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互聯網巨頭毀滅賣菜商販?壟斷的破壞力超出妳的想象

互聯網巨頭毀滅賣菜商販?壟斷的破壞力超出妳的想象

最近壹個話題很火,互聯網巨頭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

可以預料到,當互聯網巨頭用天量級補貼將小商販擊垮,並建立壟斷優勢後,打車軟件和外賣軟件的故事或許會重演。

發給我們的補貼,未來終要以平臺費的形式,從我們身上賺回來。

可是,真的是賺壹點平臺費那麽簡單嗎?

就如同外賣平臺對於外賣員和商家強勢,打車平臺對於司機的強勢壹樣。

如果生鮮電商形成壟斷後,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壓榨上下遊呢?

2005年的時候,樂施會曾經對英國的咖啡產業鏈進行過調研,並揭示了壹個殘酷的規則體系。

壹公斤的咖啡成本要29美分,可是烏幹達的農民只能獲得14美分的收購價。

采購商只接受這個價格,咖啡農要麽賠本賣掉,要麽什麽都得不到。

采購商賺到錢了嗎?

並沒有,他們收到了咖啡豆,用19美分的價格賣給了加工廠,幾乎也是壹個不賺錢的價格。

加工廠賺錢了嗎?

也沒有,加工完的咖啡運到烏幹達的首都,賣給貿易商也不過26美分的價格,沒什麽油水。

奇怪的是,貿易商也沒什麽油水,他們負責分揀、出口,在每公斤咖啡豆上只賺到1美分。

錢都被誰賺走了呢?

某家全球知名的消費品公司。

他們倫敦烘焙工廠的咖啡收購成本是1.64美元每公斤,研磨烘焙後,價格就上升到每公斤26.4美元。

加工壹公斤咖啡,這家公司擁有24.76美元的收入。

它是否有能力出讓壹點點零頭的利益出來,讓咖啡收購價上升至29美分,至少讓烏幹達的農民不至於餓肚子呢?

輕而易舉,但它不會做。

這就是壟斷資本,所有的壟斷資本都是這樣做的。

它們只會利用自己在產業鏈中的壟斷地位去最大可能地壓榨上下遊,用天量級資本去擊垮所有的反抗者。

在做期貨之前,我對於產業鏈的理解是膚淺的。

我曾經天真的以為,供需決定價格,生產、消費、庫存等因素決定了供需。

但現在我傾向於,話語權決定了市場。

誰在整個環節中占據絕對的話語權,誰就掌控了庫存,掌控了供需,掌控了價格,掌控了利潤。

投機資本在東北大豆產區瘋狂的掃貨,有多少收多少。數十億資金瘋狂囤豆,豆價飛升,而山東的榨油廠卻因為買不到豆子,缺豆停機。

這就是話語權。

玻璃價格飆升至 歷史 最高位,產能超過往年,市場壹片供不應求的景象。而主要原材料的純堿企業卻面臨滯銷,庫存積壓。

這就是話語權。

產業鏈就像是沙漏,中間最窄的那個部分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並掌握了上下遊的利益的分配權力。

如何成為沙漏中最窄的那部分呢?

人少,錢多。

賣菜領域的巨頭們,他們在做的事情很簡單。

殺光其他玩家,成為錢最多的那壹個。

在巨頭賣菜出現之前,賣菜領域是否存在巨頭壟斷呢?

超市時代,壟斷就是存在的。只不過在我國不明顯。

在非洲,這種壟斷甚至出現過當地農民想要火燒超市的抗議。

因為超市從外地運來了大量廉價的蔬菜、水果和食物,本地的農業生產者被擊垮,只能被迫種植其他更為廉價的東西。

在歐美,這種壟斷也已經很成熟了。

比如說英國,壹方面每個城市都有大型的Tesco,而在各個街區都有類便利店式的Tesco Express。

銷售廉價生鮮品的品牌連鎖無處不在,而小商販只能轉型成為精品模式,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商業區,毗鄰大型超市,主打本地原產優選的差異化產品。

在我覆蓋到的地方,妳只能生產我指定的東西。

否則,要麽沒地賣,要麽賣不過。

在發達國家,這種壟斷還好,畢竟農業人口少,人均土地面積大。

而在農業人口密集的發展中國家,這種壟斷最終毀掉很多地區大量人口的生計,塑造壹個個烏幹達咖啡農民那樣的悲劇。

這種破壞並非是用菜販的就業去創造配送員就業的置換,而會是美國機械化生產的廉價產品破壞亞洲小農經濟的那種毀滅。

互聯網賣菜平臺壹旦最後只剩下壹兩家,會將這種壟斷的速度和深度都加到極致。

平臺收入最大化,這壹準則總有壹天會去壓榨產業鏈上的每壹個個體。

我自己也是賣菜平臺的深度用戶。

就上個周,補貼價0.33元壹斤的甜玉米,讓我壹度以為自己和1.25元壹斤的飼料用黃玉米是處在兩個時空。

1.5元壹斤的紅殼雞蛋,讓我覺得1.85元壹斤的期貨價格似乎還不算低。

便宜到這種程度了,還能夠送貨上門。

我知道這種壟斷的風險,可是作為消費者還是在用腳投票。

恐怖的資本,脆弱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