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面的來歷(100~200字)
炸醬面,漢族面食。最初是源自於老北京思銘吳胡同壹家專門以面條為主的老字號面館,在傳走大江南北之後便被譽為“中國十大面條”之壹[1] ,流行於北京 、天津、河北,遼寧、吉林等北方地區,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裏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面。
來歷傳說
在北方,人們都以面食為主,比如北方人喜歡吃的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烙餅、面條都是面食。可是北京人壹提到“面”,就不是這些了,而是面條,即“面”就是面條的專有名詞。
面條有“長壽”的意思,所以北京人的面裏邊有長壽面。其實在北京,有這樣壹說:“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接三面”。
所謂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第三天,舉辦個“洗三”儀式,親戚朋友來吃孩子的面條,祝福他“長命百歲”;以後每年過生日,都得吃“長壽面”“挑壽”,意思是祝福他“福壽綿長”;人死之後的第三天,親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對死者的感情連綿不斷。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日常生活中,北京人也非常喜歡吃面,炸醬面、打鹵面,好幾種吃法,在這裏我們專門講老北京炸醬面。
北京人壹般只吃抻面和切面。
抻面就是把和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大搟面杖搟成大片,然後制作者右手用刀切條,左手推,讓切好的面條粘上點幹面,這樣就不會粘在壹起了。最後攢成壹把,用雙手拎起來抻,截去兩頭連接的地方後,就立刻放入早已沸騰的鍋裏。
切面呢,就是先把面團搟成薄片,然後灑上幹面,壹層壹層地疊起來,切成絲。面條煮好後,就放“澆頭兒”攪拌,之後即可食用。
吃炸醬面,比較常見的就是豬肉丁炸醬面。吃時,講究冷天吃“鍋兒挑”熱面,熱天吃過水涼面,並且根據季節再佐以時令小菜,做“面碼兒”。
“面碼兒”分時令不同,各有講究。初春,是掐頭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蘿蔔纓;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則是新蒜、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