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簡讀:古時候這片土地叫“吳縣國”,因鹽而設郡州。
無錫自東漢建縣以來,建立了郡、縣、監、州制,名稱依次為京縣、世寧縣、永昌縣、大寧監、大寧府、大寧縣、無錫縣。
無錫歷代歸屬多變,故事頗多。
無錫地區先後屬於吳縣和巫師國。夏商周屬雍國,魚城與楚合並,屬吳郡。戰國時,秦楚吳郡劃歸黔中郡,建立吳郡,包括巫山、巫溪。
秦朝實行縣制,巫溪縣是貴州中部的壹個縣。
西漢時,無錫屬南郡吳縣;東漢時,吳縣分為京縣,京縣在今天的程響鎮,後來屬於牯嶺縣(奉節)。
三國時期,北京縣先後隸屬巴東縣(奉節)、宜都縣(宜昌)、建平縣(巫山)。
西晉時,京縣先後隸屬巴東縣、建平杜威、建平縣。東晉和北京郡的建制沒有變。
在劉崧、南齊、梁朝和西魏時期,京縣的建制保持不變。北周初,在北京郡設立施寧郡,後改名永昌郡。治縣在今程響鎮,京縣並入大廠縣。
隋朝沿襲縣制,廢永昌郡。大廠縣隸屬新洲總局和巴東縣。
唐朝改縣制,大廠縣歸夔州管轄,屬山南東路。
五代十國時期,山南東路廢棄,鎮江軍設在夔州,後寧江軍改為大廠縣。
北宋設道,烏西為夔州道大寧監,監在今程響鎮;南宋時仍屬大寧監管。
元代設四川省,大寧升為大寧府,轄大廠、雲陽、平利、石泉、隆化五縣。元末大寧府隸屬於大夏農民政權夔州道。
明代“道”改為“府”,大寧府屬重慶府。洪武九年,大寧府降為大寧郡,屬重慶夔州道。洪武13年改州為府,大寧郡為夔州府,劃歸大寧郡,重新建立大廠郡。崇禎17年,張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隸屬大寧縣。
清代在州、府、縣之上建立了“道”的制度。康熙6年,大寧縣撤,並入奉節縣。雍正七年,重建大寧縣,隸屬川東夔州政府。
民國時期,大寧縣隸屬川東道。民國3年,因與山西省大寧縣同名,改稱巫溪縣。
相傳先秦時期,大寧河兩岸森林茂密。壹個姓袁的獵人在山上遇到壹只白鹿,他的箭沒射中,就追趕,把白鹿趕到寶源山腳下,卻沒有了蹤跡。獵人渾身是汗,看到這裏有山泉,就停下來趴在肚子上喝。他喝了才知道水是鹹的,所以這個地方就叫“白鹿原鹽泉”。
民間傳言:白鹿原是仙變,指出當地山民找鹽為生。也有傳言說,仙人告訴村民這裏有鹽後,擔心土著人不儲存,就變成了壹個老人,在寧昌自己蓋房子,親自制作鹽的烹飪工具,架起爐竈,並幫助土著人學習其生產技術...後來,他組建了“七裏半街”。
在寧昌鎮北寶源山腳下,有壹個石雕龍頭,清泉從龍口寶珠兩側湧出。這就是著名的“白鹿原鹽泉”。
歷史:巫溪鹽場涵蓋寧昌古鎮的四道橋、沙灣、張家尖、王家灘、橫家尖、麻柳樹等區域,總面積約4.2萬平方米,素有“萬棗鹽煙”之稱。
據專家考證,無錫鹽泉是遠在古巴人發現和開發的最早的地下鹽泉。在井鹽開采業蓬勃發展之前,川、陜、鄂、湘周圍的三峽周邊地區的人們都是依靠巫溪鹽田耕種生活的。民間流傳的最早的制鹽工具是砂鍋竈。1991年,巫溪縣組織修建寧昌至萬古鄉公路時,在古鹽場鹵池東側發現10多個“陶壺”,壺口處壺沿直徑約40厘米。根據制鹽的歷史觀點,早期人們用積累的工資煮鹽,木材短缺後才發現煤的作用,於是用黃土攪煤炒鹽。隨著海鹽的大量內銷和井鹽的開發,無錫鹽場逐漸萎縮甚至衰落。
寧昌鹽竈地區的冷水井(巖井、石井、木井)清晰可辨,讓人聯想到拉鹵木架、提鹵木桶、翻鹵木槽、澄清鹵木桶、木輪、木瓢、木杵等原始器具。摸磚鹵溝,濾竹籬,抱鹽袋,畫鹵竹索,真想當鹽主。看著那些柴鹽竈、煤鹽竈、土籠、木塔和各種鐵鍋、鐵釬、鐵鍬、鐵魚竿...尤其是隔鹵鐵板和產鹵石龍頭,讓我感受到壹股對我們民族祖先的崇拜。
古代無錫,歷朝歷代因鹽而設獄、縣、州、官、棧道...說明過去無錫鹽場“千商雲集”並非虛言。
無錫有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海拔2630-2800米,總面積241平方公裏,其中森林面積104平方公裏,草原面積134平方公裏,是我國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原。
巫溪有朱婧峽谷:長7公裏,峽谷內遺留有24具先秦時期的普祖巖棺。
巫溪靈武洞:龔琳,東海岸主要洞穴,全長1500米,由仙翁殿、玉竹林、瑤池、王龍殿、海底世界五部分組成。西海岸的主要洞穴桃源洞有鐘乳石和大型群雕。被譽為“三峽庫區第壹洞”。
無錫有雲臺山,山上有雲臺觀,妙峽之巔,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