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健康養生 - 為健康飲食知識付費

為健康飲食知識付費

開始實施飲食控制計劃已經壹周半了。這個階段的經歷讓我對“飲食”的思考比平時多了很多,意識也更加敏銳。我發現“閉嘴”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難,關鍵在於意識。飲食作為人類生存的基本活動,已經被我們視為壹種本能和習慣。我們的大腦會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發出進食指令。然後,伴隨著手機、電視、聊天或者思考,我們把自己喜歡的或者不敏感的食物壹個接壹個送進嘴裏。通常我們都要吃到菜都光了才符合節儉的質量標準,不管面前有多少食物。但是,仔細想想,妳會發現,這裏的每壹項都經不起推敲,但長期共同作用,在我們的身體上堆積脂肪。歸根結底,這是懶於思考,聽從本能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以及其背後的心理和神經科學機制,我們將打破無知的循環,通過意識實現自我控制,邁出獲得健康和美麗的第壹步。

對於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來說,造型精致如藝術品的甜品是壹種不可抗拒的誘惑。我們通常認為這是隱藏在遠古人類基因中的對熱量積累的需求導致的甜癮。然而,無論是價格不菲的酒店下午茶,還是網絡名人店的精美糕點,乍壹看讓人覺得很想吃,但真正吃起來,往往又覺得味道遠沒有外表那麽特別,吃多了容易膩。但是下壹次看到的時候,還是會被深深吸引,然後再次體驗視覺帶來的期待和實際味道的差距。

然後,我有了壹個想法:我們對甜品的渴求通常是視覺引起的,而味覺的因素並沒有那麽大。很多甜品其實味道都是壹樣的,他們的滿足感更多的來自於在肚子裏吃到壹個很美的東西的心理快感,仿佛自己擁有了這種美,就像有些人買知識付費的產品就覺得自己有知識壹樣。然而,通過這個過程,我們攝入了大量身體不需要的糖分和熱量。身體的糖化會加速衰老,造成肥胖,最終與美背道而馳。

我們平時對食物的需求往往是主觀的,以為自己需要的其實只是大腦想吃的,而不是身體需要的;我覺得我什麽都不需要,只是口味上不喜歡,但是對身體有益,比如蔬菜,開水。再加上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每頓飯的分量都是用碗來衡量的。小時候被父母規定要吃多少才能吃完。長大後,我會給自己定壹個沒想過的固定體重,或者堅持光盤原則,要求自己盡可能把面前的食物吃完,哪怕吃飽了也不浪費。在家吃飯或外出就餐時,由於廚師或客人的好意,我會吃比我需要的更多的食物。

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審視自己每天吃的東西和它的分量,調整很多只是出於慣性的飲食習慣,同時要勇於用巧妙的方式拒絕別人對我們飲食的幹預,要有自己的堅持和想法。

在正念禪修中,有壹種飲食禪修,引導我們專註於食物在口中咀嚼的感覺,甚至吞咽後流入身體深處的感覺。我看過《天才在左邊,瘋子在右邊》這本書。有壹章叫《蘋果的味道》,講的是壹個人曾經把自己關在暗室裏冥想了幾天,封閉了五官,徹底突破了山谷,只靠水生活。在練習結束時,他會用壹個蘋果來喚醒他的感官。書中詳細記錄了蘋果被咬在嘴裏時,幹澀的味蕾所經歷的微妙而奇妙的感受,讓人仿佛從未真正品嘗過蘋果的味道。

所以,如果我們能正念地吃飯,對自己吃的東西有很高的認知,仔細品嘗每壹口,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美食帶來的享受,不需要靠數量來滿足,不需要壹個接壹個地刺激大腦來維持多巴胺分泌,甚至不需要把整頓飯都吃完。我已經認真的享受過了,身心都記住了那種美好的感覺,所以我沒有遺憾。

還有就是吃飯的速度。研究人員發現,在進食時,大腦在兩個不同的時間釋放多巴胺:食物攝入和胃攝入。這種機制可能會增加對食物的欲望,延遲大腦發出“飽了”的信號。所以要有意識地細嚼慢咽,充分咀嚼,咽下壹口食物再咬壹口,可以讓我們在感覺到“飽”的信號之前,不至於吃太多食物。

希望我們都能通過理性的自省和認知,擺脫本能的操縱,形成更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