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都可以吃餃子。
餃子又稱水餃,漢族傳統面食,其由餛飩演變而來,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距今已有壹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由東漢南陽涅陽人張仲景發明,最初作為藥用,深受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有壹句民諺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
立冬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立冬吃餃子還可以改善壹下生活,而正所謂好吃不過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民間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冬至過後,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幹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漸變。
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後,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餃子的起源:
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
元代,代稱為“扁食”,清代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鄧州人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壹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餃子多以冷水和面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壹起,揉成大的粗面團,蓋上拯幹的濕紗布或毛巾,放置(餳)壹小時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幹個小面團,先後揉搓成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圓長條,刀切或手摘成壹個個小面劑子。
將這些小面劑子用小搟面杖搟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將冷水燒開,包成後下鍋並用漏勺或者湯勺順著鍋沿逆時針或順時針劃圓弧狀以防餃子粘連,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
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制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壹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