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紫菀防空導彈器系統的研制歷史是怎樣的?
20世紀80年代,法國與意大利等國開始著手聯合研制壹型新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命名為FSAF(未來面對空導彈系列),以取代“海響尾蛇”、“瑪舒卡”和“標準1”等艦空導彈。這是壹個模塊化的系統,包括全方位多功能雷達、“紫菀”導彈、垂直發射模塊和指揮控制模塊。
1989年6月9日,歐洲防空導彈公司應運而生,它是由法國宇航公司、湯姆遜公司以及意大利阿列尼亞公司為了***同開發EBAF反導彈計劃而聯合組成的。該公司同時開發了基於“紫菀”導彈的壹個艦載面對空反導武器系統(SAAM)和壹個車載地面防空系統(SAMP/T)。
“紫菀”的研制過程中吸收了美國“宙斯盾”系統和新型綜合艦載防禦系統以及加拿大、荷蘭、德國聯合開發的自適應相控陣雷達等技術。
1999年4月,英國決定與法國和意大利聯合研制主要用於艦艇編隊多層次防空的“主防空導彈系統”(PAMMS),為了開發這個系統於1999年8月11日成立了歐洲主防空導彈系統聯合投資公司,該公司三分之二股權歸歐洲宇航公司,三分之壹歸英國馬可尼公司,總部設在巴黎,由三國人員***同組成。
按計劃,“主防空導彈系統”研制將持續7年時間,合同內容包括系統的研制、生產和鑒定;向三國各交付壹套“主防空導彈系統”,以及生產200枚“紫菀”導彈和相關系統。該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FSAF系統開發的技術,綜合使用“紫菀15”和“紫菀30”導彈,能為艦船提供有效的區域防空和反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