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陳自我發展心理學|第壹章如何主動改變行為

陳自我發展心理學|第壹章如何主動改變行為

我們可能沒有太多改變成功的經驗,但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失敗經驗。的確,改變行為是非常困難的。

先介紹壹下阻礙改變的心理機制,為什麽改變這麽難。

人的身體裏其實有兩個自我:壹個是感性的自我,壹個是理性的自我。感性的自我就像壹頭大象,理性的自我就像騎大象的人,通常是打不過大象的。

對於改變,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動力。

如果理性想要改變,我們需要知道感性大象的脾氣和性情:

特點壹:力度大;

特點二:情感激發;

特點3,以經驗為主。

這節課重點講第三個特征和行為改變的關系。

“期待的好處”就是我們想象中的好處,比如效率更高,沒有拖沓的成就感。

“體驗的好處”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比如玩遊戲的狂喜。

“體驗的好處”是具體的,發生在過去或現在,我們親身經歷過,所以更容易影響我們。

行為有兩種強化機制:壹種是正向強化,比如為了高額獎金而努力工作;壹種是負強化,比如努力不讓獎金被扣。

大象不由自主地轉向“經驗的好處”,因為它會通過強化來塑造我們的行為,所以改變我們的行為是如此之難。

有壹個大城市的小白領,下班後特別能吃,吃飽了就壹直吃。

分析認為,本質原因是孤獨。強化有兩種:壹種是食物的正強化,壹種是通過吃來逃避孤獨的負強化。

後來她加入了羽毛球俱樂部認識人,不再孤獨,逐漸改變了原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變化的本質是創造新體驗並用新體驗取代舊體驗的過程。

所以,嘗試新的行為,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親身感受。

然而,事情沒那麽簡單。

人的身體裏有壹個自我,壹個感性的自我,壹個理性的自我,後者通常是無法戰勝前者的。感性的自我(大象)受經驗支配,我們可以通過創造新的經驗來取代舊的經驗。這是變化的本質。

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麽改變這麽難,也明白了改變是為了創造新的體驗。

其實我今天的能力、思維模式、工作習慣,無非是過去經驗的集合。所以如果我想改變,我必須創造新的經歷來取代舊的,從而刷新我體內的行為模式。

因此,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更改:

壹方面學習理論。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可以更好的了解心理機制,指導自己改變。

另壹方面,堅持練習。只有實踐才能產生新的經驗,才能真正把理論融入到自我經驗中,真正刷新自己的操作系統。

改變看似簡單,創造新的經歷代替舊的經歷就夠了,但現實生活中很難,因為舊的經歷很牢固。

讓舊經驗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機制就是心理舒適區。

“舒適區”不僅僅意味著舒適的環境:

首先,心理舒適區不壹定意味著舒適。出獄後,《肖申克的救贖》裏的老布無法適應,他的心理舒適區就是監獄。人在痛苦艱難的環境中不願意改變,也說明停留在習慣的心理舒適區。

其次,心理舒適區不壹定意味著熟悉的環境。有朋友覺得生活不好,想換個環境留學。也有經常跳槽的人。如果生活的應對方式沒有改變,還是停留在心理舒適區。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適區不是熟悉的環境,而是熟悉的處理環境的方式。

應對方式是指我們如何處理生活中那些困難的事情。有兩層意思:

第壹層,行為反應,即對具體事物的反應。比如是解決困難還是拖延困難。

第二層,內心的情緒反應。比如恐懼,逃跑或者反抗。

我們大部分的應對方式原本都是用來應對焦慮的。

心理舒適區是我們熟悉的武器,它能給我們帶來控制感。所以我們很容易回到熟悉的方式。

壹位女士結束了異地戀,焦慮地結婚了。

原來她小時候父親經常離開,導致她要應付分離的焦慮:對感情不抱希望,隨時準備離開,過個人生活。

好在老公的心理舒適區包容了她的焦慮,最終她選擇了和老公在壹個城市工作。

新的應對方式可以讓她享受現有的快樂和幸福,並從中積累新的經驗。這就是改變的意義。

我們經常呆在心理舒適區,在那裏我們有壹種熟悉的應對生活的方式。心理舒適區能帶來控制感。勇敢走出心理舒適區,積累新的經驗,這才是改變的意義。

找到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我也換過幾次工作,換工作有兩種體驗:

首先,我們真的獲得了很多新的經驗。比如從純技術崗到半技術崗,我學到了很多與人相處的道理。

第二,感覺原來的積累被拋棄了。因為換了領域,原來領域的積累不能直接用,新領域的積累還很遠,感覺很慌張。

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有時會渴望被調到壹個我真正喜歡的崗位。但這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向往,還是只是壹種逃避心理?

很難說。我現在傾向於勇敢承認,更多的是壹種逃避心理。

但是還有另外壹個思考的角度。人有不同的天賦。像我,玩了幾年電腦遊戲,水平壹般。我發現自己的大腦反應和身體協調水平是瓶頸,很難有進步。那麽在工作中,我確定在壹個崗位上努力就能創造奇跡嗎?

所以,想跳到自己擅長和喜歡的崗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問題是我對現在的工作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不排除不是我不喜歡的原因。妳得紮實努力才能知道,不能光著急。

這是我的心理舒適區。也是我對作業的回答。

我們認為改變很簡單,只要做與我們想改變的行為相反的事情,比如拖延,就要努力勤奮。

但我們知道沒那麽簡單,心理舒適區會阻礙我們做出改變。

我們需要直面自己的真愛和恐懼,從而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迎來真正的改變。

但是我們怎麽知道那只情緒化的大象心中的愛和恐懼呢?

這是心理學家羅伯特發明的工具。

他認為,人的心理就像生理系統壹樣,也有壹個免疫系統,它會排斥我們采用新的行為模式,從而維持心理結構的平衡和穩定。

心理免疫系統的本質是壹個焦慮控制系統。當我們以壹種新的方式行動時,免疫系統會讓我們感到焦慮。為了避免這種焦慮,我們使用老方法,即回歸心理舒適區。

心理免疫系統的x光片可以顯示心理免疫系統是如何阻止人發生變化的。那就是表明妳真正害怕的是什麽。

具體來說,它是壹個四列表格:

艾米大學畢業後不久,他不好意思在會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說出來,如果別人表達不同意見,她很快也會沈默。

第壹欄,妳想要達到的行為目標。

艾米的目標是她想更自信地表達自己。

在第二欄中,妳正在做哪些與妳的目標相悖的行為?

艾米經常沈默寡言,別人會贊同她的發言,不同意別人的意見,平時不直接說話,說話小聲等等。

第三欄,這些與目標相悖的行為背後的利益。

艾米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和別人發生沖突,避免被別人拒絕,避免別人看到他出醜,並因此認為她很愚蠢。

第四列,使這些好處成立的主要假設。

艾米的假設是,如果我不同意,就會導致沖突。

原來他爸是老派軍人,很嚴厲,總覺得他媽啰嗦。有時候媽媽說話,爸爸會用眼睛盯著她看。如果她媽媽繼續說下去,那將會是壹場爭吵。

這個時候,她會對自己說,媽媽,妳不要再說話了。這種沈思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腦海裏。

通過這四個步驟,我們知道了阻礙改變的力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頭腦中思考這些力量。

用四個步驟找出阻礙妳改變的內在大假設:壹是妳想達到的目標,二是與目標相反的行為,三是潛在的利益,四是內在大假設。

這個方法的縮略版我之前接觸過。當我害怕某件事的時候,親戚們有時會問我到底害怕什麽,這種害怕背後有什麽假設。

但是有時候對我有用,大部分時候還是沒用。

我意識到這是缺乏勇氣。但不可否認,這壹定和我小時候的壹些經歷有關。

我想我應該用新的經歷去寫新的人生經歷和思維方式,這樣頭腦才會更清晰,勇氣才會更足。

* * *有四個原則促進行為改變,這個講座是對重要假設的第壹次檢驗。

看到假設本身,有時候也能帶來壹些改變,甚至不用做什麽具體的事情。

因為這些假設通常隱藏得很深,被當成常識,被發現可能是頓悟,甚至是決裂。

所以,檢驗生命重要假說的前提是看到它。

還有壹個小技巧可以幫妳找到答案:使用“如果……”這個句子。

當假設已經被發現的時候,內心其實也在審視這個假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信念其實是松動了。

改變的本質是獲得新的體驗,新的體驗是指新的行為帶來內心假設的松動時的新的理解。這種洞察力將被整合到心理免疫系統中。

我們需要檢驗這些假設是否正確。

但改變不壹定要壹下子徹底改變,是壹種支持的探索。妳可以嘗試壹下,然後將預期體驗與真實體驗進行對比。

比如壹個刻意表現自己卻覺得很累的公司職員,在嘗試改變之後,發現別人其實並不那麽在乎她的改變。

她發現,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在別人看來並沒有那麽重要。

陳老師說,有壹段時間他經常在背後埋怨他的夥伴,因為擔心當面爭論會產生矛盾。後來他做了壹次嘗試,發現爭論之後並沒有沖突,只是別人更加重視了。

這是壹種有效的探索性嘗試。

改變的第壹步是看到內心的假設。妳可以用x光來幫妳看,也可以用“如果……”這個句子來幫妳找。然後,用行為來驗證內心的假設,看假設是否正確。這種探索是安全有效的。

改變是壹種支持性的探索,這壹節進壹步給了我信心和勇氣。

改變不可能壹蹴而就,而是壹點壹滴來的。這個嘗試的過程壹定很有趣。

有興趣和勇氣去壹步壹步的改變,腳踏實地的前進。

事實上,我必須也只能這樣做。大踏步前進太危險了,因為很多事情都沒有搞清楚,小步前進才是最實際最需要的。

這個講座是行為改變的第二個原則——小步原則。

“小步原則”就是在改變的道路上邁出壹小步,取得壹點小小的成功,可以成為下壹次改變的基礎。

小步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不大,小規模的作用讓大象真正體會到了改變的好處。

讓大象邁出第壹步的壹個方法叫做“奇跡問題”:

我們假設奇跡發生了,然後回頭看,找到第壹步。

變化有時就像多米諾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推動變革的牌,把它敲下來。

如果第壹步不順利,很正常。比如那個總是在宿舍打遊戲的學生,邁出了吃飯準時上課的第壹步,結果被同學嘲笑。

小步快跑的原則強調的是行動,而不是結果,結果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古希臘的斯多葛派主張:“盡量控制妳能控制的,接受妳不能控制的。”

如果學生真的被嘲諷了,那就去查查嘲諷有沒有那麽可怕。這也是壹次寶貴的經歷。

已經幫助超過654.38+00萬人成功戒酒。

它有最著名的十二步法。第壹步是承認我們對酒精無能為力。

既然妳無能為力,那就專註於妳能控制的:它需要成員設定壹個“壹天壹次”的目標。

換句話說,不要想戒酒,生活中不要沾酒。只要保證24小時內不沾酒。

給自己定壹個小任務,專註於當下,不要去想未來的龐大任務,這樣大象才會走得平穩。

通過“奇跡提問”找到成功所需的第壹步,然後邁出這壹小步,開始改變。專註於現在這壹步,不要去想未來的巨大任務。當然,結果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只要我們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

根據妳想做的改變,設計壹個奇跡題,想象第壹步該怎麽走。

《壹天壹次》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以前每天只要定下壹個大目標,再分解成具體的任務,就會覺得不知所措。我常常想先放松壹下,然後再做事。結果就是,即使事情最後能做出來,質量也不高,經常是熬夜做出來的。

每當我想放縱自己的時候,比如玩遊戲,看視頻,我就告訴自己堅持壹小段時間。堅持壹天,半天,兩小時,1小時,半小時,甚至只是10分鐘。只要我能馬上堅持下來,就是小勝利。完了再說吧。誰在乎以後能不能堅持下去?

有時候妳可以退而求其次。有些事情很難讓我頭疼,所以我會做壹些相對容易但也有正向積累作用的事情。後者總比浪費時間好。而當它與困難的事情相比時,就顯得簡單了。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很有用,要繼續加強。

關於作業:

我最想改變的:拖延癥。

奇跡問題:如果拖延癥治好了,如果妳能按時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妳會怎麽樣?

想象壹個奇跡:熱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把它做好,有成就感;讀寫不斷積累,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工作和生活能有效平衡,分工明確;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感覺自己是壹個很有成就感的人,生活工作井井有條,思維能力不斷提升。

奇跡的過程:經驗的不斷更新是關鍵。有壹顆堅強的心,不斷嘗試,與自己壹起進步。提高能力,原本困難的事情逐漸變得簡單。培養壹種內在的秩序感,按順序做事,妳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越來越成熟,享受這種壓力適中的生活。

第壹步:讓今天成為美好的壹天,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分配時間,而不是根據心情。允許適當的娛樂。

邁出第壹步並不難,但很容易半途而廢。怎樣才能將新的經歷固化成穩定的習慣,不回到充滿誘惑的心理舒適區?

行為改變的第三個原則:培養“環境場”。

在壹定的環境下,妳自然而然地做了壹件事,仿佛有壹種神秘的力量,這就是“場”。

“場”其實是壹個包含了大量行為線索的環境,會刺激妳去做某些行為。

比如我想在宿舍睡覺,在辦公室工作,在餐廳吃飯。

感性的大象對“場”非常敏感,很容易感受到“場”所隱含的行為線索,並根據線索行動。

來自北票的小佳加入了壹家創業公司,覺得要學的東西很多,但工作後無法專心學習。她晚上經常熬夜,感覺特別空虛。

生活的幸福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消費幸福,壹種是創造幸福。小賈的幸福是消費型的幸福,幸福過後總覺得空虛。

前者滿足了感官刺激,後者產生了深刻的成就感。如果前者是酒肉朋友,那麽後者就是良師益友。

說服情緒象為自己創造壹個學習和氛圍都很強的“場”,讓自己從消費型的快樂轉變為創造型的快樂,不失為壹個好辦法。

壹個是這個空間裏其他人的行為。比如大家都在辦公室工作,在圖書館學習。

第二個是妳之前在這個空間的行為。比如妳只能在辦公桌前工作,在沙發上找樂子。

所以“場”可以理解為妳在另壹個空間做事的習慣,習慣會形成穩定的心理預期,進而鞏固習慣行為。

所以,陳老師給小賈的建議是,在家裏開辟壹個專門學習的場地,培養壹個學習的“場”。

“字段”也可以用於其他場景。

比如疏遠的情侶可以找個固定的地方深入交流,大家可以去固定的地方單獨坐坐。

所以“場”的本質存在,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環境記憶中的歷史。

壹些包含大量線索的環境會刺激妳做出某些行為。這種環境叫做“場”。“場”的力量來自於這個空間中他人和自己以前的行為。所以“場”就是空間的記憶。每個人都可以開拓自己的“領域”。

妳經營過農場嗎?或者說妳現在想養什麽樣的“田”?

聽了“場”的概念,我明白了很多情況:

由此得到兩點啟示:

總之,知道去對“場”才能事半功倍,善於創造積極的“場”。

讓改變發生,我們需要“動之以情,明之以理”。情感在觸摸大象時更有效。

來訪者常說:“我什麽都懂。”那意味著我不想聽到真相。對他們來說,更需要情感上的觸動。

這節課講的是導致行為改變的第四個原則——情緒刺激。

我們習慣於通過自責來給自己施加壓力,以為這樣可以促進改變。事實上,我們還在拖延改變。

原因是很多妳想改變的應對方式,比如抽煙,亂吃,拖延,都只是為了應對焦慮和壓力。

內疚和自責會增加焦慮和壓力,妳還是會用這些方法來處理。

所以,越是自責,越容易放縱自己。這是壹個惡性循環。

另外,自責會降低妳的士氣和自尊心,妳會沒有勇氣去改變。

陳老師的心理咨詢師是個很嚴厲的老太太,壹直批評他。他感到內疚,但他沒有更加努力地學習,甚至擔心新知識。

後來,他終於知道老師的用意了。老師不斷地批評和挑戰他們,只是想讓他們做得更好。

那壹刻,他心中的大象被觸動了,明白了老師的用意。

之後老師還是那麽嚴厲,但是壓力變成了動力。

愛和期待是觸動大象改變的力量。

歐陽是壹個善於自責的人。她公司有很多優秀的同事,她自己也覺得不好。

後來發現是因為她出身家庭的媽媽會拿她和別的孩子比較。這種感覺其實很糟糕。

但歐陽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女兒,於是漸漸學會了放手。

這是她媽媽需要的,不是她需要的。她不再卷入這場愚蠢的戰爭。

大象可能聽不懂妳說的話,但它能理解愛。只有愛才能讓它心甘情願的上路。

我們越是自責,就越是放縱。這是壹個惡性循環。只有愛和期待,才是觸動大象改變的力量。

我陷入了惡性循環,越是自責,就越是放縱。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現象,自責心態較輕。

但是改變大象的力量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小的。雖然不缺乏愛和期待,但我還是沒有那麽強烈的動力去改變。

哦不,還是有壹些有意義的變化。

比如對孩子的耐心,壹開始我會嚴厲訓斥他不聽話,他很排斥我。後來我突然意識到這樣不行,可愛的兒子訓斥我的時候我會很難受。然後就溫和多了,後來孩子也不排斥了,教育效果也好了很多。

似乎有愛,有期待,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

但最終有效的動力還是來自於自己。我需要真正的體會和體驗那些美好的東西(不僅僅是愛和期待),才能很好的去追求。

發現並感受生活的美好。

這個教訓反映了變化本身。

壹方面,我們總是期待改變。另壹方面,如果我們不知道改變的方向,壹味的追求改變,那麽追求改變本身就會成為我們的舒適區,成為我們逃避的借口。

妳需要思考,妳所做的改變有效嗎?

壹些參觀者說,他只想做有趣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他三年換了五次工作,每次換工作他都很快變得焦慮。

有兩個層次的變化:

首先是內容上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工作。

第二是作為應對方式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是他不斷跳槽的行為。

他壹直在換內容,但是通過不斷換工作來應對焦慮的方式並沒有改變。

壹味的追求改變,沒有在壹個領域安頓下來,穩步積累,這才是他真正的問題。

有時候,“變”本身作為壹種應對方式,是需要改變的,心理學上稱之為“二次序列改變”。

朋友凡事都要思考意義,這樣很痛苦。

他轉向他的母親,母親說妳應該根據價值對選項進行排序。他試圖改變,卻發現自己會繼續反思價值觀的合理性。

他求助於父親,父親說這是特殊天賦,不需要改變。他反而松了口氣。

想改,改不了。如果妳不改變,妳就會改變他。

這是因為他媽媽的建議是改變內容,他爸爸的建議是改變“他要改變”的應對方式。

爸爸之所以建議更有效,與“自我接納”的觀念有關。

我們對自我接納有兩個主要的誤解:

第壹個誤區,認為自我接納是不可改變的。

其實接納自己本身就是壹種改變,只是很難,很難忍受。

第二個誤區是把自我接納當成了獲取另壹種利益的方式。

感覺不好卻又想接受,就是想通過自我接受來獲得快樂和平靜。但其實本質上還是在求變。

自我接納不是追求,而是放棄。

摒棄對生活的過度掌控,對“完美世界”和“完美自我”的幻想和執念。

不要糾結於自己的問題,把它當成生活的常態,專註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那麽什麽時候應該追求改變,什麽時候應該接納自己呢?

簡單的標準:看看妳改變的行為是否改善了妳的處境。

通常無效的改變會維持癥狀,比如那個不停換工作的朋友。他越焦慮,越想改變,越是做出無效的努力,形成惡性循環。

當我們想改變時,我們可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壹、我遇到的是這個世界的不快樂還是壹個需要改變的問題?

不要把這個世界的不快樂誤認為是壹個需要改變的問題。那是客觀的。

第二,我們改變的努力是否打斷了自然發展的進程?

不要鼓勵別人,要遵循自然規律。

變化有兩個層面,壹個是內容的變化,壹個是應對方式的變化,後者更重要。有效改變的標準是看它是否改善了妳的處境。變化要以自身為中心,遵循自然規律。

很顯然,我已經做出了那種不必要的改變,通過不同的體驗方式不斷增加自己的滿足感,比如今天加入壹個新的社區,明天學習壹些演講知識,後天掌握壹些新概念。

這種不系統、膚淺的嘗試,不能說完全無效,但顯然事倍功半。反而在這種分散的消耗精力中失去了在特定領域積累的機會。

另外,我偶爾也會擔心自己在某些方面太弱。比如打籃球,往往技術沒有進步。但我其實忘了,我的天賦和積累還不夠,能力的發展也不是壹蹴而就的。

所以很多能力的積累不能著急,要慢慢來。

需要改變的是應對方式,而不僅僅是內容。

嘗試改變,然後反饋給自己,改變是否能改善現狀。如果可以,盡量加深體驗,讓它成為壹種習慣,成為妳心理舒適區的壹部分。

改變,妳總是有選擇的。改變實際上是壹個創造新體驗和替換舊體驗的過程。

但是因為心理舒適區的存在,舊的體驗是很頑固的。

幸運的是,我們有X射線工具來檢驗舊經驗的固有假設。

推動變革的有四個原則:

最後,改變本身是值得思考的。

有時間改內容沒用,改變應對方式才是關鍵。不能強求改變,不要責怪環境,要遵循自然規律。

找壹個妳最想改變的具體目標,運用本章學到的理論,對妳想改變的目標進行全面的思考。

陳老師雖然不是心理學大師,但他的講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真的擊中了我的內心。我表示欽佩。

看訂閱量,差不多5萬,效果很好,顯然是大家對課程質量的肯定。

我從課程中學到的壹個最深刻的感悟是,我對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些不同時間、地點、對象的做事方式,都是固化的行為習慣。這就是我們過去的生活。

我們活在過去的另壹個原因是,我們總是受到“場”的影響。陳老師說“場”的兩個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

過去的經歷塑造了我們的現在,他人的行為也會影響我們的現在。

有壹些牛逼的人,不管環境多麽惡劣,不管別人多麽平庸甚至墮落,他們都光芒四射,從不放縱自己。這是為什麽呢?

從這兩個方面來說,我覺得這反映了他們強大的過去。他們的思維慣性是不放縱自己,周圍的環境很難影響他們。

當然,大部分人並沒有那麽牛逼,容易受環境影響。那麽,妳如何改變呢?我認為是從兩個方面:

難怪,大家平時接觸最多的五個人,平均下來大概就是他現在的水平。要想進步,就要不斷放棄。

我最想改變的:克服拖延癥。

癥狀:

思考:

越拖越自責,然後越拖。這是壹個怪圈,不斷強化。

我的拖延癥和我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關系。拖延是壹種獲得控制感的方式,我自己也分析過。

拖延的習慣已經讓大腦形成了堅定的條件反射,需要改變:壹方面要找出根源,理性思考;另壹方面,我們應該勇敢地嘗試,獲得新的經驗,覆蓋舊的經驗。

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