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海參養殖有哪些風險?

海參養殖有哪些風險?

海參養殖有兩個風險。壹個是海參有病,壹個是行情不好。

生病的主要原因

1.水池選址不正確,水池建設不規範,導致水質交換不暢。

近年來,由於海參營養價值高、經濟效益可觀、簡單、廉價、易於管理,許多投資者受到啟發,不顧環境和條件,盲目選擇地點進行投資。人參池的建設也不規範。第壹,人參池換水條件不順利。很多圍堰地勢不平,池塘水深不壹,深的有2.0m以上,淺的只有30cm~40cm。在水循環過程中,人參池的交換容量很小,尤其是改造後的蝦池。原蝦池地勢高,水位淺。為了達到海參養殖的標準,池塘的底部不得不挖開,人參池塘的很多進排水閘門都懸空了。其次,蝦塘造礁不合理。有的參賽池塘使用石礁,每堆石頭不到1.0m,而石頭較小,間距和堆距多達5m ~ 6m。有的參池用編織袋裝泥,壹個三角形只有三袋,間距和堆距也是5 ~ 6 m,有的用瓦片壘成人字形,養殖初期被潮水沖走,不利於海參的棲息和越冬,也不利於底棲矽藻的附著,妨礙了海參的正常生活和攝食。

二是人參塘清淤消毒不徹底,導致水質惡化。

很多人參池塘養殖多年,很少清淤消毒,導致海參糞便、淤泥和雜藻在池底和巖石上深度堆積,特別是經過冬夏兩季,池底的低溫藻類開始腐爛變質,從而滋生細菌、黴菌等病菌,影響海參的正常生長,最終導致海參發病。

三是育苗密度過高,導致天然基礎餌料生物嚴重缺乏。

很多參農不顧地理環境、水質和基礎餌料生物的容量,片面追求高產和利潤,不惜代價增加放養密度。條件不理想的參池苗密度達到了654.38+萬頭/畝之多,不願意餵。當海參長大後,天然餌料生物嚴重缺乏,海參的生長空間逐漸縮小,導致缺氧。

四是人參養殖人員技術素質不高,缺乏科學養殖和疾病防控意識。

這是海參養殖快速發展帶來的突出問題。很多人參養殖者從來沒有接觸過水產養殖,對海參的生物學特性知之甚少,所以沒有辦法防治海參疾病。海參壹旦患病,他們束手無策,不僅延誤了海參疾病的治療,還會加速疾病的發展和感染,最終導致海參死亡。

針對上述海參的主要成因,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海參病害,以供參考。

壹是做好規劃布局,規範參賽池建設。

最好避開人參養殖密集區,盡量選擇靠近海域,潮流平穩,能接受自然潮汐,水質良好,適合海參攝食的基礎餌料生物豐富的池塘,特別是底棲矽藻充足,底質堅硬為佳,水深2.0m以上,有獨立的進排水通道,池底不能低於海水低潮,池底建有排水閘。應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礁型,按標準堆放。通常,扔石頭是用來建造礁石的。壹般每堆石不小於2.0m,每塊石不小於10kg。拋石排距4m ~ 5m,堆距2m ~ 3m。前提是有利於海參的夏季棲息,有利於附生植物和海參正常生長的良好空間、環境和餌料。

二、適當降低放養密度,提高餌料利用率。

參苗的放養密度應根據參池的基礎生產力和水分交換能力來確定,以提高海參的生長速度,增強其體質,預防疾病。特別是蝦池改造的人參池,基礎生產力有限,合理密植尤為重要。根據海參的生活習性和天然食物的生物狀況,壹般海域海參大小在300-400頭/公斤時,預計海參的密度應控制在4000-5000頭/畝,但在條件較好、天然食物生物豐富的海域,可適當增加海參量。

三、嚴格參與池塘清淤和消毒,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海參是壹種底棲水生動物,常年棲息在水層底部。因此,池塘中的底質環境和水質是海參棲息的重要條件,底質和水質的惡化也是海參發病的主要來源。蝦池改造中的參與池塘要選擇底泥,要求清淤改造。池塘清淤後,對~ 100kg//畝噴灑50kg/畝生石灰或30ppm漂白粉對整個池塘進行消毒。1周後,藥效消失後才能進行註水施肥和拋秧。養殖3年以上的人參池塘,由於淤泥、糞便、雜藻等長期堆積,更容易引起細菌性病害。,而疏通和消毒尤為重要。除了每年消毒外,最好每半個月用50kg/畝~ ~ 100kg//畝生石灰消毒,改善底質,為海參創造良好的棲息環境,防止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四、疾病預防以預防為主,做到“疾病預防第壹,疾病早期治療”。

人參苗投放時,應盡量投放規格大、體質健康的苗,並在入池前用濃度為30mg/L的青黴素、鏈黴素浸泡0.5 ~ 1.0小時。在無病人參養殖池中,最好每隔15 ~ 30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用量為30k g/μm,退潮時撒遍整個池塘,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病害養殖池塘要從改善水質和底質環境入手,增加換水,用40kg/畝生石灰消毒,並派潛水員收集病害人參,將病害人參放入小面積養殖池塘,用青黴素和鏈黴素浸泡30分鐘,隔日65,438+0次,待病害人參痊愈後放入養殖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