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素菜有哪些?
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動物糞便或植物經過發酵後作為有機肥。種植的蔬菜被稱為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是指嚴格遵循有機生產規則,禁止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和轉基因生物及其制品,但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原理,采用壹系列可持續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含有綠色食品標簽,保持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穩定,並經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頒發有機食品證書的蔬菜產品。所以所有通過檢驗的蔬菜都叫有機蔬菜,蔬菜,水果什麽的。
市場前景編輯
有機食品被譽為“朝陽產業”,市場廣闊。目前,全球有機產品市場持續發展,勢頭良好。有機蔬菜被認為是無汙染的健康安全食品之壹,引領著食品消費市場的新時尚,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無公害、無農藥殘留的有機蔬菜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有機蔬菜的種植遵循安全自然的生產模式,可以完美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沒有化學殘留物,味道好,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有營養。有機蔬菜在國外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日本的有機蔬菜普及率高達80%,美國的普及率更高。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機蔬菜在中國會越來越受歡迎。[1]
有機蔬菜的發展現狀
編輯
1994國家環保總局(OFDC)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有機食品生產和發展的開始。1999 OFDC順利通過歐盟和美國有機食品認證專家的有機認證評審,促進了中國有機食品質量與國際標準接軌,推動了中國有機農業的國際化。目前,我國有機蔬菜產品大多通過龍頭企業以保鮮、速凍加工的形式出口到歐美、日本。此外,國內市場形成了北京、上海、山東等有機蔬菜生產集中區,上海崇本堂、南京普朗克、北京有機農場等以銷售有機蔬菜為主的知名品牌。[1]
1,有機蔬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
2.有機蔬菜生產技術不斷成熟;[1]
3.質量監督網絡初步形成;[1]
4.市場份額持續擴大;[1]
有機蔬菜栽培技術
編輯
有機蔬菜生產基地
1.基礎的完整性[3]
基地的土地應該是完整的地塊,不能有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的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誌,如河流、山丘、人工隔離帶等。[3]
2.必須有壹個過渡期[3]
從常規生產體系轉變為有機生產通常需要兩年時間,然後播種的蔬菜收獲後可以作為有機產品使用;多年生蔬菜在收獲前需要三年時間變成有機作物。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轉換期內生產者必須完全按照有機生產的要求進行操作。經過1年的有機轉化後在田間種植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化作物出售。[3]
轉換原則:常規農業生產向有機農業生產轉換的過程中,沒有普遍的概念和固定的模式,關鍵是要遵守有機農業的基本原則。有機農業的轉型不僅僅是放棄使用化肥、合成農藥和停止從外部購買飼料,而是將整個生態系統調整為壹個穩定的循環運動系統,盡可能接近系統中各部分的平衡發展。[3]
轉換內容:[3]
1)發展輪作制度,增加土壤肥力[3]
2)為連續供應系統制定肥料計劃[3]
3)為有機食品生產制定合理的肥料管理措施和配套的技術管理措施[3]
4)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制定計劃和措施,進行農業、生物和物理防治[3]
3.建立緩沖區[3]
如果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的壹些地塊可能受到相鄰常規地塊的汙染,則必須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區或物理障礙,以確保有機地塊不受汙染。不同的認證機構對隔離帶的長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中國的OFDC認證機構是8米,德國的BCS認證機構是10米。[3]
有機蔬菜的種植與管理
1.品種選擇應使用[3]
種子和幼苗,在沒有經過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幼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期),可以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特點、抗病蟲害的蔬菜品種和品種,在品種選擇上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3]
2.作物輪作和清潔田地[3]
有機基地應至少使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三種作物進行輪作;在1年只能種植1種作物的地區,允許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次輪作。前壹次蔬菜收獲後,徹底清掃基地,將病殘屍體全部運出基地銷毀或深埋,減少病殘基地。[3]
3.配套栽培技術[3]
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控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造有利於蔬菜生長的環境,從而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3]
有機蔬菜病蟲草害的防治
(壹)預防技術[4]
(1)環境控制技術[4]
創造有利於天敵棲息繁殖,但不利於病蟲害發生和傳播的生態環境條件,保證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增加菜田昆蟲群落的豐富度,強化食物網的結構和功能,構建穩定性高、變異性小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其技術包括菜地環境條件的建設、土壤條件的改良和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發育的外部環境。[4]
(2)健康栽培技術[4]
技術體系包括:選擇優良品種(禁止包衣種子或轉基因種子);土壤消毒;種子處理和消毒;培育無病蟲害的壯苗;營養平衡與調節。[4]
(3)蔬菜輪作技術[4]
蔬菜與環境、病蟲害之間的三角關系,以及蔬菜與病蟲害之間的直接相互作用和演替,構成了時間和空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揭示這壹規律,有助於避開作物的敏感期和病蟲害的高峰期。輪作要適應市場和生產條件,根據不同蔬菜品種的特點,合理搭配適宜的輪作品種和栽培密度。[4]
(2)控制技術[4]
(1)有害生物監測技術[4]
病蟲害監測系統是病蟲害預警系統的核心,也是病蟲害減少的前提和條件。有害生物監測的可靠性直接影響預防措施的實施和防治效果的質量。[4]
(2)病蟲害防治技術[4]
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包括農業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是以生物防治為核心,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特別是植物營養與病蟲害發生的關系),以化學防治為應急手段的綜合性病蟲害防治體系。在不同等級蔬菜的生產中,化控的種類、數量和施用方法都有各自的標準,在分技術中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