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潘虹的老電影《杜十娘》?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電影,當時的感覺是太深刻太驚艷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最後往江裏扔寶石、項鏈、玉鐲的橋段,當時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撈杜十娘扔進水裏的奇珍異寶!
以後提到杜十娘,第壹想到的就是潘虹的這部電影,妳說深刻還是不深刻?
這部電影改編自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沈百寶箱》, 是大陸電影人第壹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古裝劇情片 ,1982年上映時,該片拷貝量全國第壹。
電影臺詞多是來自馮夢龍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電影的選角非常成功。
頗有貴氣的潘虹飾演電影裏的人物則更紮實。這張明艷的面孔稱得上是潘虹的古裝銀幕經典之壹,說絕代佳人也不為過。
小時候我是全程目不轉睛看著潘虹,長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娘的決絕——被老壹輩藝術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歡1981年版《杜十娘》的 仕女畫風 ——真的是精致,每壹個畫面都精致到骨子裏,構圖攝影那麽有古風古韻。另外,劇中的服裝、化妝、布景,都趨於戲曲化,潘虹的表演還有點戲曲風。
最好看的是字畫穿戴用度, 細節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電影就是有老電影的好處——所有的東西都像古董。
杜十娘的裝扮及道具,茶壺酒盞刺繡頭面等等,可謂富麗堂皇,服飾物件畫面非常精致美麗,是片子壹大看點。
小時候看的只是故事,現在翻出來看,更發覺這些細節的精心之處。
電影的重頭戲都在最後半小時,杜十娘的投江——“抱持寶匣向江心壹跳”,以最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驚心動魄的結尾,是電影的聚光之處,也是原作者馮夢龍用來賺讀者驚嘆的。
我深信,古人寫的任何文學作品,都是對當時價值觀的反饋。從什麽視角,選取什麽事作為歌頌對象,動機鮮明。考慮到香草美人的傳統,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托——總之我很欣賞這樣的結尾安排。
圍繞這個結局,我看過衍生出的更多嘆息和說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為什麽要沈江?
在我看來,說這些話的人還是不懂這個電影,因為持的都是現代說法。
是的,在現代人眼裏,杜十娘才藝雙全,心性堅韌,最重要的是有錢!何至於自盡?為什麽不對自己好壹點?自己經濟獨立,何必看人臉色?壹生的幸福為什麽要寄托在別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 壹個女人,無論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財富,但她最大的幸福還是能有壹個幸福的家庭,善良愛護她的丈夫。 這不是想得開想不開的問題,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托在男人身上。那個年代的單身未婚女人極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財寶,不能拋頭露面,也等於沒有出路。
這也就解釋了,那麽有錢的杜十娘為什麽還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贖身離開妓院,但那不等於從良,她還是希望找到壹個可心的、能夠白首相依、托付終身的男人,帶自己出青樓,8年血淚辛苦積攢下的金銀珠寶做嫁妝,只不過贖壹個未來夫家的寬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娘的個人性格——這是壹個心氣很高,胸中有大誌的人。
在紙醉金迷的迎春院裏,她不攀附王孫公子,拒絕了能付千兩萬兩銀子的潑天豪富,就是因為她從良的標準很高—— 感情遠遠比金銀財富更貴重,真心高於壹切。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樣的追求使得杜十娘的個性柔中帶剛、癡情而又決絕,為後來的抉擇埋下伏筆。
因為有這樣的個性,她經歷那麽多年忍辱負重,強顏歡笑,終於以為苦盡甘來,最後打擊才會顯得那麽沈重。若不是徹底絕望,怎麽會怒沈百寶箱?是她對愛情,甚至說,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心真情失望了——萬念俱灰,也就壹跳了之。
為了得到這份真情,杜十娘煞費苦心。我們在電影前半部分看到這麽壹幕:連三百兩贖身銀子都掏不起的李甲,為湊銀東奔西,苦不堪言,鴇母嫌棄李甲窮酸,橫眉冷對,面對心愛之人的捉襟見肘又羞又惱,杜十娘明明有錢,卻幾乎全程沈默,心中有十分計量,面子上卻不顯山不露水。內裏再波濤洶湧,外表也只是誠拜祝白眉神,始終保持不動聲色。
為什麽要這樣做?
杜十娘對閨蜜的回答是:現在還不是拿出錢來的時候。
換言之就是:處於窘迫之境,才能考驗李甲對我的真情。
直到最後關頭,杜十娘忽然壹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贖身銀子的壹半,她這步步小心經營又苦心孤詣,如此壹個謹小慎微的柔弱女子,連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為感動,他幫李甲出了剩下的150兩,特別叮囑李甲:我幫妳不是為了妳,而是為了杜十娘,可憐她壹片真情,願妳將來壹定不要辜負了她。
補充:最後關頭為這300兩銀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戲段,金雅琴老師的鴇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畢現。
其實杜十娘是過於樂觀了,雖然她終於掙脫了青樓,以為從此自由。其實在劇情開始的那首歌《籠兒不是鳥兒的家》,已經道出了妓女的真相現狀,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簡直天籟之音,聽壹遍就徹底愛上。可是在哪個年代,又有哪壹個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與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喚:“妳是我杜薇的丈夫。”
這太讓人感慨了,自己的壹生心血、壹生誌向都寄托在壹個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給自己壹個名份,從此布衣素釵,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壹生的夙願。杜十娘的樸素心願,令人落淚。
最後再說說李甲這個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標準讀書人,謙謙君子。由於後期賣掉杜十娘的不齒表現,被罵作渣男,負心漢。其實有點冤, 杜十娘作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孫都見過,偏偏選中了李甲,就是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溫柔,真誠,純良。
雖然李甲的懦弱虛榮見諸細節,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備以上優點,就不會成為杜十娘傾情所愛的男人,成為她做人的希望,成為可以給她壹個靠得住,真正平穩的家的寄托。這是顯而易見的。
可能由於後來的沈江,杜十娘在觀眾印象中那諷刺與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電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這麽有錢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現的溫言軟語,無盡恩愛,除了說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證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確實是幸福快樂的。
電影前邊那麽長時間的溫情演繹,都是為這個故事最後糟心的結尾作鋪墊。
江淮巨商孫富,陰險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結交杜十娘,卻吃了閉門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覬覦十娘的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沒主見的弱點,花言巧語鼓動他將十娘賣給自己為妾。
李甲被孫富說動心,大汗淋漓以及與十娘攤牌後演得都不錯。
孫富是確鑿無疑的惡人,不過孫富那話沒錯:
封建家長制下,李甲這樣的大家庭確實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這樣的女子(杜十娘提議在蘇州小住的備選方案,對融入李甲整個家庭來說基本無果)
所以不能簡單地論斷李甲是渣男,負心漢,心平氣和地說,他只是壹個普通人,對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謂是真誠的,只不過他的出身和現實條件決定了李甲對妓女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這樣。
杜十娘是李甲賣的不假,但是,始亂終棄,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換了現在,賣個杜十娘或許95%現代人比李甲賣得更快!
我倒是壹直有個預設,當李甲帶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來信,向杜十娘傾訴苦惱的時候,杜十娘應該向李甲多少出示幾件寶物,或者透漏幾分富可敵國財富的底細,這對穩定李甲動搖的心境很有助力,對她自己的未來也有好處——不然結局可以不是這樣。
為什麽不這樣做呢?如果說,前期李甲籌借三百兩銀子的時候,杜十娘精於算計,不亮財富的底細,是因為她輸不起,所以下註就格外謹慎而艱難,稍有不慎就是滿盤皆輸。如今和李甲已經拜堂成親,雖然李家尚未承認,但夫妻之間總該坦誠。杜十娘非堅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納才全亮出來——有這必要嗎?
她想做的就是壹個“人”。其實這要求很高,並且這是沖突的——與其時代和人性都沖突。愛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當時 社會 獨有,而是 社會 悲劇,希望環境能有機會善待壹個藝妓,穿越到哪個時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擇中,她選擇“真”。而追求真,是壹條不歸路,大多以悲劇結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賣了,杜十娘倉皇的笑與逐漸怨恨的眼神,整個人的氣質開始往壹個自傲,不屑,強大的女人的方向發展——那天晚上在船上與李甲的對話實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愴控訴,然而於事無補。
影片最後30分鐘,潘虹達到了演技炸裂,情緒也達到了最高潮,十娘怒扔首飾珠寶的時候看得我真是頭皮發麻.——如此逼真:杜十娘的美麗癡情,剛烈憤恨,絕望都演出來了。
對比港版《杜十娘》,這壹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對情緒的把握上——雖然有舞臺劇的風格及角色臉譜化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對杜十娘這個人物的刻畫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種對自由的向往,表露出來的發自內心的激動狂喜。 回顧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時,這種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現實中人們的心境,可謂人皆向往之,所以電影才會大受歡迎。
也許是她演得最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