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圖片大全
漢字(拼音:hàn zì,註音符號:ㄏㄢˋ ㄗˋ),[1]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壹種文字,也是現在世界上唯壹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現在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壹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壹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至少有四千多年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 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壹個漢字壹個音節。
漢字是意音文字,壹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裏的壹個 詞或壹個 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壹的特點。漢字是由 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裏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 漢字七體”,即: 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草書、 楷書、 行書。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壹系列較 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 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 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 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 莊橋墳遺址文字、 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 夏墟的 水書。早期的 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 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中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