼底面也被油煎成為了金黃酥脆的樣子。
趁熱吃,外脆裏糯,中心還有核桃芝麻五香粉的餡香,這味道是立體的相當有層次感。 搭配漢中特色的菜豆腐或者豆漿煮油條,滿嘴都是關中漢子的酣暢淋漓。
可惜的是,這種富有特色的早餐,在咱們漢中當地,卻漸漸瀕臨絕跡。
新西蘭基督城有壹家著名的中餐館“Pot Sticker Dumpling Bar”(貼著鍋子的小面團鋪),店名翻譯很有意思。有人去吃,問老板是哪裏人,他回答是“陜西”。
難怪了,不把店翻譯成鍋貼的標準英語“Pan Fried Dumpling”(平底鍋煎餃子),而是圓底鍋“Pot”,恐怕就來自於 家鄉漢中 鍋邊油花子的制作。
這個生活節奏加快、利潤微薄的時代,正越來越沖擊原生態飲食。 而存活於海外壹星半點痕跡,是不是給我們更多啟發呢?
來源:早餐中國、食味文藝誌、騰訊新聞 網絡 文明漢中綜合
漢中(11)鍋貼(1)油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