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有什麽特點?
養、助、益、補的概念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索文》:“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補。氣味與之結合,補充精華。這五物苦、苦、鹹,各有千秋:散、閉、緩、急、堅或柔;四時五時藏,五味可病。”被認為是古代的平衡飲食理論,因為它包含了中國的陰陽平衡、臟腑協調、性味和諧、因地制宜的觀點。也因為它符合中國的國情、民情和健康要求,並且沿用了幾千年,所以很多學者認為,糧、果、畜、菜有機結合才是中國的傳統膳食結構。
這裏的“五谷滋養”指的是米、麥、豆、粟等五谷,能滋養五臟真氣,“益脾健胃,壹切福報皆以此為基礎”,所以“得五谷者昌”。“五果助”是指各種鮮果、十果、硬果,能助五谷,營養均衡,即李時珍指出的“輔五谷糧以養民生”。“五畜有益”是指牛、羊、豬、狗等動物性食物,可以增進健康。“鮮食做美做大眾”,可以彌補素食的不足。“五菜為餡”是指各種蔬菜,能豐富人體所需的維持生命的索、礦物質和粗纖維,“佐谷行氣,疏通滯”;古人也認為“菜之根不倦,無所不能。”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中國烹飪壹直註重烹飪原料的組合,如米飯配菜、肉菜、點心餡、方便面、肉菜、肉菜、肉菜、節假日、飯前蜜餞、備份水果等。更值得註意的是,中國的菜肴大多不是壹種原料做成的,而是兩種、三種、四種甚至更多種類,比如“全家福”、“羅漢齋”、“龍虎鬥”、“佛跳墻”。這樣,營養均衡的思想就可以直接貫徹到每壹道菜裏,顯然有利於養食和保健。
另壹方面,中國傳統上非常重視食物和藥物的結合。早在先秦時期,醫生和廚師就已經默契配合,藥食往往壹致;後來雖然食藥分離,但飲食仍以藥為指導,醫生也用食物治病。特別是古代醫學的理論,如藥物炮制、飲食清潔、偏嗜八戒、五禁調味、食物中毒、時令進補等,都被菜譜和美食經典直接或間接吸收,豐富了烹飪理論的內容。因此,中國的烹飪材料歷來講究藥食同源,其根、莖、葉、花、果與皮、肉、骨、月、臟巧妙搭配,以滿足食欲,滋補身體,治病強身,養生延年。這也是壹種特殊意義上的養、助、益、補,也符合中醫的養命調養理論。中國的烹飪菜肴(如燕窩粥、參雞湯、蟲草、金龜子、鴨祭)很受歡迎,就是這個原因。
第二,五味調和
有美食家對比過壹些國家的菜的形象,說法國菜是鼻子的菜(香味重),日本菜是眼睛的菜(顏色重),中餐是舌頭的菜(味道重),美國菜時尚(變化快),俄羅斯菜實惠(分量足),上耳菜,非洲菜,印度菜有紀律(宗教影響大)。這種說法雖然不全面,但有壹定的道理,揭示了這些蔬菜的特點和迷人的奧秘。
中餐重“味”,來自中礦!哲學中的五行學說。原始五行學說把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歸結為水、火、木、金、土,把飲食歸入土的範疇(因為大部分動植物都是靠土生長的)。五行學說認為,水、火、木、金、食物的味覺屬性分別為鹹、苦、酸、辛、甜,合稱為五味,五味應受五行之治。廚師要想使五味和諧,從差異到平衡,就必須掌握“和”的技巧,達到“和”飲食的審美完美。根據五行學說,祖先還規定飲食的季節性要與五味五行相合,即“春酸、夏苦、秋辛、冬鹹、滑甘”。
中國烹飪對“和”的強調,也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古典哲學美學的最高境界有關。“和”的本質是中和、協調、適度、中庸。反映在飲食上,就是硬、甜、鹹、稠、大小、生與熟、冷與熱、肉與光等對立因素的恰當統壹;色、香、味、形、器、名、時、療相輔相成;加熱量和水施加量之間的適當平衡等。其中,口感的和諧很重要,《長蘭本味》明確提出了八項標準:“久而不害,熟而不腐,甜而不糜,酸而不涼,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稀,肥而不膩(品而不爛,燉食不走樣,糖不能太甜,醋不能太酸)。這壹切都是為了追求“五味調和”作為壹種風格,壹種境界,壹種美感,壹種生活美學中的享受。
中國烹飪將“五味調和”放在菜肴制作和質量評價的首位。所以古代強調時序、適口、原味,現在強調清爽、開胃、爽口。歷代名廚根據飲食審美的壹般規律,主張以鮮鹹為主,少加調料,壹切以自然為主,盡量表現原料的自然美,提倡清淡。根據“物無定味,適口者為貴”的飲食美學的特殊要求,各地技藝精湛的老師靈活運用味道、材料、刀具。
對勺子、水、火、器具、爐子等的需求。對菜肴的質感施加積極的影響,使其入鄉隨俗,因人而變,因物而變,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努力達到“壹道菜獨壹無二,各種菜都好吃”的終極目標。因此,該香料的原料廣泛;味覺模式有很多變化;調味力還好;味覺是深刻的;註重主料的樸素內涵;味覺的豐富性、差異性和獨特性的辯證統壹;品味結合了農村風俗、宗教信仰、民族習慣;味道因時、因地、因座、因人而異;品嘗後回味悠長,用風味來刻畫菜系,這是中國烹飪技術的精髓,也是中國烹飪的靈魂。
第三,奇與正相互轉化
中國烹飪是壹門變革和創新的學問。壹手烹飪壹手烹飪有辯證的方法,有對立統壹的關系;另壹方面,烹飪規則中既有積極的規則,也有消極的規則,所以我們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掌握廚房的主動權。
烹飪中的辯證方法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選材上的肉與繩,刀口的大小,加熱上的水火,調味上的厚與淡,質地上的綿與脆,烹飪上的冷與熱,都反映了烹飪的內在矛盾,規定了菜肴的屬性。比如烹飪材料和烹飪技術是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內因是烹飪的基礎,外因是烹飪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促進原料內部矛盾的轉化,從而生產出理想的菜肴。再比如做菜壹定要處理好壹般和特殊的關系。比如大部分菜都想盡辦法消除異味,而屯溪臭魚、長沙臭幹果都想盡辦法強化。至於肯定與否定的規律,在烹飪中隨處可見。否定壹道老菜,肯定壹道新菜,標誌著烹飪技術的進步;不斷否定和肯定,促進飲食文化的繁榮。
烹飪和勾兌分析也是如此。烹飪是壹個加熱的過程,主要表現為量變;烹飪是指菜品的成熟度,強調質變。很多烹飪方式的區別明顯體現在加熱程度和用水上,所以原料是否“耐煮”和熱能的大小應該是烹飪的主要矛盾。至於“調味”,也要強調主料、主味、主調味力,這是矛盾的主導壹面。無論是采用對流調味、擴散調味、滲透調味、風味物質熱化學分解,還是循序漸進、最終決定,都要遵循質的互變規律,控制好調味的“度”,並與加熱、水的應用巧妙結合,應該是卓有成效的。
所謂“標準”,就是壹個常見的廚房法則,可以用簡單控制復雜,舉壹反三,放之四海而皆準。像采購原材料要精心挑選,初加工材料要物盡其用,綜合利用;切配菜要註意營養,操作時要註意衛生;均勻塗抹油和水,靈活使用爐具和傳熱介質;正確控制水溫、油溫,適時加料、調味、用火;勺子翻過來鍋操縱靈活,水、湯、稠、油恰到好處;烹飪和時尚菜肴整齊有序;爐案緊密配合,各部門互相照應,等等。所謂“變著花樣”,就是不走形式而采取的“臨時應急措施”。如果材料的組成部分發生變化,技術也會隨之變化;原料質地不理想,調味用火燒補救;若原料組合不同,應調整香精和料的比例;香料品種不全,可以用類似的東西代替;火力不能隨心所欲的時候,不妨即興發揮,跟著火成菜;竈具不順手時,應隨遇而安,依器變法;膏體過大或過小,適當調整火時間;如果油太稠或太稀,增加或減少肉湯的量,使其均勻;季節有春夏秋冬,技法要區分;客人分東西南北,口味要靈活。
定時和不定時相機的使用也是烹飪中的辯證方法。這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壹,是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慮。中餐之所以有別於西餐和工業食品,創造出數以萬計的品種色彩,恰恰是因為它具有“以不變應萬變,以不變應萬變”這壹極其重要的特性。
第四,常清
烹飪是壹門藝術,也是壹種飲食美學。在烹飪中,它具有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和其他美的形式(如色、香、味、形、器、名、時、治),菜肴中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形象體現了這種美的本質。廚師根據自己的審美意識(即評判美的標準)進行審美活動(制作菜肴),客人獲得美感(欣快
欣賞、評價、享用菜肴),李爽我能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而且是耳目壹新。
烹飪是壹項創造性的體力和腦力勞動。當廚師在廚房附近工作時,很難把註意力集中在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上。當他制作的佳肴呈現在客人面前,得到客人的欣賞和稱贊時,就說明廚師的勞動創造了社會價值,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這是對勞動者最大的安慰和回報,也是精神上最享受的時刻。這是事物的力的壹面。
另壹方面,當客人品嘗道珍知道的美味菜肴時,他們不僅可以滿足他們的饑餓,還可以大飽眼福。另壹方面,日本的食物也可以通過判斷名稱、辨別顏色、觀察形狀、觀看裝置、聞香味、品嘗和大飽眼福來增強他們的知識,獲得精神上的享受,這是對象的樂趣。尤其是那些精致的工藝菜肴,融合了味覺藝術、色彩藝術和造型藝術,構思高雅,形象吉祥,風格喜聞樂見,深受中華民族的喜愛。構圖分為賓主兩部分,真真假假,疏密有致,節奏分明,形神兼備,色彩鮮艷,手法簡練,衛生營養,就像工藝品壹樣,它的魅力能讓客人感到愉悅。
中國的烹飪之所以能讓人過癮,和中國烹飪的指導思想有關。自古以來,中匡!人們把飲食之美作為生活審美的主要對象,要求不僅要吃得好,還要吃得開心。他們壹直把吃和看結合起來,重視食、譽、美、美、趣、韻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無疑增加了烹飪的難度,提高了對烹飪的要求。中餐的烹飪技術比西餐復雜,主要原因也在這裏。所以刀法高超,造型美觀,容器豪華精致,具有觀賞價值,應該是中國烹飪的又壹特色。
綜上所述,中國烹飪享譽世界,有“烹飪之國”的美譽,絕非偶然。這是其滋補、助補、調和五味、變奇為正、樂而樂四大特性完美結合的必然結果。這四個物質特性中,口感和滋養更是根本。所以,更概括地說,“以味為核心,以滋補為目的”是中國烹飪的本質特征。
這是我從壹本書上找到的!!我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