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中醫養生 - 女人進入更年期,身體有哪幾個變化?

女人進入更年期,身體有哪幾個變化?

更年期,在醫學上稱之為圍經期綜合征,是指女性絕經前後這段時期因雌激素波動或減少所導致的壹系列身體及精神心理癥狀,根本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

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2010年有1.6億絕經婦女,到2030年這壹數字將增長為2.8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更年期女性飽受多年更年期不適癥狀的折磨卻沒有就醫。

壹、女性進入更年期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1、月經紊亂

大姨媽?想來就來,想怎麽來就怎麽來。可能這個月初壹來,下個月十五來,甚至壹個月來兩回。也可能這個月悄悄的來幾滴,下個月洶湧澎湃的來好多天?總之,任性。

2、身心不爽

陣發性燥熱,面部潮紅,還大汗淋漓,比誰都怕熱,濕透衣服?還經常覺得關節疼痛,皮膚癢,像是有螞蟻在爬。疲乏失憶、多疑易怒、抑郁偏執、失眠多夢、心慌胸悶?總之,吃嘛嘛不香,咋睡睡不著,看誰都不爽。

二、更年期需要治

更年期的本質是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因而導致遠期健康問題頻發。

1、泌尿生殖道萎縮

反復發生泌尿系感染、老年性陰道炎,性生活不適甚至困難,影響家庭和諧。

2、骨量下降甚至骨質疏松

據統計,約35%的絕經婦女患有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50歲以上的女性,其中有40%今後會發生髖骨、脊椎、腕骨骨折。

3、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

女性絕經前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後明顯高於男性;絕經期婦女老年性癡呆的患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約為男性的1.5~3倍,且是進展型老年性癡呆的高發人群。

4、?早更?更可怕

中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50歲,但年紀輕輕(<40歲),如果出現月經不規律,月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閉經,還有上述的更年期癥狀,建議到醫院做性激素六項和卵巢儲備功能AMH的檢查,了解有沒有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甚至卵巢早衰;為二胎計劃或結婚生娃提前做好評估規劃。

三、更年期能治

更年期雖然是女性衰老過程中的必然生理現象,但是並非只能扛過去,這壹時期是卵巢功能衰退患者預防老年退化性疾病、改善更年期癥狀的關鍵治療時期,科學、合理、專業的治療將有助於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質量,並有效預防遠期疾患。

1、激素補充治療最有效

更年期不適及遠期危害的本質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是?禍首?。因此,激素補充治療是根本!

2、激素治療並非人人合適

更年期激素治療適合潮熱、盜汗等血管舒縮癥狀,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骨量下降甚至骨質疏松等女性。對近期有活動性血栓、乳腺癌等激素依賴性腫瘤、嚴重肝功能不良等有治療禁忌癥的更年期女性則不適宜激素治療。

3、激素治療要趁早

絕經10年內或60歲以前開始激素治療,將獲益更多,相對更安全。

4、激素治療需專業醫生指導

激素治療應該在更年期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定期主動復診。堅持治療,堅持每年體檢,由專業醫師評估用藥的獲益與風險。

四、網傳的食療補充雌激素不靠譜

1、食補解決不了更年期雌激素缺乏

豆漿等豆制品裏含有的大豆異黃酮等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廣泛存在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如谷物中的木酚素、黃豆芽中的香豆素等。

植物雌激素?和更年期女性缺乏的雌激素,不是壹個物質。植物雌激素壹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更年期癥狀。但通過飲食攝入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其效果基本可以忽略。過量攝入豆制品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

2、飲食應適量限制熱量

目前國際研究及同濟卵巢衰老研究團隊證實:適當的熱量限制有利於提高壽限和保持卵巢功能。因此,更年期女性應結合自身飲食習慣,合理飲食、營養均衡更重要。

建議全谷物纖維、足量蔬菜和水果、每周2次魚類食品、控糖(?50克/天)、少油(25-30克/天)、限鹽(?6克/天)、限酒(酒精量?15克/天)、戒煙、足量飲水(1500-1700毫升/天)。

五、健康生活很靠譜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助於整體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於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健康,以及降低乳腺腫瘤發病風險等均具有較大的益處。

1、積極面對,調整心態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的壹個階段,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增加社交腦力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和更年期專科醫生的幫助,配合專業的治療。

2、規律運動、養成習慣

參加任何體育活動都比久坐要好。規律運動可以降低總的死亡率和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經常參加運動者的身體代謝情況、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認知程度以及生命質量更好,並且其心臟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以及乳腺癌的發生率可顯著降低;在鍛煉中應盡量避免肌肉、關節、骨骼系統損傷;鍛煉的最佳方式建議,每日規律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另加2-3次抗阻運動,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3、健康體檢、每年壹次

絕經對心血管、骨骼、認知會產生持續不良影響,絕經女性需關註自己的健康狀態,堅持每年健康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