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關於地方美食味道的論文
地方美食味道隨筆——壹頓美食天然,巧手偶得。
當年去杭州西湖遊玩的時候,這個人間天堂的美其實很簡單。那裏波濤洶湧,水灣裏有幾朵荷花反射著陽光,還有壹兩灘婀娜多姿的柳樹。事實上,斷橋只是楊柳岸的壹座小橋。冬天有壹些未融化的雪,所以這種景色被稱為?斷橋斷雪?;如果是夜晚,月亮升起在湖面上,點在碧波上,那是?三潭印月?。在西湖,我們品嘗了著名的杭州菜?東坡肉?。導遊說東坡肉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將豬肉切成丁,然後加入酒,慢燉。東坡肉色澤紅潤,湯濃味醇。品味石的《前後紅墻賦》,雋永芬芳。
好吃就像美麗的風景,簡單卻不簡單。蘇東坡有壹首《豬肉頌》,道出了東坡肉樸素的真諦。洗鍋,沒水,柴火抽不起。不要等他熟了再催他,熱度夠了他就美了。黃州好豬肉,價格便宜如糞土。妳不肯吃,窮人不懂做飯。早上起來打兩碗,滿滿的,根本不用擔心。?真正的美食是壹種簡化的藝術,取最普通的菜,用最簡單的方式烹飪出最美味的味道。
曾經在福州嘗過首席閩菜?佛跳墻?原諒我文筆笨拙,卻形容不出它的味道,只能挑?像豬壹樣吃東西?這個詞。?佛跳墻?食物豐富,是嗎?壹鍋煮十八個菜?,但是做法很簡單。席間,朋友們說起了兩個佛跳墻的傳說。壹個是壹個傻媳婦從娘家帶回來山珍海味,不知道怎麽做,幹脆全放在邵酒壇裏。其次,壹群乞丐把剩菜放在壹起煮。於是,在鼻子和舌苔之間誕生了壹道美味。有詩為證:肉香飄繞,佛聞棄禪跳墻。?
曾經邀請朋友去仙遊遊仙,做壹次神仙,做壹次神仙夢,嘗壹次?紅燒羊肉?。?紅燒羊肉?是仙遊人宴的第壹道菜。說它是仙遊的首席美食和招牌菜並不為過,但它就像仙遊的風景壹樣。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在內室中孕育的,沒有人認識她。壹個約不到的文藝朋友,很認真。每隔壹段時間,他都會在電話裏自豪地告訴我,他學會了制作?紅燒羊肉?是的。然後他發短信給我壹個菜譜:把羊後腿肉洗幹凈,切成小塊。白蘿蔔和土豆去皮切塊。燒壹壺開水。水燒開後,將羊肉片放入鍋中2分鐘後取出。用熱水沖洗幹凈,瀝幹水分。鍋裏熱油,放入蔥片,姜片,蒜末,炒香,放入煮熟的羊肉片,加入料酒,炒3分鐘,然後我笑了。我打電話給文友,嘲笑他說,妳的烹飪方法做出來的紅燜羊肉幹是蘿蔔味還是姜味還是蔥味?難道不知道太多的調味品破壞了我們原有的嗅覺嗎?我們仙遊的幹燜羊肉,回歸自然,純天然,就壹只羊,壹桶開水,壹雙巧手。
後來這位文學朋友特地來到仙遊。他說他是來吃原味紅燜羊肉的。腳走壹條路,舌尖展開另壹條路。美食就是這麽壹條特別的路,讓人無法忘記回歸。文友留下的評價是:肥而不膩,軟而不爛,不腥,酥而醇厚。文友驚訝地問我,制作方法真的那麽簡單嗎?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他講了壹個故事:明朝日本人侵略的時候,龍華鎮上有壹個賣羊的屠夫,他急忙把羊放進壹個盛滿滾燙的湯的木桶裏,蓋上蓋子,外面放上壹些稻草。第二天我逃回家,把羊撈出來剪了。味道很好。後來他也是這麽做的,還出了名?紅燒羊肉?。最後我說,雖然食物清淡,但是文化感很重。
文藝的朋友點點頭說,真的如妳所說,美食是壹門化繁為簡的藝術。我說,是的,但是美食也是壹門時間的藝術。像東坡肉,要慢燉,火候要足;再比如幹燜羊肉,要壹晚上才能走?紅燒?。不是用小火,而是用水。現代飲食和生活壹樣,追求快節奏,欲速則不達。怎樣才能做出真正原汁原味的食物?美食最好的調味品是時間。
文友感慨地說,有時候品嘗美食也是壹種生活的味道。
本土美食品嘗隨筆二麥當勞叔叔這種西式快餐只有60多年的歷史,而肯德基只有兩三年的歷史。中國傳說中最老的彭祖活了800歲,興化米粉1000歲。作為中國最早的快餐之壹,興化米粉比?興化?這個古老的地名走得更遠,足跡遍布全球。
小時候我們都唱壹首謎語童謠:?四角,四角,稻草紮腰,答案是興化米粉。準備好的米線被攤成方形的塊狀,為了防止散開,村民們用稻草將米線綁在中間,看起來就像壹個農村的老農。農村米粉,以草根平民的形象,生活在平民之中,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壹種食物。
八年前,我寫過壹篇文章《興化米粉》,裏面介紹了它的由來。現在我來總結壹下:北宋時,祖籍廣東的興化軍總簿記員範麗協助錢思娘修建木蘭碑。媽媽在老家吃米粉吃膩了。範麗請了壹位大師來加工米粉。後來,他將制作米粉的方法公之於眾,讓簡木蘭皮的民工和興化部隊的人也能吃到這種簡單的食物。從這個傳說透露的主要信息可以知道,興化米粉起源於廣東,但是本土化了。現在的興化米粉白如雪,細如絲。興化米粉體現了孝、情、濟天下的情懷。美食不僅僅是舌尖上的盛宴,還有滿滿的情懷,這是很多饕餮之徒不懂的。
興化米粉是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之壹。它質量好,味道鮮美,耐儲存,便於攜帶,有韌性,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鹹宜和西虹生產的米粉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現在有很多地方?炒興化米粉?我在福州的壹家餐館吃過,制作方法和味道和莆仙民間有很大的不同。?興化炒米粉?就是正宗地道的興化米粉吃法,而且這種吃法從北宋就有了,久負盛名。宋代文化大師朱來莆田講學,他嘗過嗎?興化炒米粉?我不禁拍手稱好:好吃,好吃!?朱認為是因為莆仙菜?咬舌頭?那種歡樂和幽默,每次想起都足以讓我釋然。
在普賢村,家家戶戶的米缸裏都有米線。小時候餓了,等不及粥煮好。我媽會拿壹小塊米線,加沸騰的米湯,燉幾分鐘,加壹點醬油和花生油。這是我們小時候吃的快餐。逢年過節,家裏會做豆腐,媽媽會用豆漿?熱嗎?給我們米線吃。有壹次,我媽給我們做了豆漿炒米粉。先把米線放在豆漿裏(讀作cuān,烹飪方法,把食物放在開水裏稍微煮壹下。)撈起,將豆芽在鍋裏用油炒熟,然後加入挑好的米粉和切好的芥菜絲,攪拌均勻,拌上蔥油,再撒上壹些炒碎的花生。著名作家郭峰晚年仍然迷戀豆漿米粉,還專門寫了壹篇散文。興化米粉的味道仿佛能穿越歲月的塵埃,停留在他的舌尖和心底。
小時候吃的莧菜炒米粉比較多。那時候農村窮,種的最多的就是芥菜和莧菜,產量高,食用期長,能充饑。就這樣,我們無意間吃了很多?美食?。莧菜的汁液是紅色的,仿佛是為了搭配炒米粉而存在的。油炸的食物好像被染成紅色,看起來不錯。米粉軟糯,莧菜多汁有嚼勁,兩種最簡單的食物搭配在壹起剛剛好。幾年前在海庭嘉園的壹家餐廳吃過這道久違的菜,連吃了好幾碗。
還有另外壹種莆仙人?洋蔥米粉?,就是把炒好的蔥,姜片,豆豉加到米粉裏?三重湯?據說是民間治療風寒感冒的,興化米粉變成了保健食品。讀了郭峰的散文集《恥齋筆記》,發現七月半是莆仙民間過普渡節的特殊習俗。乞討?豆腐白菜,家裏的興化米粉等。,被安排在田野裏,並焚香供奉西藏的菩薩。那天晚上,各家壹起煮了大白菜、豆腐和興化米粉供奉給佛祖,每人壹碗作為晚餐。
中秋節期間,各家各戶都吃飯嗎?芋頭炒米粉?。中秋節前,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秋?必不可少的禮物之壹是興化米粉;中秋節期間,家家戶戶?做秋天?芋頭炒米粉是必不可少的壹道菜。芋頭(壹般是檳榔芋)去皮切塊,放入油中炸熟,加入肉絲、香菇、栗子,放入水中燉20至30分鐘。芋頭煮熟後,加入米粉壹起炒,壹種莆仙特有的食物就做好了。我曾經問過壹個民間專家,專家說:米粉是白色的,吃米粉就是吃到胡子變白,也就是說吃了會長壽;用莆仙話講,芋頭?用什麽?忍?諧音,吃芋頭炒米粉的意思?熬過來?剛到?老板?希望生活會有轉機。家鄉菜背後的習俗實在耐人尋味,既有美好的祝願,也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生活有多艱難?熬過來?剛到?老板?畢竟壹盤芋頭炒米粉的哲理勝過很多話。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米粉好吃,不管用哪種方法。那時候孩子貪吃,看著別人家吃米線,鼻子裏都是香味,舌頭都在吐。看到碗上的水汽輕輕飄向天空,孩子們不禁大喊:(米粉)滾!?出去?,用當地的方言?熱嗎?。因此衍生出壹句當地諺語:?別人吃米線,妳喊滾!?意思是我的事與妳無關,妳卻盲目參與,樂此不疲。我們小時候做過這樣的事。
當時農村很多人都是饑不擇食,吃飽了撐的,或多或少都有胃病。我父親以前也患過,吃米粉就消化不良。在家裏做米粉的時候,他只能看著我們狼吞虎咽。後來生活好了,胃病好轉了很多,但再也不敢吃米粉了。這是鄉村生活留下的諸多遺憾中微不足道的壹個。這是題外話。
興化米粉蘊含真誠的祝願。在莆仙的壹些節日,如冬季的至日和春節,通常會準備壹盤興化炒米粉。最常見的炒米粉有豬肉、雞肉、雞蛋、蘑菇、蝦、冬筍、洋蔥、韭菜、羽衣甘藍等調味品。制作方法可以百度壹下,這裏就不贅述了。有壹年莆田市在中考語文試卷上拿了壹副關於米粉的對聯,至今記憶猶新。第壹部分是千百年來聞名四方的興化炒米粉,第二部分是聞名天下的莆田燉豆腐。如果要我加壹個橫批,我會選四個字:煮人生。
地方美食隨筆品嘗三燜魚是百裏潭大多數人早餐最愛吃的壹道菜。
傳統的殺魚技藝過於死板保守。就像晚清小腳女人舍不得扔掉又臭又長的裹腳布,穿上透氣又性感的黑絲襪壹樣保守。
強調傳統陋習。比如沒有魚鱗,沒有魚內臟。不去鱗是可以接受的,就像妳剛出大典的時候,身邊只有樹枝草葉,還可以擦。如果不把魚開膛破肚,就相當於連樹枝刀片都沒有就把褲子提起來了,這是不可接受的。
有些人堅持傳統的纏魚方法,不去魚的內臟,纏壹盆刺魚。誰能想到,刺魚吃了很多臭泥,打開蓋子後沒有魚腥味,完全上升了,而且是打開井蓋後的味道。
傳統上強調必須使用芥末鹽水。好主意,老芥菜,還有中藥。用好的芥末腌制的魚是腌制魚的最佳調料,魚肉堅硬,有嚼勁,回味中有芥末味。
百裏潭的老人基本都住平房,每個院子裏都有幾個大壇子和鹹菜壇子。缸裏幹蝦醬,缸裏腌鹹菜。用海鹽腌制芥末。鹽鹵不經過頂樓的芥菜後,夏天壹定要充分曬太陽,讓鹽鹵吸收烈日,芥菜鹵開始變成金黃色,芥菜的香氣就溶在鹵水裏了。當妳用這種芥末腌制魚時,妳把它放在壹個半碗中,魚又硬又硬,吃起來像胡蘿蔔。但是,隨著平房的消失,鹹菜壇子非常匱乏。市面上有芥菜,礦泉水瓶裝的。它們渾濁如尿,味道基本鹹而不香。這芥菜的效果可想而知。
百裏潭人離不開煨魚,也吃不到好芥末。我們能做什麽?我們只能改進它。只能與時俱進,隨岸而形,隨波逐流。
首先,改良版的魚要求必須去除魚的腸子,如果是梭魚,還必須抹去肚子裏的黑膜。如果妳很勤奮,妳應該把魚鱗刮幹凈。有人說魚鱗富含微量元素,去掉可惜。我們現在壹日三餐營養過剩,仍然缺乏魚鱗上的營養。
鹹菜鹽水可以用蝦油代替,效果更好。
如果沒有芥末蝦油,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第壹步是煮沸鹽水。
先在鍋裏放清水(建議放凈水器凈化過的水),然後加入大量料酒,少許醋和大量醬油(主要是醬油)。可以用生抽調色)、番茄醬(也用來調色,壹點點就可以)、蠔油、壹點點白糖提提神(如果有糖尿病可以不放白糖)、花椒、大料、蔥、姜、蒜、大海鹽。大海鹽放多少,完全看口味。如果烏魚比較硬有嚼勁,就多放壹些。
第二步,做壹個系統。
將滿鍋鹵水湯燒開,撈出壹鍋備用,將清洗幹凈的梭魚有條不紊的放入鍋中。大火燉10分鐘,然後轉文火咕嘟咕嘟咕嘟大概兩個小時。在這個咕嘟的過程中,把剛舀出來的鹵湯加到鍋裏。
第三步,澆湯。
咕嘟咕嘟了近兩個小時,魚鍋裏還有半鍋魚湯。蓋上鍋蓋,開始倒湯。記住,魚湯壹定要倒到底,不要幹就行。魚湯粘稠,效果最好。
第四步,出鍋。
烹飪前壹定要把魚徹底冷卻。晚上的爛魚最好在第二天早上做。腌制好的魚經過徹底的風冷,會變得又硬又硬,出鍋也不會碎。裝盤時,色相最佳。
需要反復強調的是,如果腌制過程短,魚刺不容易嫩,魚肉也不容易入味。醬油放少了,魚就缺少醬香。如果少放料酒,放涼後,變質的魚很容易回腥。
沒有確切的方法來糟蹋壹條魚。人的口味不壹樣,稍微增減壹下成分就可以了。魚太教條,就會墨守成規。爭論魚的某個細節,大家都自稱正宗,就是兩個孩子會互相爭論。
魚的水平再高,也不是好魚,變質的魚也不是好魚。
鄉土菜味道隨筆四20xx年冬天,省內20多位著名作家來仙遊觀光。每天,他們欣賞著神仙遊覽過的地方的美麗風景,還有當地的小吃,仙遊有著悠久的歷史,盡情享受。瑞香(水龍)如遊弋清湯的龍珠,袖如往復的樂章,縈繞舌苔?
觀察力敏銳的作家註意到每頓飯的第壹道菜是紅燜羊肉,有點驚訝地問我。我說,這是仙遊宴的壹個特色,好客的人把最好的菜拿出來給客人品嘗。在仙遊民間,最好吃的菜不是鮑魚龍蝦,而是紅燒羊肉。編劇有點驚訝。我簡單介紹了壹下它的做法,比如挑選山羊,放在甕裏燉壹整天。編劇們恍然大悟,紛紛點頭。
壹位老作家疑惑地問,如果把羊肉放進陶罐裏燉,應該叫什麽?壇子燜羊肉?啊。我回答:其實兩個名字都可以。打電話?缸燜?,側重於生產中使用的儀器;打電話?幹燉?,強調生產過程。好的幹燜羊肉,追求原汁原味,幾乎不加配料,除了鹽,其他調味品很少用。純幹貨,最有能力的烹飪技術,帶給食客最純粹的味蕾體驗,這是?操?初衷。
同桌的壹位仙遊作家介紹了紅燜羊肉的歷史。首先,日本侵略者進攻了。龍華鎮壹戶人家宰殺了山羊,匆匆忙忙地放進壹個盛滿滾燙湯的桶裏。第二天,他們逃回了家,燉羊成了美味。看來這道菜也是壹絕。另壹種說法也很相似,只是人物換成了東海南康郡王陳。對於大多數美食,人們都喜歡和名人攀親戚,幹燉羊肉也並不少見。但大部分彜族人還是認同民以食為天。作者說,北宋蔡京用它招待宋徽宗,皇帝吃的是牙齒和臉頰,紅燜羊肉幹可以用皇家菜肴或皇家美食炒作。而仙遊的幹燜羊肉,叮當作響,卻固執地保留著自己的民間色彩。
在場的作家為這種美食的低調叫好。省裏壹位作家說,粗布衣服不藏民族色彩,越是民間的食物,越是簡單,越是原汁原味,越接近食物的真諦。編劇覺得有點遺憾。有人說,如果仙遊的紅燜羊肉也能進行商業化包裝和批量生產,或許早就名揚省內外了,不像現在這樣?在密室裏長大,沒人認識她?。然而,作者說,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舌頭上的鄉愁就會消失。
壹位老作家壹直在享受饕餮的快感,突然插話壹句: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要燉?紅燒?字,哪個在右邊的中間?心?做這道菜,壹定要用?心?。
作家們沈思了壹下,點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