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報表的使用越來越重要。寫報告時,我們應該避免太長。那麽壹般的報告是怎麽寫的呢?下面是我給妳整理的村委會調研報告範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村委會調查報告1在我國,“村委會”是最基層的組織形式,也是村民依法管理本村的權力群眾自治組織,也是村民自治組織。在每壹個“五年計劃”的農村政策中,它都是最直接的宣傳者、推動者、執行者和反饋者。經過研究和調查,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村委會”的形象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創先爭優”活動的關鍵時期,有了很大的進步:
第壹,場所的標準化
以前,我們印象中的“村委會”辦公室極其艱苦簡陋,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現在,隨著農村經濟形勢越來越好,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村委會”辦公用房的建設,大力支持基層新建辦公室。在今天的“村委會”中,大多數辦公室都設在村子的中心。空曠幹凈的院子裏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有三間整潔明亮的大辦公室:中間壹間用作會議室和農家書屋,右邊壹間用作幹部會議室,左邊壹間用作計生服務試驗所。辦公條件好,不得不說是農村建設的壹大進步。
沁源縣壹些經濟效益較好的村,通過上級撥款與村裏效益相結合,進壹步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以沁河鎮北苑村為例,三層辦公樓已經建成,農村服務管理部門將更加集中規範,為農民解決問題提供便利。
第二,系統的標準化
壹般來說,傳統的“村委會”相對自由寬松,村幹部不會像其他工作單位的同誌那樣有嚴格的限制。這是因為我國的“村委會”是農村基層自治組織,不是壹級政權,也不屬於國家機關的特殊地位。這樣,“村委會”的各種制度就被忽略了,他們在農村民眾中的信任度也降低了。針對這壹難點,結合上級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委會工作制度,實現村委會工作的規範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舉個典型的例子,為了全面加強管理和監督,各“村委會”辦公室必須在明顯的地方懸掛和張貼村委會工作制度、村規民約、村務公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上級規定,並根據自身實際,還提出了四條規定:
第壹,開放辦公時間;
第二,設置來訪登記表;
第三,設立意見箱;
第四,設立熱線。在全面推行村幹部周。
在周五集中辦公制的同時,對村幹部值班制度提出嚴格要求,確保每天有壹名村幹部值班。這既是對“村委會”管理制度的補充,也規範了村幹部的工作行為,方便群眾反映和解決問題。
第三,功能多樣化
十二五規劃強調,要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村委會”的核心職能應該是為村民利益服務,包括維權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和公共服務。近年來,由於國家越來越重視“村委會”的服務功能,從微觀層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其功能,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顯得更加關鍵。這壹點從我接觸的村委會的職能標牌上可以直接看出來。我去過的壹些村,不僅僅是農村的“黨支部”、“村委會”,還有農村的文化大院、村民調解委員會、計生辦、民兵連、公安處等等。平時除了會議、辦公等日常工作項目外,還承擔著農民教育、娛樂、生活等諸多內容。
很明顯,走進“村委會”,我們很容易看到幾個嶄新的書櫃,是縣裏用專項資金購買的,用來幫助農民致富。嶄新色彩的書籍包羅萬象,不僅有種植養殖技術,還有專著和名著,滿足了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這也是我縣“村委會”辦公室的壹大亮點。
我們看問題,既要看到光明的壹面,也要及時發現它有問題的壹面。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的“村委會”還存在很多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各級相關部門壹定要在平常的觀察中註重積累,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思考解決的辦法。
村委會調查報告2大姚縣三岔河鄉喬居村委會是國家統計局“四組”教育聯系點。近年來,在州、縣、鄉三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該村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為深入了解實情,摸清底數,把握喬居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困難,進壹步做好扶貧工作,近日,我圍繞調整產業結構、理清發展思路、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通過家訪、與村領導座談,以及在村裏的親身經歷,對喬居村的貧困原因以及如何脫貧致富有了壹些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壹、基本信息
喬居村屬於大姚縣三岔河鄉。位於三岔河鄉南部,距三岔河鄉政府6公裏,通往鄉鎮的道路為土路,交通便利,距大姚縣城58公裏。東臨白坭田村委會,西至背陰村交界處,北至三岔河村委會。有織裏村、河邊、外壹村、外二村、三龍樹村等5個自然村和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民164人,其中農村人口610人,村黨支部1個,村支部5個,其中黨員35人,黨員5人。
全村面積19.02平方公裏,海拔1.580米,年平均氣溫17.80℃,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974畝,人均耕地1.59畝,林地23483.2畝,經濟林地810畝。20xx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9954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37元。該村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民風淳樸,適宜烤煙、核桃、辣椒、水稻等經濟作物的生長。
第二,經濟形勢
喬居村是工業農業主導,經濟結構單壹。由於自然條件和傳統習慣的限制,農民以種植烤煙、核桃、辣椒和水稻為生,這也是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無法形成各種品種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生產經營方式粗放,產業化程度低,主要是梨農的原始耕作方式,無法形成專業化、機械化經營;工業化生產水平低,未能形成有風險、有收益的產供銷壹條龍生產經營體系;農民收入來源單壹,主要依靠農業初級產品銷售,缺乏加工增值環節,農民增收困難。通過近年來國家對“三農”的大力支持,村民基本達到了溫飽水平,但普遍缺乏發展意識和市場觀念。基礎設施逐步得到加強。隨著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自然村道路硬化得到改善,飲水工程成效顯著,保障了村民喝上安全自來水,增加了沼氣、太陽能補貼,農民用上了清潔環保的生活能源。針對喬居村的實際情況,我局積極提出幫助他們的思路和辦法。交通、衛生、教育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
三、影響農民收入的幾個因素
(壹)村民觀念落後。
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全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導致思想保守,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與現代社會生活要求相差甚遠。在思想素質上,普遍存在“吃飽喝足,無憂無慮,發家致富”的思想,沒有長遠的發展規劃。文化素質方面:目前全村610人中,文盲64人,占總人數的10.62%,小學學歷397人,占總人數的65%,初中學歷110人,占總人數的18%。由於知識的匱乏,村民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了解,阻礙了他們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技術的能力。技能素養方面:壹技之長的人還是少,導致種田粗放經營而不集約經營,兼職只能賣苦力,幹粗活,嚴重制約了農民收入。
(2)精神文化建設不足,村民物質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村民業余活動較少,沒有開展村文化活動的場所,主要是看電視,農閑時相互聊天,村民自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不能體現“樂在其中”的思想。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需要加強和改進。
(3)基層黨組織建設仍需加強。喬居村有黨總支1個,村民小組黨支部5個,黨員35人。據調查,基層黨組織健全,村組黨員幹部吃苦精神強,在帶領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黨員幹部在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方面還存在壹些不容樂觀的困難和問題。壹是創新意識不強。大多數黨員幹部遵循傳統的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高。目前,大多數黨員的科技文化素質較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不知所措。他們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道路不寬,工作方法不多,無力應對人民的“渴望富裕”。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目前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相當微薄,正常辦公經費靠轉移支付維持,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組織的正常發揮,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減弱。
(3)產業單壹,難以培育新產業。第壹,喬居村的經濟收入是烤煙種植。201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9.5%來自烤煙,烤煙已經成為全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其他經濟水果核桃、板栗、辣椒科技含量低、科學核桃嫁接技術掌握不到位、中耕管理不到位、剛開始集約化經營、抗市場風險能力低等問題依然突出,做大核桃產業任重道遠。二是受地理環境制約,除核桃種植外,花椒、谷子、華山松也可種植,但受地形、水資源制約,形成規模難度很大;第三是養殖技術的缺乏。近年來,縣鄉黨委政府鼓勵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喬居村有不少養殖戶進行了嘗試,但由於養殖技術、品種改良等問題,養殖大戶很少。第四,剩余勞動力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受自身素質和傳統觀念的制約,許多村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質差,缺乏競爭力,在非農領域就業面臨諸多困難。此外,有些人安於現狀,害怕外出打工賠錢,減少了增加收入的機會。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近年來,三岔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全鄉發展“壹園四區”的工作思路。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喬居村委會有以下建議:
(壹)著力夯實基礎,夯實發展基礎。
1.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村民素質。讓“學習改變命運,教育決定未來,成就未來”的思想在群眾中生根發芽。農村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壹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在縣鄉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對學習好、考上大學的農村家庭給予了壹定的學習補助,確實讓學生很安心。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爭取資金,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硬化村道,亮化房屋成效顯著。
3、發展體育衛生事業,提高健康水平。建設村組文體活動中心,為群眾提供文體活動。
4.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和諧新農村。以解決群眾困難為核心,以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以貧困群眾生活救助和大病醫療救助為基礎。五保救助、教育救助、養老救助、自然災害救助等。輔以捐贈扶貧,建立和完善覆蓋全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保障機制和養老保險制度。
(2)壯大果業,實現“三樹”富村。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喬居村地處山區,“三棵樹”種植已初具規模。目前,有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提高種植科技含量,聘請專業人員為群眾舉辦經濟林果種植培訓班,力爭每個村組有3-5名種植輔導員,廣泛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組織專家進村入戶,為群眾解答各種疑難問題;大力推廣科學種植、育苗、移栽、嫁接、防病、施肥等環節,不斷改善經濟林果的生長環境,努力提高經濟林果的產量和質量。
2、發動群眾自己修建水庫(坑),解決經濟水果灌溉問題,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
3.通過雙向互動促進產品流通。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在喬祖村組建經濟林果專業合作社,統壹組織生產、產品質量、銷售、宣傳,拓展銷售渠道,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專家牽頭組建聯合銷售實體,實行企業化運營,通過企業帶動實現產業繁榮。同時,鼓勵和倡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魔芋、反季節蔬菜、中藥材種植,扶持和培訓各村組黑山羊養殖專業示範戶1-2戶,特別是大力推廣辣椒種植,把辣椒作為繼核桃之後的重要收入來源,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3)加強教育培訓,人才強村。
1,開展校村合作,主動聯系大姚縣職業學校,選派初中畢業以上優秀青年參加果樹、畜牧、獸醫等專業學習,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會管理的村民致富帶頭人。
2.加強技能培訓,培育新型農民。利用遠程教育和現場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服務和農業信息等活動。每年邀請專家有計劃地對村民進行50次培訓,使每個青壯年勞動力平均掌握1 ~ 2項實用農業新技術。
(四)完善組織機制,加強支部與村的聯系。
1.完善“壹事壹議”等民主議事制度,引導農民自主發展農村公益設施。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完善和落實村民公約,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機制。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責任。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2.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壹制三化”工作機制(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黨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程序性民主監督)。落實黨員幹部“兩帶三動”責任(帶感情、帶責任、惠民、解難、為民解憂),全面開展“三培”(培養黨員成為致富帶頭人、黨員成為致富帶頭人、培養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成為黨的農村基層幹部)活動,提高黨員幹部素質,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
(5)整合各種資源,發揮群眾集體智慧,振興鄉村。
1.充分相信群眾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把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變成資本。喬居村有很多林地。隨著林權制度改革,每家每戶都有壹定的森林資源,用林權抵押貸款成為可能,從而化解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現實。
2.利用金融杠桿突破產業結構調整資金不足的瓶頸。上級對農村金融服務渠道不多。另外,群眾對金融的理解起點低,觀念淡薄。他們不會用現代融資工具,不會用別人的錢。他們會用下壹代的錢發展自己的產業。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村的投入,農民辛苦勞作,手中有大量存款,只會存在銀行賺取利息。而急需發展和調整產業的農民苦於缺錢,可以不出村直接向農民集資,適當高於銀行利息,形成良性循環,解決農民缺乏資金發展產業的現實。
3.搞好土地流轉,充分發揮土地利用效率。由於老齡化加速、“農轉非”政策的實施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土地閑置,而壹些種植大戶苦於缺地。搞好土地流轉,形成規模效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土地產出效應增加。出租土地的人可以賺取壹定的土地出讓金,同時可以在出租的土地上工作,增加收入。
村委會調查報告3根據縣委xx縣委組織部、縣人民政府的統壹安排,本人作為寶秀鎮石灰湯村委會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於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會。我駐村期間,通過召開座談會、走村串戶等方式,對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壹、基本信息
石灰塘村委會屬山區,距鎮20.00公裏,土地面積37.00平方公裏,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農戶418人,戶籍人口1658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人數17人,全家外出人數61人,從業人員811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756人。全村以農業為主,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養殖和農作物。牛、豬、羊和家禽是主要的家庭農場。該村水資源極度匱乏,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高度制約了石灰塘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在基層組織建設中,村“兩委”真正做到了群眾關心的事都及時公開,重大問題都征求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第二,優勢
(壹)村“兩委”班子團結。石灰塘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年輕。目前的村“兩委”履職能力強,團結壹致,民主作風好,能為群眾辦實事,明確了促進村裏發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在具體實踐中為實現目標做了很多努力。目前,黨員這個積極性很高的村,已經率先垂範。
(2)群眾基礎好。石灰塘村離縣城近,近1小時可達。群眾科學意識強,民風淳樸。他們都有通過新農村建設改變目前生活現狀的強烈願望,對改變村莊面貌有很高的期望。壹些村民有意識地種樹來美化房子的前後,每個人都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項目的建設。石灰塘自然村村長積極爭取村裏公房建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自己出了2萬多元,群眾感很好。
(3)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前景良好。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村修建了許多小型水窖。這些分布在各個山頭的小水窖,保證了幹旱季節農作物的種植和灌溉,保證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石灰塘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註重耐旱作物的開發種植。這個村莊屬於山區。如果能充分利用山區優勢,積極打造林果、中藥材等品牌產業。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石灰塘村委會自然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了很大提高,群眾的生產設施和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作為壹個山區村委會,石灰塘自然村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主要表現為:
(壹)產業結構仍然單壹。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玉米、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水果為輔。沒有科學的立體種植經驗,沒有地域特色,沒有規模化產業,無法形成規模化產業,嚴重影響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2)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壹是道路交通建設有待加強;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訪後發現,由於項目資金不足,除了行政村外,進村道路至今沒有硬化,雨天依然泥濘,晴天依然灰暗。路況較差,且由於資金困難,管理和維修工作滯後,部分道路成為溝壑,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和農副產品的銷售。二是水利設施建設有待加強;雖然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自然村修建了許多小型水窖,壹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旱情,但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現狀。
(3)農村勞動力素質仍然很低。由於實惠堂地處偏遠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絕大多數農民素質還比較低,思想保守,觀念不新,普遍存在得過且過的心態,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首創精神,關心集體等集體主義觀念比較淡薄,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和認識有待提高。
四。關於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作為新農村建設掛鉤單位,作為縣委第九批指導員,我們將結合自身實際,在今後的工作中全力做好以下工作,為石灰塘村的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壹)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作為山區,強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進壹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壹是立足當地實際,引導群眾發揮區位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好優質糧煙基地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做大做強優勢農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減少市場劣質和滯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促進種植結構進壹步優化。二是充分利用山區優勢,引導以規模化養殖為重點的水產養殖發展,提高養殖效益,造福人民。第三,利用石灰塘村自然村適合種植蔬菜和中藥材的優勢,借鑒XX縣北部山區“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種植模式,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和中藥材種植。同時,大力推廣核桃、柑橘等林種,努力推動種植業由單壹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林、果、菜等多元化結構轉變。
(2)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進壹步鞏固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石灰塘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設難走、飲水難、資金不足的實際問題,積極向上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協調資金,力所能及地幫助本單位,盡力解決群眾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進壹步夯實山區群眾基礎設施建設。
(3)依托自然優勢,加快培育經濟增長點。據石灰塘村村支書介紹,石灰塘種植的自然村適合發展核桃、梨、柑橘等林果。近年來,壹些自然村的核桃種植戶年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核桃種植成為部分村民繼烤煙後最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人們種植林果的熱情更高。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實惠塘自然村群眾在核桃等林果種植經營方面的經驗,結合近年來核桃等林果價格連年上漲、產品供不應求的趨勢,積極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大力引導群眾發展林果種植,使之成為規模化的產業化種植,從而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4)千方百計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鑒於大多數村民依靠廣播、電視、集市和鄰裏傳播養殖知識和信息,我們應積極聯系農業技術部門和林業部門,協調和爭取更多的專家或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對村民進行養殖知識培訓,使農民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積極推廣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