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別名
重陽糕,別名:糕、菊花糕、發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中國重陽節的傳統時令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在全國各地不是很流行。重陽節起源於對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秋天和季節的豐收祭祀演變而來。據魯《春秋集》記載,古人在九月莊稼豐收時,用祭品祭祀天帝和祖先,以感謝天帝和祖先的恩情。
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重陽節融合了多種民俗,也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有許多民俗活動,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千百年的洗禮中,重陽節還衍生出登高遠眺、觀菊花、擺酒席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歷史來源:
在重陽節,南京人會把五色紙剪成斜面,編成旗子插在宮廷裏。在陜西廣大農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種上綠色的山茱萸,鄰裏之間也會互贈禮物。吃重陽糕在全國部分地區比較流行,主要是江浙滬地區。
重陽餅在南朝就有文字記載。多用米粉和水果料為原料,各地制作方法不壹,主要有烘焙和蒸。餅上插五色小彩旗,並印有雙羊餡,意為“重陽”,至今仍流行。重陽糕是由米粉、豆粉等制成的。,發酵,用棗、栗、杏仁等水果點綴,糖蒸。從唐以前到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地非常盛行,現在已是蔚然成風。
百度百科-重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