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花甲之年多少歲?其他年齡呢?

花甲之年多少歲?其他年齡呢?

花甲之年是60歲。10歲以下黃口,10歲稱為髻年,13-14歲(女)稱為豆蔻年華,15歲(女)稱為及笄之年,16歲(女)稱為碧玉年華,30歲(女)稱為半老徐娘,20歲(男)稱為弱冠,30歲(男)稱為而立之年,40歲(男)稱為不惑之年,50歲稱為知命之年、半百,60歲稱為花甲,70歲稱為古稀,80歲稱為杖朝之年,80-90稱為耄耋之年,100歲稱為期頣 ,人瑞。

擴展資料: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壹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壹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壹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國還有幹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壹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百度百科-年齡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