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詠鵝》帶拼音
古詩《詠鵝》帶拼音如下:
é, é, é,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天,壹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高歌。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之上,紅色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的壹首詩。這首詩以清新歡快的語言,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抓住鵝的突出特征來描寫,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自然傳神,生動有趣。
詩詞賞析
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說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現傳達的豐富和全面。“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相映。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