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種苗繁殖如何培育?
(1)種子收集和種子貯藏
采種是種苗繁殖的關鍵環節。由於板栗是異花授粉的植物,其後代受母系和父系遺傳的雙重影響,所以在采種時最好兼顧雙親的遺傳特征,采種時要註意選區、植株和籽粒的選擇。在生產中,通常選擇壹些產量高、質量好、生長旺盛的栗樹作為采種區,因為這些地區的栗樹大多產量高、質量好,通過相互授粉形成了較好的群體;當米櫧成熟裂果時,選擇生長健壯、高產穩產、品質好、抗逆性強的單株作為母株,不宜使用單籽板栗樹作為母株;栗樹成熟後,從母株上摘下個頭大、皮薄、皮飽滿、皮鮮嫩、有光澤、無病蟲害的栗子作為種子。
板栗種子有嚴格的貯藏要求,板栗果實怕幹、怕濕、怕熱、怕凍、怕裂皮。高溫高濕容易使板栗果實發黴,低溫和凍害會使果實變質。如果風幹失去水分,發芽率會大大降低,甚至種子會失去活力。所以從采收,從儲藏到播種的各個環節都要註意保濕、防熱、防凍。種子收集後,應立即儲存在沙子裏。選擇排水良好的背風坡挖溝蓄水。溝深80 ~ 100 cm,寬60 ~ 100 cm,長短視種子數而定。在溝底鋪上5 ~ 10 cm的濕沙,然後將種子和濕沙按1: 3 ~ 5倍的比例混合均勻後放入溝中,直至距離溝口20 cm。播種量可在1 m左右,可豎立壹捆稭稈,稭稈厚度為10 ~ 15 cm,便於通風。種子放好後,用濕沙10 cm覆蓋,最後用土填實,培土防止積水。儲存溫度應在0 ~ 5℃之間。儲存後,應定期檢查。如發現溫濕度異常或動物損傷,應及時處理,防止丟失。具備冷藏條件的可在1 ~ 4℃下貯藏,種子必須低溫貯藏。儲存時註意保濕、通風,溫度不得低於0℃。
(2)播種
苗圃應是沙壤土或輕壤土地塊。土壤重、透水性差的地塊不宜作為苗圃地。板栗喜酸性土壤,在堿性土壤(7.5以上),幼苗長勢差,導致幼苗死亡。我們在選擇苗圃地的時候要註意這壹點。
播種時間分為秋播和春播。秋末冬初氣溫降至5 ~ 10℃左右時秋季播種。它的優點是不需要儲存種子,利用入秋後的空閑時間完成休眠期。缺點是管理不方便,外界條件變化大,濕度過高或過低,容易造成種子腐爛,降低發芽率,容易受到鼠兔和害蟲的侵害。
春播,北方省(自治區)3月中旬至4月上旬,南方2月中旬至4月上旬。由於板栗種子在儲存過程中容易發芽,壹般情況下應提早播種。如果種子能低溫保存抑制發芽,則宜晚播,有利於提高土壤溫度,縮短埋種時間,減少損失,使幼苗整齊壹致。
苗圃通常用平畦播種。當播種量約為100kg/667 m2時,可出苗1000 ~ 10000株。播種時,壹定要把種子平放或橫放,種子尖不能朝上或朝下,否則幼根和幼芽很難生長(圖37)。播種前可加速發芽,發芽後可適當剪去幼根的根尖,可刺激側根的發育,形成健壯的側根系統,便於幼苗出圃,也有利於種植後幼苗的生長發育。由於幼苗對子葉的依賴性很強,切根尖時壹定要註意不要把葉柄弄斷。如果葉柄兩邊都斷了,幼苗就無法存活。播種前應進行灌溉,播種應在土壤濕潤疏松的2-4天後進行。播種後,覆土2 ~ 3 cm並稍加鎮壓,以促進水分上升,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水分。壓制後,用平耙耙耕表土。播種後不要給地膜澆水,以免表土板結,出苗困難。
圖37板栗播種姿勢和發芽狀態
1, 2.播種姿勢3、4不正確。正確的播種姿勢
(3)苗木管理要點
條件適宜時,播種後1 ~ 2周內出苗,出苗後要及時套種、補苗、定苗。栗子有雙胚。如果壹種產生雙苗,就要去弱存強,集中養分,促進幼苗生長。這個時候,如果是幹的,我們可以適當灌溉。
板栗幼苗可在6月中旬、8月份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施肥後澆水。秋季幼苗停止生長後,可施有機肥,澆凍水,以利於幼苗越冬。
苗期要多次中耕除草,雨季要註意排水防澇。當年實生苗生長標準為:莖基部粗細0.6厘米以上,苗高60厘米以上,基部直徑達到1.5 ~ 2厘米。對於長勢不夠苗圃或嫁接標準的地塊,應在秋末整平留茬,從離地4 ~ 5 cm的高度剪去,第二年進行傷口培育,促進幼苗生長。第二年發芽後,要選出壹株幼苗,把其余的擦掉。
苗期主要害蟲有蠐螬、金針蟲、金龜子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白粉病,應及時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