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匈斯奧捷6國遊記(八)匈牙利之布達佩斯
對於匈牙利,我所知很有限:只記得魯迅先生翻譯過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壹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死,兩者皆可拋”;記得1956年那裏發生過所謂的“匈牙利事件”,後因蘇聯出兵布達佩斯被鎮壓下去了。這次來匈牙利,才了解了壹些情況。
匈牙利,中國古代稱之為“馬紮兒”,是壹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公元896年,馬紮爾人大酋長阿帕德,率領7個馬紮爾部落, 由烏拉爾山西麓、伏爾加河灣壹帶向西遷徙, 來到今天的匈牙利平原定居,這就是匈牙利王國 歷史 的開端。傳說,壹只大烏鴉引領馬紮爾部落走出亞洲草原來到這裏,大烏鴉口銜的寶劍掉落在城堡山上,於是馬紮爾人就在這裏定居下來。
匈牙利資源比較貧乏,但山河秀美,且有許多壯麗和富有特色的建築。首都布達佩斯坐落在多瑙河畔,是歐洲 歷史 古城,素有“多瑙河上的明珠”之美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匈牙利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每年都吸引各國大批遊客慕名而來 旅遊 。
我們來到蓋萊特山的山腳,擡頭仰望漁夫堡,立即被它巍峨的氣勢所震撼,只見中間馬加什大教堂的塔尖直插雲天,兩邊呈對稱分列著代表馬紮兒人七個部落的七座尖塔式碉堡。漁夫堡主要由灰白色的石灰巖築成,其 建築融合了新哥特式、新羅馬式風格,並加入了匈牙利民族特色。
沿臺階而上,上到觀景平臺,布達佩斯景色壹覽無余。多瑙河兩岸的布達和佩斯,雖合並已有120多年,仍保留著各自風貌和特色:河西的布達,建在平緩起伏的山丘上,已有700多年 歷史 的馬加什教堂蒼老神秘,象征馬紮兒人七個部落的七座尖塔式的碉堡訴說著千年滄桑,這裏還是富人的住宅區;河東的佩斯,坐落在壹望無垠的平原上,這裏有氣勢恢宏的國會大廈、英雄廣場和聖伊斯特萬大教堂等著名建築,是莊嚴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在繁華熱鬧的商業街上,遊客終日川流不息。站在這裏,能夠看到國會大廈全貌,但因為是陰天,景色不是那麽清晰。據說,此處拍照最好的時間,是下午或者傍晚。
我們從左邊石階上去,通過壹道石拱大門,就看到矗立在漁夫堡廣場上的匈牙利國王伊斯特萬的青銅騎馬塑像。據稱,公元1000年前後,伊斯特萬皈依羅馬天主教,成為匈牙利第壹位基督教國王,後世被封聖。
在 漁夫堡廣場中央,巍峨聳立著馬加什大教堂。13世紀中葉,國王貝拉四世建造了這座新哥特式的教堂。15世紀,馬加什國王在南側建了壹座尖塔鐘樓,整個教堂便被命名為馬加什教堂。由於歷代匈牙利王的加冕儀式皆在此舉行,它又有“加冕教堂”之稱。如今它已成為布達佩斯象征之壹。
我們登上漁夫堡的城墻,這裏既是留影的最佳位置,又可更好地觀望馬加什大教堂,深為其外觀雕刻的精美而贊嘆。往前走,可進入尖塔裏,透過拱形窗戶向外觀看。再往前去,視野更為寬闊,可看到多瑙河對岸的整個佩斯,看到國會大廈,看到多瑙河上多座大橋,包括那座著名的鏈子橋。
到了約定時間,我們集合後,從漁夫堡廣場西南角出去,向上車地點走去。此時回望馬加什大教堂,感覺它更加地巍峨。在它南邊的聖三壹(聖父聖子聖靈)廣場上,豎立著壹根紀念柱,是為紀念14世紀歐洲死於鼠疫(黑死病)的亡靈而建造的。這場巨大災難的導致三分之壹的歐洲人(兩千多萬人)死亡。在歐洲許多城市,都能看到這種紀念柱。在城堡廣場出口處,有壹座馬加什大教堂的青銅小模型,幾位匈牙利兒童圍在邊上玩耍。
我們在路邊等候大巴車。山腳下是壹片住宅區,在密密麻麻的各色屋頂中,幾座教堂的綠色尖頂顯得特別突兀。壹群學生參觀完漁夫堡,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往山下走去。
我們的大巴車,穿過多瑙河上的大橋,從河西布達來到河東佩斯城中。街道兩邊的建築看起來顯得老舊,但每棟建築,比如匈牙利國家歌劇院,都風格各異,別具壹格,讓人不得不承認,布達佩斯不愧為壹個建築藝術博物館。
廣場中央是壹座36米高的千年紀念碑,其頂部站著大天使加百利的雕像,他右手持匈牙利第壹位國王聖伊斯特萬的神聖皇冠,左手持雙十字架。這種有兩道橫杠的十字架,也叫大主教十字,或者拜占庭十字。匈牙利國徽上也有這種十字架,代表政教合壹。紀念碑的下端,是青銅騎士群像,中間領頭的是阿帕德,他身後是7個部落的首領。
如果說千年紀念碑象征著匈牙利的開國先驅,那麽後方左右對稱的兩扇弧形柱廊就象征著歷代的繼承者們。每扇柱廊下有七樽青銅雕像,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他們都是匈牙利 歷史 上出類拔萃的君王和民族英雄,其中就有伊斯特萬壹世國王、馬加什壹世國王。
在兩扇柱廊頂部,還有四座雕像:壹座是壹位男子用蛇當鞭子駕駛馬車,象征著戰爭,與它相對的是手持橄欖枝的女神,象征著和平;還有壹位男人拿著鐮刀準備收割,壹位女人拿著種子正在播種,寓意“勞動和財富”;與其相對應的雕像寓意“知識和榮譽”。
英雄廣場兩側,分別是具有古羅馬建築風格的美術博物館、現代美術館。美術博物館側面紅磚墻上的浮雕,十分精美。
從柱廊中間穿過,就進入了城市公園區域。城市公園建於1817年,面積約1平方公裏,設有溫泉、動物園、遊樂場、植物園,屬於適合各個年齡層的復合式公園。
這座頗具浪漫主義風格的雅克教堂,據說參考了靠近奧地利邊境小鎮雅克的壹座13世紀教堂而修建的。教堂的正門呈三角形,壹層層漸變為門柱拱梁,上邊有十多個雕刻精細的人物雕像。整座教堂造型典雅,精美絕倫。
塞切尼鏈子橋早已聞名,剛進布達佩斯時,曾路過它,還從漁夫堡遠觀過它,現在我們要親密接觸它了。據介紹,1820年,騎兵司令塞切尼要趕到對岸參加父親的葬禮,但因為天氣不好,木質浮橋無法通過,讓他等了足足壹個星期才渡過河。從此,他決心在多瑙河上修建壹座橋梁。在籌措到足夠的資金後,他請來了英國設計師和建築師,經過7年時間,建成了現今布達佩斯的標誌性建築——鏈子橋。
鏈子橋是連接布達與佩斯間九座大橋中最古老最壯美的橋梁。在橋的兩端,各有壹座新古典式拱門,酷似巴黎的凱旋門,還各有壹對獅子雕塑,四只獅子的爪子緊緊抓住兩岸,象征著布達與佩斯緊緊相連。橋中間是來回兩車道,橋兩側是步行道,行人可從此岸,走到對岸。
有人說,到布達佩斯,如果不在鏈子橋上走壹走,難以完全領略布達佩斯的魅力。所以,我們就到橋上,來回走了壹趟。當我們走到橋中間,憑欄遠望,多瑙河兩岸風光盡收眼底:對岸漁夫堡和馬加什大教堂的尖塔:腳下多瑙河水平緩地流淌,觀光的遊輪穿過橋下,向遠處駛去;回頭可看到艷陽照耀下的國會大廈。向前走到橋的那頭,回望整座鏈子橋,再走回東岸,壹路走,壹路拍下橋上的風光,心情分外愉快。
從鏈子橋下來,我們前往國會大廈。面向多瑙河的國會大廈,也是1896年慶祝建國1000年興建的,其建築主體設計,在有意模仿英國國會大廈的同時,也有所突破創新,並融入了匈牙利的民族特色。國會大廈通身為象牙白色,紅色錐形大圓頂高96米,采用文藝復興式樣的十六邊形,前方有兩座72米高的白色尖塔,園頂兩側是對稱的四角方頂,頂部裝飾著綠色青銅小尖塔***22座。紅、綠、白三色的搭配恰恰是匈牙利國旗的配色。整幢建築***使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並用掉了40公斤黃金為建築材料,而且全面采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和冷暖空調等先進設備,由此可見當時有多麽奢華!
科蘇特廣場上豎著匈牙利國旗,有衛兵站崗。廣場東側有壹水池,有小孩在玩水。國會大廈斜對面的建築是民族博物館,原來是皇家宮廷,現在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專題博物館之壹。 在它左側樓房墻壁上,還保留著1956年蘇軍開槍時留下的彈痕,附近有壹座雕像,估計他應該是“匈牙利事件”後被害的匈牙利原領導人納吉。
我們走過國會大廈南面廣場,廣場也有壹座騎士雕像,但不知道他是哪位英豪?
我們下了臺階,沿多瑙河岸邊人行道返回。從這個方向仰望,國會大廈在藍天的映襯下,在麗日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宏偉壯觀,氣勢磅礴。整個建築直立著 許多角樓和尖塔,中間紅色的巨型圓頂與前面白色的塔樓,形成鮮明的對照。據說圓頂結構壹般很少用於哥特式建築上,因為哥特式建築要表現刺破天穹的感覺,因此以瘦窄的結構而不是寬敞的球形穹頂為特點。但匈牙利國會大廈紅色圓頂與白色塔樓結合的結構反而成了它最獨特的亮點。
今天最後壹個遊覽景點是伊斯特萬大教堂。它位於布達佩斯的日林斯大街,同樣是為慶祝1896年匈牙利建國1000周年而建造的。大巴車把我們送到教堂後面那條街上,因為不能停車就開走了。我們從教堂左側繞到教堂前廣場,看到這教堂也是壹個圓頂和兩座尖形鐘塔,塔高96米,與國會大廈壹樣,是布達佩斯最高的建築。教堂大門前地面,鑲嵌著圓形彩色圖案; 大門上方與兩旁高墻上各有壹座精美的雕像。據說教堂內部裝飾富麗堂皇,還保存著伊斯特萬國王的右手。
由於參觀時間所限,我們沒有進教堂裏面參觀,而是回到教堂後面,等候大巴車來接我們。此時,西邊的落日正掛在教堂左側鐘塔上,金色的陽光透過拱形窗洞,熠熠生輝,很是好看。
在結束布達佩斯壹天的遊覽後,我的心中壹直有個疑問:匈牙利作為歐洲壹個中等國家,在100多年前,就如此大規模地建造了國會大廈、英雄廣場和伊斯特萬大教堂等宏偉建築,它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財力?(未完待續)
註:《德波匈斯奧捷6國遊記》所有照片均為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