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釀造黃酒的秘方?
釀造黃酒用糯米4 ~ 6天。先把糯米泡在大水缸裏,洗幹凈,然後舀起來,瀝幹,倒入大電飯鍋裏蒸成米飯。把米甑搬到壹個大陶罐裏,倒入半桶涼水促進米的冷卻,然後把甑裏的米放進酒壇裏。當溫度降至20度左右時,將酒餅(壹種由米糠和中藥細辛制成的發酵酵母)混合均勻,立即反復攪拌,然後將米刮平,從米的中心挖壹個小井,蓋上缸蓋,蓋上蓋子。夏天,氣溫高。24小時後,打開缸頭,香醇的酒從井中倒出,稱為九娘。用瓢把酒糟翻過來,然後蓋上缸蓋,但不能蓋得太緊,壹定要留個通氣孔通氣,否則酒容易變酸。4 ~ 5天後註入300斤左右的醴泉水,浸泡在酒窖中;再過4 ~ 5天,將酒糟倒入酒筐,將酒擠出。然後,把酒裝進壇子裏,封好壇口,送到大棚裏用蒸汽進行局部煮沸。這是當時商店裏賣的黃酒。家裏釀黃酒的流程同上,只是量少,壹次釀4 ~ 6鬥糯米的比較少見。此外,作坊(即酒店)都是由男性作為主人,而家釀多由女性操作。
釀造黃酒要掌握兩個要領。首先是酒餅比較好。據說客家人用的酒餅起源於畬族。以前畬族酒糕的主要成分是草藥,叫酒糕草,撒上可以把米變成酒。到現在,畬族人還把剩飯,不管是糯米還是粳米,用酒餅和草來灑酒喝。正是從畬族那裏,客家人學會了這項技術,從而制作酒餅出售。剛開始可能不為社會所註意,但是經過長期的實踐和不斷的完善,個人已經成為家族的秘方,並沒有廣為流傳。比如寧化淮土酒餅,是釀造特種黃酒的非常受歡迎的材料,但制作這種酒餅的奧秘卻成了淮土人的專利。可見畬族酒文化對客家酒文化的影響是看點之壹。第二是水質好,壹定要用優質的利泉水,也就是從地下冒出來的甘甜的泉水,俗稱井水。如今,城鎮的飲用水大多是自來水,含有漂白粉,味道很怪,水井也所剩無幾。所以釀酒的時候,人們用水泵抽的地下水,效果也不錯。如果用自來水,不僅會失去甜水味,還會使酒變酸。以上兩個要領缺壹不可。否則,壹罐好酒就會變成壹罐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