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成語的知識
壹、成語的特點:
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
②意義的整體性。
③時間和空間的習用性。
④形成的歷史性。
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來源:
①歷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話或其他傳說
④古典文學作品
二、關於成語的來源
1、寓言成語:如杞人憂天、愚公移山(主要出現在我國古代文獻,如《莊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韓非子》濫竽充數,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話傳說中的成語:如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海市蜃樓、天衣無縫、牛郎織女等。
3、歷史故事成語,漢語成語中,來源於歷史事件名人傳聞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傳》《史記》《後漢書》有許多著名戰爭或歷史事件概括而來的成語,如草木皆兵,完璧歸趙,紙上談兵,破釜沈舟,指鹿為馬。
4、名言警句成語如:自強不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切磋琢磨。
5、來源於宗教的成語:
(佛):
立地成佛、借花獻佛、降龍伏虎、當頭棒喝
(道):雞犬升天、點石成金、
靈丹妙藥、脫胎換骨、長生不老
6、來源於民諺俗語的:投鼠忌器、唇亡齒寒、城門失火、秧及魚池
三、從構詞形式分析及內容特點分:
1、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兩截用對對子的辦法,聯在壹起如:
遠走高飛、四分五裂、低三下四、驚心動魄
2、數字成語
“壹”字開頭的:
壹分為二 壹五壹十
壹目了然 壹絲不茍 壹團和氣
“二“字開頭的
二話不說 二人同心
二虎相鬥 二龍戲珠 二八女郎
“三”字開頭的
三五成群 三更半夜
三令五申 三心二意 三言兩語
“四”字開頭的
四面八方 四舍五入
四體不勤 四海為家 四通八達
“五”字開頭的
五花八門 五光十色
五谷豐登 五彩繽紛 五味俱全
“六”字開頭的
六月飛霜 六親不認
六神無主 六朝金粉 六韜三略
“七”字開頭的
七嘴八舌 七零八落
七竅生煙 七手八腳 七言八語
“八”字開頭的
八仙過海 八面玲瓏
八面見光 八音齊奏 八病九痛
“九”字開頭的
九霄雲外 九死壹生
九天攬月 九九歸壹 九流三教
“十”字開頭的
十萬火急 十拿九穩
十指連心 十全十美 十載寒窗
“百”字開頭的
百折不撓 百年大計
百花齊放 百發百中 百煉成鋼
“千”字開頭的
千人壹面 千方百計
千家萬戶 千軍萬馬 千變萬化
“萬”字開頭的
萬無壹失 萬馬奔騰
萬水千山 萬古長青 萬事大吉
3、重疊成語
(1)AABB式:大都是形容詞和動詞的重疊:
郁郁蔥蔥、戰戰兢兢、吞吞吐吐
(2)ABAC式:間隔式的重疊成語1、3字重疊2、4同義近義或反義相關的詞:
善始善終、戒驕戒燥、自言自語
(3)AABC式:首字重疊,對後面的詞語起修飾限制的作用:
蒸蒸日上、欣欣向榮、滔滔不絕、搖搖欲墜
(4)ABCC式:後面兩字重疊,對前面的陳述與說明,如:
文質彬彬、得意洋洋、威風凜凜、生氣勃勃
(5)其他重疊:成語數量不多。(僅列舉)
ABCB:
心服口服、以牙還牙、倚老賣老、微乎其微。
ABBC:不了了之
4、成語中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反義詞:
深入淺出、前俯後仰、舍近求遠
前仰後合、前俯後仰、大同小異
近義詞:
甜言蜜語、想方設法、胡思亂想
爭分奪秒、翻山越嶺、奇形怪狀
5、成語中的修辭
(1)比喻:
如魚得水、如膠似漆、
穩如泰山、似水流年、固若金湯
(2)誇張:
度日如年、歸心似箭、壹日千裏、
日裏萬機、聞風喪膽、天崩地裂、
雲消霧散、霧裏看花、冰清玉潔
(3)借代:汗馬功勞、巾幗須眉
(4)三個字的成語:
鴻門宴、安樂窩|、鐵公雞、
冷不丁、莫須有、東道主
(5) 五個字:
老牛拉破車 鯉魚跳龍門
鳥槍換大炮 千裏送鵝毛 無風不起浪
(6) 六個字:
掛羊頭賣狗肉 過五關斬六將
家醜不可外揚 九牛二虎之力
(7)七個字:
初生牛犢不怕虎 此地無銀三百兩
打開天窗說亮話 打破沙鍋問到底
各人自掃門前雪
(8)八個字:
壹言既出,駟馬難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容易寫錯的成語
換然壹新(煥) 變本加利(厲) 鬼計多端(詭)
輕歌慢舞(曼) 來勢兇兇(洶) 免為其難(勉)
弱不經風(禁) 舍身取義(生) 奮不顧生(身)
名落深山(孫) 迫不急待(及) 山青水秀(清)
隨聲附合(和) 永往直前(勇) 仗義直言(執)
致理名言(至) 星羅其布(棋) 名符其實(副)
如火如茶(荼) 半徒而廢(途) 惹事生非(是)
7、生肖成語(動物成語)
鼠目寸光、牛刀小試、虎口余生、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畫蛇添足、老馬識途、亡羊補牢、
聞雞起舞、狗仗人勢、猴年馬月
8、成語中的人體知識:
心想事成、三頭六臂
9、成語中的花草樹木:
桃紅柳綠、柳暗花明
10、成語中的顏色:
紅顏薄命、燈紅酒綠、赤膽忠心、
青紅皂白、黃粱美夢、潔白無暇、萬紫千紅
11、成語中的天文氣象知識
(天文)天長地久、日新月異、
天經地義、月落星沈、大步流星
(氣象風雨雷電雲霧冰雪)
風塵仆仆、雨過天晴、雷厲風行、電閃雷鳴
12、成語中的廣告應用(活用成語)
(1)壹毛不拔(某牙刷廣告)
(2)臭名遠揚香飄萬裏(某臭豆腐廣告)
(3)停電24小時依舊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廣告)
(4)閑妻良母(臺灣海龍洗衣機的廣告)
(5)壹筆勾銷(某塗改筆廣告)
(6)千軍萬馬難抵名筆壹揮(派克金筆廣告)
(7)默默無“蚊”的奉獻(某電蚊香廣告)
(8)金獅牌自行車(樂在騎中)
13、成語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廬、入木三分、煮豆燃萁、
破釜沈舟、紙上談兵、背水壹戰、指鹿為馬、
圍魏救趙、草船借箭、完璧歸趙、臥薪嘗膽、
負荊請罪、毛遂自薦、聞雞起舞、三顧茅廬、
望梅止渴、圖窮匕見
14、含“手”的成語
形容極為興奮:手舞足蹈
形容情誼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醫術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機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歸於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靈敏、手藝精巧:心靈手巧
形容十分喜愛:愛不釋手
形容技藝嫻熟或做事順手:手到擒拿
15、祝福
老人:長命百歲、壽比南山、長命富貴
進步:更進壹竿、更上壹層樓
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滿堂
鼓勵:再接再厲、堅持不懈
其它:心想事成、壹帆風順、
壹路順風、萬事大吉、萬事亨通
16、成語的四字性
前面已經說過,成語多由四字組成,少於四字或多於四字的比較少;尤其少與於四字的成語,相形之下更少。
因此就有“四字漢語”這種說法,也有的稱為“四字熟語”。
不過他們列入“四字漢語”和“四字熟語”中的例語,在我們看來,有的不是我們所說的成語,因為我們沒有那種說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達”、“執行猶豫”、“質疑應答”之類。
又如他們把“春夏秋冬”、“前後左右”、“東西南北”也都認為是“四字熟語”,我們也未便茍同。“春夏秋冬”這是氣象學名詞,“前後左右”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詞,“東西南北”是地理學上常用的方位名詞。
盡管這樣,成語之顯然有四字性是無可否認的。例如下列的成語,就它們的出處來看,都不是四個字,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些成語都是把非四字的話加以提煉、形成四字成語,試看以下成語與其出處的關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證,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孟子·公孫醜》上篇)(4)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5)黔驢技窮: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題目是《三戒》,其中有壹個小題為《黔之驢》。“黔驢技窮”就是從這篇文章敘述的故事中提煉出來的。
(6)敝帚千金:(或說“敝帚自珍”)“裏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曹丕《典論·論文》)
從上文看來,成語的四字性非常明顯。或者把比四字為多的話縮減為四字,如“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或者把兩句話合並為壹句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
或者把壹個用字較多的故事,編寫為四字,成為壹個成語,如“刻(契)舟求劍”、“黔驢技窮”都是。
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
例如宋朝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系,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嶽陽樓記》中的文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字,就成了成語。
成語為什麽四字者為多,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壹些。
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
不過把四字成語縮短為二字的也頗不少,如:
畫蛇添足---蛇足
東施效顰---效顰
墨守成規---墨守
杞人憂天---杞憂
囊螢映雪---螢雪
以上都是從四字成語縮寫為二字的例子。在某種場合,也許有宜於用二字者。又如“矛盾”、“推敲”之類常用的成語,都是來源於有名的故事。
四、四字成語的語法結構分析。
四字成語是固定短語的壹類。從結構看,它是約定俗成的,不能隨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研究成語的語法結構,分析壹下它的結構方式,對正確理解和運用成語,實在是大有好處的。成語的結構方式,大致有下列八種:
(壹)並列式
⒈名+名 如:張三李四、帝王將相;
⒉動+動 如:敲詐勒索、貪汙腐化;
⒊形+形 如:謙虛謹慎、艱苦樸素;
⒋偏正+偏正
① 定名+定名 如:五湖四海、良師益友;
② 狀動+狀動 如:深謀遠慮、豕突狼奔;
③ 狀形+狀形 如:萬紫千紅、十全十美;
⒌動賓+動賓 如:厲兵秣馬、說長道短;
⒍主謂+主謂 如:上行下效、心平氣和。
(二)偏正式
⒈定+名 如:至理名言、壹臂之力;
⒉狀+動 如:量力而行、翻然悔悟;
⒊狀+形 如:豁然開朗、孜孜不倦。
(三)支配式 如:解放思想、震撼人心。
(四)補充式
⒈動+補 如:愛不擇手、持之以恒;
⒉形+補 如:重於泰山、漆黑壹團。
(五)陳述式 如:愚公移山、青出於藍。
(六)連動式 如:觸景生情、飲水思源。
(七)兼語式 如:引狼入室、縱虎歸山。
(八)能願式 如:不可磨滅、未能免俗。
舉例詳解:
(1)並列關系
披堅執銳: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防微杜漸: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失之東偶,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 比喻開始在這壹方面失敗了;
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 最後在另壹方面取得勝利。
(2)承接關系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壹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壹
先斬後奏: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3)目的關系
削足適履: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適:適應;履:鞋。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壹塊來湊和鞋的大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殺壹儆百:儆:警告。處死壹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越俎代庖: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4)因果關系
水滴穿石:水壹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肯定能成功。
失之毫厘,謬以千裏: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壹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5)主謂關系
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杞人憂天: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壹帶。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含貶義
(6)動賓關系
不見經傳:經傳:指被古人尊崇為典範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常指人沒有名聲或論述沒有根據。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頓開茅塞:頓:立刻,壹下子;頓開:立刻開通;茅塞:謙稱自己知識貧乏,思想閉塞,好像心裏被茅草堵住了壹樣。。比喻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如喪考妣:喪:死去; 考:死了的父親;妣:死了的母親。好像死了父母那樣悲痛(該詞帶貶義)
(7)動補關系
輕如鴻毛: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要輕。比喻非常輕微或毫無價值。
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忍讓和回避,以求避免沖突
無動於衷:衷:內心。動,動作,觸動。心裏壹點兒觸動也沒有,毫不理會。
荒謬絕倫:絕倫:超過同類。謂荒唐錯誤到無可比擬的地步。
(8)動賓補關系
問道於盲: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麽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貽笑大方:貽:遺留;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行人笑話,含貶義
拒人千裏:形容對人態度傲慢
趨之若鶩:趨:快走;鶩:野鴨。像鴨子壹樣成群跑過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當的事物。含有貶義
(9)連動關系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無益,徒勞無功。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亡羊補牢:羊因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吹毛求疵:求:尋找,查找;疵:缺點,小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裏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缺點,尋找差錯。
(10)謙語關系
請君入甕:比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來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殘忍,也教會人們壹種以牙還牙的鬥法;同時告誡人們不要作法自斃。
令人生畏:使人害怕、膽怯。畏:害怕、膽怯。
引狼入室: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象的麻煩.
化險為夷:險:危險,艱難險阻;夷:平坦、平安。從險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11)偏正關系
衣冠禽獸:衣:穿衣;冠:戴帽。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像禽獸壹樣卑劣的人。
扶搖直上: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地位、名聲、價值等迅速往上升。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不知道累。形容學習十分勤奮。
壹丘之貉:壹個土山裏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麽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