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到沂蒙六姐妹
6月1947日6月10日,魯中軍區機關報《魯中大眾》以《巾幗擁軍壹切都好》為題報道了這個模範群體。從此,“沂蒙六姐”的名字就傳遍了沂蒙山區。遲浩田將軍曾題詞:“沂蒙六姐妹,軍情永誌不忘”。2009年,壹部以她們為原型的電影《沂蒙六姐妹》作為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影片在全國上映,再次感動了全國觀眾。5月23日,2011,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在蒙陰縣莊妍村開館。
壹個鞋底需要120排,壹排需要30多針。
當初六姐妹風華正茂,如今健在的只有三位:易淑英87歲,其次是易廷珍86歲,最小的張玉梅85歲。龔、楊、季振蘭先後去世。
易淑英,壹個滿頭銀發的老人,穿著壹件破舊的布大衣,左胸上掛著毛主席像章。雖然他有點遲鈍,但他很警覺,頭腦也很清醒。在她口中,那些遙遠的東西漸漸活了過來:“那時候很多軍人都是光著腳的。爬山的時候,山上的石頭把戰士的腳磨得血和膿,* * *生產黨的部隊就是我們人民的部隊。我們看起來很痛苦。"
為了做軍鞋,易淑英和其他五個姐妹徹夜未眠,胳膊和大腿都起了水泡,流著血,手指也變形了。“壹個鞋底要有120排,壹排要30針以上。每壹針都要鉆孔、穿線、穿線、擰緊。那時候我沒日沒夜的做軍鞋,我用腿幫我做鞋和麻線。時間長了,腿也磨破了,手也累壞了。實在累了就躺在地上打個盹。”
85歲的張玉梅仍然喜歡穿老式的藍色大排扣夾克。她說,“那時候大家都是自願的,部隊要什麽給什麽。我什麽都不怕,我不怕‘榮耀’。為了革命,我必須犧牲。”老人翻了翻外套說,那時候沒有做軍鞋的布,就撕下來當鞋面。
在孟良崮戰役最激烈的時候,“六姐妹”還主動承擔了運送糧草和彈藥的重任。“上級黨組織要為軍隊的戰馬征集2500公斤的草料。我們二話沒說,主動取了下來。”易淑英說。
但為了躲避轟炸,村民們都躲在山溝裏,敵人多次來村裏燒殺搶掠,弄得村子空無壹人。怎麽才能補上2500斤的草料?“當時我們在互相‘加油’。想想那些犧牲的戰友。我們患的是什麽病?”易淑英說。於是,“六姐”們咬緊牙關,翻山越嶺,走進壹個個村莊,終於搞到了足夠的草料,然後馬上動員村裏的婦女組織起運輸隊,把草料送到了預定的地方。易淑英當時懷孕了,動作更加艱難。後來“我跑到北方,生了個孩子。三天就起來幹活了。”老人說。
陳毅把她們取名為“沂蒙六姐妹”。
除了草料,沂蒙六姐還給部隊送來了彈藥。“壹箱彈藥有七八十公斤。壹個人扛不動,我們就兩個人扛,爬過10多公裏的山路,送到最前線。當時戰士們看到我們,很多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易淑英說。
六姐還帶領村裏的婦女把糧食加工成煎餅,送到前線。“當時兩天2500多斤糧食‘攤’成煎餅,村裏能幹活的婦女只有80個。想想前線的戰士流血犧牲,就算我們女人再絕望,也要攤煎餅給部隊送去。”易淑英說。
在“沂蒙六姐妹”的領導下,莊妍村的婦女采取了行動。當他們餓的時候,他們不忍心吃東西。他們就著吃了兩口糯米飯,手都燙濕了,還繼續幹活。兩天之內,2500多斤糧食被烙成煎餅,送往前線。
後來算了壹下,在整個萊蕪、孟良崮戰役中,在“六姐”的組織下,莊妍村村民為部隊烤了7.5萬斤煎餅,為軍馬籌了1.5萬斤草料,洗了8500多件軍裝,做了500多雙軍鞋。這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婦女們蠢蠢欲動的同時,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殲滅了當時號稱“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黨精銳部隊第七十四師,扭轉了華東整個戰局。
陳毅元帥說了壹句今天聽起來仍然震撼人心的話——“進棺材忘不了沂蒙人民。他們用小米支持革命,用大車把革命推過長江。”有意思的是,“沂蒙六姐妹”這個稱號其實是陳毅元帥自己取的。
季振蘭老人的女兒龔皮英向我們講述了她第壹次見到陳毅的情景,這是她母親生前曾無數次告訴她的。“騎著馬,打著綁腿,我不知道他是誰,很善良的人。”
然後有壹天,區裏通知六姐去蒙陰總部。在那裏,紀振蘭又壹次見到了上次騎馬的那個人,親切地問姐妹們這幾天鋪了多少煎餅,做了多少鞋子,有沒有什麽困難。問完情況,那人笑著說,給妳起個名字吧。叫小姑子。妳們中的壹些人沒有結婚。我們叫他們大姐吧。妳們有些人已經結婚了。姑且稱她們為“沂蒙六姐”。
季振蘭這時才知道這個人是大頭,卻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毅。許多年以後,我在孟良崮紀念館看到了陳毅的照片。季振蘭覺得面熟,旁邊的人告訴她,是陳毅。
“子孫要聽黨的話。”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六姐妹”省吃儉用,為國捐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易淑英斬釘截鐵地說:“我入黨聽黨話的時候就說過。今天的好日子來之不易,那麽多人犧牲了,他們為革命付出了壹切,所以年輕人壹定要記住這些往事。”
從戰火硝煙中走來的“沂蒙六姐”,壹直沒有停止擁軍。六姐妹中仍健在的三位老人繼續制作鞋墊,前往部隊慰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沂蒙兒女對人民軍隊的深情厚意。
1996年9月,楊的孫子凱文Z高中畢業回村後,楊帶領鎮上第壹個參軍,隨後順利通過了體檢和政審。1998冬季征兵期間,易廷珍帶著兩個孫子從莊妍村來應征。易淑英送兒子和孫子去參軍。
1998長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老人們在生活並不寬裕的時候捐款捐物。“抗洪捐了200元,汶川地震捐了200元。”易淑英簡單地說。尤其是汶川地震後,他們在電視上看到自己的戰士不怕流血犧牲,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抗震救災,心疼得淚流滿面。他們動員媳婦、孫女和村裏的婦女,經過十幾個晝夜的加工,制作了500對“千層”,送給抗震救災前線的戰士們。
易淑英17歲入黨,到今年已經70年了。“我們這些‘老骨頭’能得到組織上的照顧,社會也尊重我們。事實上,在那個年代,任何人都會這麽做。”易淑英說。
最讓老易淑英驕傲的,不是她早年擁軍前的光輝事跡,而是她的後人參軍入黨。易淑英說:“我的三個兒子和壹個孫子都參軍了,都是黨員。想到這些,我就覺得‘自大’。我的壹個曾孫也是三年級。我經常教育他要聽話,長大了壹定要入黨。讓子孫聽黨話,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