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秋季養生 - 古代人吃什麽蔬菜

古代人吃什麽蔬菜

漢人和漢以後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壹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壹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壹種有稻而沒有麻,另壹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把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看、***有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主要作物。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作品)裏有四篇專門談論農業的文章,其中《審時》篇談論栽種禾、黍、稻、麻、菽、麥的得時失時的利弊。禾就是稷。

最重要的是谷子。

在我國商代的文字甲骨文裏,谷子稱為禾(■),象谷子抽穗時的植株形;也稱為■,這就是稷的原始字形。甲骨文的年字,寫作■,在禾字下面多了壹些須根,象谷子連根拔起的形狀。連根拔起表示收獲,用禾的壹次收獲代表壹年,這表明谷子是商代的首要作物

黍在甲骨文中出現的次數特別多,而且商代的統治階級是飲酒有名的,出土的酒器也很多,酒用黍釀造,可見黍在商代極為重要。

麥和黍相反,在甲骨文和《詩經》裏,麥的出現次數遠比黍少。春秋以後,麥的重要性已漸漸地超過黍。麥有兩種吃法:麥飯和面食。麥飯在漢代有些地區是壹種常吃的食物。古代把各種面食通稱為餅,按照當時的解釋,麥粉叫做面,用水合面叫做餅。戰國初年的書裏已經有做餅的記載。秦代有賣餅的小商人。大概從戰國到漢代,在北方,麥的栽培已相當普遍,和谷子或大豆輪栽;在糧食中間,它的重要性次於谷子而和大豆相上下,或者還超過大豆。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到了南宋,全國小麥總產量可能已經接近谷子,或者超過谷子而居糧食作物的第二位。

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估計來推算,當時小麥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多壹點。這雖是壹個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麥在明代糧食作物中僅次於稻而居第二位。

大豆在《詩經》裏出現的次數,不及黍和麥,而多於麻和稻。豆飯和豆葉湯尤其是壹般窮人經常吃的東西。在河南西部,大豆甚至成為主糧。《氾勝之書》裏說:大豆保證有收獲,容易種植。氾氏主張農家應當每人種五畝大豆,以防荒年。漢代文獻裏有指出麥和谷子或大豆輪載的,可能大豆的播種面積確實不小。

大麻子在古代是供食用的,所以當時的人們才把它作為五谷之壹,到南北朝時代還有吃麻粥的。但是麻在谷類中最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纖維。古代以絲麻或桑麻並稱,那時中原沒有棉花,苧麻的生產只限於南方,北方的布幾乎全是用大麻織成的。《氾勝之書》有種枲(xǐ喜)法(枲即大麻的雄株),《齊民要術?種麻》篇,都是專對栽培纖維用的大麻說的。

稻在南方,很早就是首要作物。《史記?貨殖列傳》裏說:長江中下遊的人們“吃的是大米飯,喝的是魚湯”。現在雖然沒有唐宋時代的糧食統計,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至遲到北宋時,稻的總產量已經上升到全國糧食作物的第壹位。

玉米怎樣傳入中國,西方的學者有不同的推測。有人以為玉米是由阿剌伯人從西班牙帶到麥加,由麥加傳到中亞細亞而入中國西北部,或者從麥加傳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國西南部,然後從西北部或西南部向東傳播到各省。這種推測還要作進壹步的研究。他們引用的較早的中國文獻,壹般限於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有的也只是引用到田藝蘅的《留青日紮》(1573年)。實際上我國各省府縣誌中保存著豐富的有關玉米的記載。

根據各省通誌和府縣誌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為止),它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則明代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有其他文獻證明在明代已經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間,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為止,方誌中記載玉米的比明代多了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1701年以後,記載玉米的方誌更多,到1718年為止,又增加了臺灣、貴州兩省。單就有記載的來說,從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時期內,玉米在我國已經傳遍二十省。

甘薯原來寫作甘藷。原產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壹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傳播到其他各國。所以最初傳入中國時稱為番薯。甘薯的傳入我國,據現在所知,最早是廣東東莞縣人陳益。《陳氏族譜》記載,陳益於明萬歷八年(1580年)去安南,萬歷十年(1582年)夏設法帶著薯種回東莞,在家鄉試種成功。以後很快向各地傳播。

高粱也叫蜀黍,現在北方俗稱秫秫,在古農書裏也有寫作蜀秫或秫黍的。其實蜀黍、秫秫、蜀秫、秫黍、在北方人讀起來,發音是相同的。實際上就是壹個名詞的不同寫法。從現在可以查到的書來看,高粱這壹名詞最早見於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年),說是俗名。蜀黍這壹名詞較古,最早見於西晉張華的《博物誌》(三世紀)。在此以前的古書裏沒有提到過。後來見於唐陸德明的《爾雅音義》(七世紀前期),但《唐本草>和唐人詩裏仍沒有提到。宋人詩裏才提到蜀黍。元代的農書裏才談到蜀黍的栽培法。從文獻記載來看,似乎到宋元時代才廣泛地栽培,到了金末元初,在北方已經相當重要。

馬鈴薯馬鈴薯又名洋芋(或作陽芋),在山西俗稱山藥蛋,廣東叫做荷蘭薯或爪哇薯,原產南美洲。有人在1650年在臺灣看見馬鈴薯。我國文獻中最早的記載見於福建《松溪縣誌》(1700年),其次為湖北《房縣誌》(1788年)。可能最先是從南洋群島傳入我國,後來還有從別路傳入的.

燕麥燕麥原產東歐及西亞。我國很早就有栽培。《爾雅》裏所說的雀麥,就是燕麥。壹般所稱的蓧麥,亦作油麥,就是普通燕麥中的裸燕麥(另有皮燕麥)。燕麥在我國栽培不很多。我國主要產區為北方的牧區和半牧區。

蕎麥蕎麥原產黑龍江至貝加爾湖壹帶。我國晉以前的書中沒有記載,最先見於《齊民要術》的《雜說》中。但《雜說》不是賈思勰的原文,可能賈氏還不知道蕎麥。此外,最先見於唐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七世紀)。較後的唐人詩中就壹再提到了。但據考古發掘,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掘出東漢前期或中期的蕎麥實物。蕎麥至遲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到唐代已有推廣,到了宋元間又有進壹步的發展,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在有些地區甚至成為主糧之壹。

豌豆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有人以為《爾雅》所說“戎叔謂之荏菽”是指胡豆,也就是豌豆。荏菽見《詩經》,實在是大豆。豌豆這壹名詞最先見於張揖《廣雅》(三世紀),又名豍(bēi卑)豆。豍豆在東漢崔豍《四民月令》(二世紀)中已有記載,可以證明至遲在漢代就已傳入我國。元代農書中強調豌豆收獲多,壹歲之中成熟最早,近城市的還可以摘豆角賣,鼓勵多種;並說山西人用豌豆摻上少量的麥混合磨成面,可作餅餌,不問兇年豐年,都可食用,實在是救濟饑荒的寶貝。

蠶豆蠶豆原產裏海以南和非洲北部。我國明代以來的書中相傳:蠶豆是張騫通西域時傳入中國的。這完全是後人的推測,沒有根據,古書中往往是豌豆和蠶豆的名稱不壹致,隨俗而異,如王禎《農書》中所說的蠶豆,實際上是豌豆,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蠶豆(至今還有稱豌豆為蠶豆的)。確指蠶豆的記載,最先見於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記》(1057年),叫做“佛豆”。現在四川仍稱為胡豆,發音和佛豆極相象。蠶豆這壹名詞,最先見於南宋楊萬裏(1124—1206年)的詩序中。從我國的壹些古書記載來看,這種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不久傳入我國,最先栽培於西南川、滇壹帶,元明之間才廣泛推廣到長江下遊各省。

綠豆綠豆原產我國。這壹名詞最先見於《齊民要術》(534年前後),當時已廣泛用作綠肥作物。可能在秦以前已有栽培,秦以前到漢代的書中提到的小豆,就包括了綠豆。元王禎《農書》也是把綠豆當作小豆的壹種。有人說綠豆原產印度;但是印度古代的文字梵文中並沒有綠豆這個名詞,印度栽培綠豆並不早於中國。元明兩代的書中說,南北都有綠豆,北方最多,用途很廣,可作豆粥、豆飯、豆酒,可以炒食,磨粉作面食,做粉絲、粉皮、豆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