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譜大全:大薊譜
拼 音:daji
英文名:japanese thistle herb or root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薊的幹燥地上部分或根。
功 效:涼血,止血,祛瘀,消癰腫。
主 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帶下,腸風,腸癰,癰瘍腫毒,疔瘡。
性味歸經:甘,涼。①《別錄》:“根,味甘,溫。”②《藥性論》:“味苦,平。”③《日華子本草》: “葉,涼。”④《本草匯言》:“味甘微苦,氣寒,無毒。”
入肝、脾經。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腎三經。”②《本草新編》:“入肺、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鮮者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用藥忌宜: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①《品匯精要》:“忌犯鐵器。”②《本草經疏》:“不利於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食之證。”
藥物配伍:配蒲黃,涼血止血,逐瘀;配茜草,涼血止血;配金銀花,清熱解毒;配小薊,涼血止血;配側柏葉,涼血止血。
別 名:馬薊(《範汪方》)、虎薊(陶弘景)、刺薊、山牛蒡(《日華子本草》)、雞項草(《本草圖經》)、雞腳刺(《滇南本草》)、野紅花(《綱目》)、茨芥(《本草述》)、牛觸嘴、鼓椎(《醫林纂要》)、雞姆刺(《質問本草》)、惡雞婆(《草木便方》)、大牛喳口、山蘿蔔(《貴州民間方藥集》)、豬姆刺、六月霜、蟻姆刺(《福建民間草藥》)、牛口刺(《浙江中藥手冊》)、老虎脷(《廣西中獸醫藥植》)、刺蘿蔔《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驢紮嘴、馬刺刺(《山西中藥誌》)、刺稭子、馬刺草(《中藥材手冊》)、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刷把頭(《廣西中藥誌》)、土紅花(《四川中藥誌》)、野刺菜(《藥材學》)、牛不嗅、豬媽菜(《閩東本草》)、牛刺竻菜、竻菜、鳥不撲(《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處方名:大薊、大薊草、大薊根、大薊炭、鮮大薊
處方中寫大薊指生大薊,為大薊帶根全草去除雜質,切碎曬幹入藥者。
鮮大薊為大薊新鮮品入藥者。
大薊炭為大薊切碎曬幹,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入藥者。止血作用增強。
商品名:大薊草:為大薊的地上部分。
大薊根:又名土人參、土洋參、六輪臺,為大薊的根。
大薊:為大薊的帶根全草。以色綠完整、帶有花序、無雜質者為佳。
藥用部位:考諸古代本草書籍亦以用根為主,故有“土人參”、“土洋參”之名。
動植物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藥材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華北地區及山東、江蘇、安徽、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多用全草,中南及西南地區多用根。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全草於夏秋兩季當花盛開時采割,除去老莖,曬幹,以秋季采者為佳;根於8~10月采挖,除去泥土、殘莖,洗凈曬幹。
拉丁名:藥材herba seu radix cirsii japonici原植物大薊cirsium japonicum dc·
炮制方法:大薊:揀去雜質,清水洗凈,潤透,切段,曬幹。大薊炭:取凈大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存性,過鐵絲篩,噴灑清水,取出曬幹。《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考 證:出自《本草經集註》。
生藥材鑒定:①幹燥全草,莖圓柱形,粗約4~10毫米,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縱皺紋,密被灰白色絲狀綿毛;質松而脆;折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部。葉片多數脫落,殘留的葉綠褐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皺縮,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質脆而易脫落;頭狀花序存留於枝端,管狀花多萎落不存,息苞枯黃色,表面微帶紫黑色,白色羽毛狀冠毛外露;氣微弱,味淡。以色灰綠、無雜質者為佳。②幹燥塊根呈長圓錐形,或微彎曲,表面黑褐色,具細密的縱紋,有時有屈曲的縱槽;頂端和根莖相連部分帶纖維性,末端細瘦部分通常切除,長6~10厘米,直徑5~15毫米。質稍硬而脆,折斷面較整齊,黃白色,略帶顆粒狀。以粗壯、無須根、蘆頭者為佳。顯微鑒定: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多皺縮;有時可見鞭狀非腺毛,在棱脊處的表皮下方有厚角組織;皮層為5-9列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維管束外韌型,有微木化的韌皮纖維束;木質部內側也有微木化的纖維束;髓部占莖大部分,中央常成空洞。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下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或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鞭狀非腺毛極長,多破斷,完整者4-18或更多細胞,基部細胞直徑15 -150μm以上,頂端細胞極細長而扭曲,直徑約7μm;葉肉細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3- 24μm;草酸鈣針晶長約15μm。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壁木栓化,常脫落;皮層較寬,緊靠內皮層外側有類圓形分泌腔,直徑 70-140μm,較緊密地排列成環;內皮層明顯,韌皮部較窄;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數個成群,徑向排列;射線寬闊,中央有髓。地上部分粉末:棕綠色。①鞭狀非腺毛極長,多碎斷,完整者4-30余個細胞,頂端1-2或數個細胞甚細長,皺縮扭曲,粗細懸殊,直徑17-182μm,壁厚3-14μm,有的基部細胞壁較厚,並有略彎曲的角質條紋,有的細胞含黃棕色物。②單細胞非腺毛(冠毛)長短不壹,直徑約至17μm。③葉上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稍增厚或略呈連珠狀;下表皮細胞壁波狀彎曲,上下表皮都有微細的角質紋理。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5個。表皮及葉肉細胞中含草酸鈣結晶;草酸鈣結晶呈針簇狀或扇形,直徑3-18μm。④苞片下表皮細胞表面觀條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有斜紋孔,其間散列厚壁細胞(短硬毛)。厚壁細胞黃色,表皮觀類卵圓形,直徑28-35μm,長40-58μm,壁厚8-15μm,微木化或木化,層紋明顯,胞腔類圓形或狹縫狀,有的胞腔含黃棕色物;斷面觀類圓形,突出於表皮。 ⑤苞片上表皮細胞細長,直徑8-15μm,壁稍厚,有的含棕黃色物。⑥內果皮石細胞菱形、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4-58μm,長38-144μm,壁厚3-14μm,少數可見孔溝,有的含細小草酸鈣方晶。⑦果皮薄壁細胞成片,長條形,末端稍傾斜,壁薄,表面有極細密交錯紋理。⑧外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其間布有長圓形細胞,具微細螺紋狀紋理。 ⑨果皮纖維梭形,直徑10-17μm,長47-167μm,壁厚3-5μm,有圓紋孔,孔溝明顯。苞片纖維長條形,直徑8-25μm,壁厚3-7μm,有斜紋孔。莖纖維細長,直徑10-26μm,壁厚至3μm,有細小圓紋孔。
中藥化學成分:全草含生物堿、揮發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yl acetate)、豆甾醇(stigmasterol)、a壹香樹脂醇(a壹amyrin)、b-香樹脂醇(b壹amyrin)、b-谷甾醇(b 壹sitosterol)。鮮葉含柳穿魚花甙(pectolinarin)2.1%。根含揮發油,油中含4種不飽和碳氫化合物,為單紫杉烯(aplotaxene)、二氫單紫杉烯、四氫單紫杉烯、六氫單紫杉烯。從地上部分還分得β-乙酰香脂醇、三十三烷醇、β-谷甾醇、豆甾醇、5,7-二羥基-6, 4′-二甲氧基黃酮、φ-乙酰蒲公英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