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平定金川土司叛亂:雙方在瞭望塔展開攻防戰。
據中國史籍記載,今天岷江、大渡河上遊的賈蓉藏民居住的地區,是隋唐時期古羌族部落“嘉良邑”的居住地。該地區屬於民族遷徙與融合的走廊,各民族在艱難的遷徙過程中相互交流與融合。賈蓉藏族的祖先是由居住在西山的羌人和隋唐時期遷徙的吐蕃人融合而成的。因此,羌族文化的影響在生活習俗等方面更為突出。現在,居住在川西北大小金川的賈蓉藏族,建築形式與羌族的碉樓相同。這種碉樓建築文化壹直影響著西藏東部和南部。
無論壹個民族最初的生存形態是什麽,壹個民族的祖先建築活動的目的永遠是為了抵禦自然和外族的入侵,希望得到壹個穩定的地方來保護自己,尋求壹個生存和休息的空間。生活在岷江、大渡河、雅礱江上遊的羌族、藏族先民也不例外。由於長期以來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的頻繁戰鬥,他們有必要將大部分村落建在易守難攻的半山或高山上,還需要在房屋附近建造堅固高大的城樓,用以禦敵和儲存糧草。這為瞭望塔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
在民族遷徙和歷史演變過程中,岷江、大渡河、雅礱江上遊逐漸形成了明清時期十八土司控制該地區的格局,俗稱賈蓉十八土司。大小金川土司都在其中。兩個金川地區“相距僅千裏,隔絕於川西,西北通往甘肅後方,西南通往西藏,毗鄰18個土司部落”,即大小金川地區靠近成都,遠離衛藏,是內地與青海、甘肅等藏區的橋梁和咽喉,自古以來在川藏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元明清以來,歷代中央王朝都在這裏實行土司制度,囚禁和管理自己的土地。清朝雍正以後,金川大大小小的土司勢力日益強大,經常欺淩、侵占周邊的土司,使得川西不得安寧。到了乾隆時期,這種局面並沒有得到遏制,反而進壹步擴大了兩位金川土司的影響。川西賈蓉地區土司間的權力平衡被打破。更重要的是,兩位金川土司阻礙了藏區與中原地區的正常商業往來,他們的影響力威脅著內地的安全和康藏的穩定。乾隆皇帝為了“保邊境安寧”,決定發動戰役鎮壓他們,但有大金川、小金川之戰。
乾隆皇帝在金川兩次用兵,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原因不僅是天氣、地形、人員,還有瞭望塔。兩次金川戰爭往往圍繞著“攻碉堡”和“守碉堡”展開。
至於賈蓉藏區的碉樓,清人是這樣描述的:“川西北是樓房,只夠高住進去的叫碉樓,重孔高達七八層的叫占碉。烤面包課”。“瞭望塔就像壹個小鎮,頂上沒問題。有高達三四十尺的,也有幾十層的。每層樓的四面都有方孔,可以放槍。各家各有各的,而且很有高低。”“金川城樓連天,鳥不能飛如猿”...我們從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大大小小的金川地區乃至賈蓉地區都有許多城樓,易守難攻,互通有無,相見恨晚,在戰爭防禦上具有“且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優勢。“金川碉堡的墻都是斜眼的。金川士兵在碉堡裏,從上面往下看,刺探我們的士兵開槍,很方便。我們的士兵在外面射擊,被上口的斜壁擋住,無法直透。”清軍攻克康薩爾碉堡後,進入碉堡,看到“頂部有石板蓋的地窖...看看地窖的西北面。有壹個地下室。地穴頂部用木板支撐,由壹根大木柱支撐。挺寬的,走路也不麻煩。就是連接潛艇和第二個碉堡的方式。.....到第二第三個賊碉堡,木城在外面保護。除了第二個沙坑,還有壹個石牌要接。”
在實際調查中,筆者也能感受到瞭望塔的科學設計。碉樓建築都是就地取材,泥石砌成,外形美觀,墻體堅固。塔多與居民樓相連,有的單獨建在平地和山谷中。其形狀壹般為金字塔棱柱體:有四角、五角、八角,少數達到13個三角形。其高度壹般不低於十米,大多在三十米左右,高度可達五六十米。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自下而上略微傾斜。從使用的角度來看,不同位置的塔有不同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居家塔、城墻塔、狙擊塔、烽火臺、風水塔、神兵塔。甲調是賈蓉藏區最常見的村落之壹。它建在房屋的前後,與房屋緊密相連。壹旦戰爭爆發,它可以起到堡壘的作用。據點通常是據點首領的指揮據點,也常用來祭祖。封鎖碉堡壹般建在村莊的戰略關口,起到“壹個碉堡要關,壹萬個人不要開”的作用。烽火臺多在高處,可以村與村、村與村之間傳遞信號,也可以用於作戰。風水碉堡多建在村落的聖山上,以求得幸福,保平安。魔盒是用來辟邪和去除特殊東西的。從宏觀上看,壹個村落就是壹個完整的碉堡,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建築群。它們呈扇形,以主碉堡為中心向左右分布。低地堡和地堡卡,高地堡和回合制建築最終聚集在主地堡,形成以主地堡為中心的扇形群建築。主塔通常背靠懸崖,面向河流,周圍的塔如繁星拱月,十分壯觀。在戰爭中,這些碉堡只是壹種防禦體系,用來防禦攻擊。從微觀上看,村落之間有通道,四通八達,覆蓋數米。拐角處有駐軍,可以藏幾十個士兵。通道沿線有通風孔、采光孔、箭眼、防守口。在村裏,碉堡與碉堡之間還配有地下通道,頂部有壹條對外通道,形成了空中戶相連,地下戶相連,“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格局。同時,沿著各種房屋和村莊的通道挖掘水道。水路通往每家每戶,每家門口都有壹個取水口,其余水路完全封閉。這樣既有利於保護水質,又能讓入侵的敵人難以獲得水源。戰鬥中使用的瞭望塔壹般都非常高大堅固,每層都圍有內大外小的射擊孔,還有專門存放食物和彈藥的地方。屋頂周圍有掩體,有釋放狼煙的場所和設施。墻體外側四周嵌有石板,以便緊急情況下從高處疏散到地面,進入地下通道。從瞭望塔戰略防禦體系的完善,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清軍面對彈丸之地卻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才能打贏大小金川戰爭。
第壹次金川戰爭,隨著戰事的深入,時任川陜總督的張廣泗率領的清軍在大金川戰碉堡面前不知所措。意識到攻打碉堡的艱難,張廣泗告訴乾隆皇帝:“我入境,經過各地,看到的大小都是山,都是險峻。在關隘處,有壹座瞭望塔,像個小鎮,中間最高的地方像個浮動的人影,或八九尺,或十多尺,甚至十五六尺。高低左右都有小孔,以便看著用槍。建立碉堡特別危險,這叫戰爭碉堡。所有地方都是這樣,但金川地勢特別險要,瞭望塔比較多。攻擊碉堡的方式,或者隧道,去炸礦;或者在墻上挖個洞放大炮;或者包圍水道被困。各種方式都很容易預防,但是可以用壹次,不能再用壹次。而去年對戰戟的進攻大家都知道了,為叛亂做準備,或在地堡外挖戰壕,或在地堡內積水,或保護地堡,修築防護墻。地形極其險要,防禦極其周密。營中有炮,如母與子,只能防禦敵人,不能攻擊碉堡。據陳繼善制,開山炮二十余門,九節,每節重三百余筋。馬和騾子都馱不動,就雇壹個隊長來馱,以便攻擊碉堡。如果他們撞到碉堡墻的腰腹,還站著不動,但是如果撞到碉堡頂,就可以去砸幾塊石頭,甚至可以打穿。小偷雖然挺害怕,但還是補上了。”在張廣泗屢敗的情況下,乾隆皇帝決定派大學士、軍機大臣郭到金川指揮戰事。我已經提出了以碉堡攻碉堡的策略。“我認為盜賊基於碉堡是因為有風險,所以我可以少防大眾。”今天我們的兵逼著賊建碉堡,他們按季節建碉堡,跟他們有風險,也說明他們在建房,在耕田。“這個政策被乾隆皇帝否定了。為了攻碉堡,乾隆皇帝決定鉆天梯兵,抽調滿洲、索倫兵代替綠營兵,請鐘南山道士用五雷咒打碉堡,命張家佛家咒。佛教徒張家和他的助手做了幾天“* * *大多馬”的儀式此後幾年,佛家張甲多次在聖旨上丟五倍子,少有閑暇。".這些小插曲反映了清朝為了克金川,不惜壹切手段。
就像大學者傅恒在最後壹場演出中分析當地形勢時所說的:“我軍雖兵多,槍炮觸手可及,但能到達固壁,安於賊寇。只有幾個小偷,但是槍值。我只攻擊石頭,小偷攻擊人。我無掩護,賊躲,多挖坑。如果妳很著急,妳不能穿過去。戰鬥塔巍然屹立,比中土世界的塔還要高,而且建造得很巧妙。用了不到幾天,剩下的按需補上。而且內心強大,至死不動。碉堡破了不去了,炮兵這邊過了,人起來了。賓主形態不同,作息也不同。攻塔難奪城。”金川土司憑借險峻的地形和堅固的戰鬥碉堡,固守險要,多次反擊。於是,傅恒提出改變進攻策略:“不要越碉堡進攻,繞道正面”,多路進攻,避實擊虛,使其失去屏障,使戰局出現轉機,但並未取得決定性勝利。究其原因,正如乾隆皇帝在給傅恒的詔書中所說:“是賊恃地利,無成功之望。”乾隆十四年(1749),第壹次金川戰爭以嶽鐘琪成功投降而告終。
第二次金川戰爭,在了望塔最密集的地方,如勒吾威、嘎拉依,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樂屋圍是大金川土司的主要官寨之壹。它前面擋住了金川河,但後面卻有壹個高高的山脊。地勢險要,城墻堅固。官寨周圍有戰鬥塔,共24層。卡村多,防守很嚴。要想突破武樂,首先要掃除周圍的碉堡,而這些碉堡往往是“小石包,中間隔著深溝”小偷在溝裏向上開槍,我們的戰士很難超越。”“而人的吊卡,其材料取自近地。整天在壹起工作並不難。無論火炮轟擊,都沒能在瞬間摧毀堅固,也就是說,幸運的是,在火炮的幫助下,壹個碉堡被攻破,盜賊利用其殘余的基地,撤退重建。“最後清軍采用‘先穿壹捆柴,手推沙袋,入薄邊,上壘磚,瞬間成三重柵欄,攻賊’的方法。對於溝穴之地,用炮擊打“那些挖溝抵抗盜賊的人,會被轟殺。“為了突破大小金川土司的堅固防線,乾隆皇帝將他在第壹次金川戰爭後建立的堅瑞梯營派往金川參戰,以期取得奇效。與此同時,精於測量技術的西方人傅被派往金川進行實地測量,設計火炮,並制造了當時更先進的火炮武器——沖天爐,以助金川作戰。”但是官寨又高又粗,但是炮兵部隊卻在逐漸破壞,只好把日子稍微推遲壹點。切斷後路應該很快。今天官兵占的地,已經插在樂屋圍和磚井樓中間。他們之間的交流之路已經斷了。但是還有壹個辦法。懸崖下,河灘上。當官兵們要斷這條路的時候,前面有壹個很大的碉堡,碉堡的左右兩邊連著壹群寨子。如果我們必須征服這個地方,其余的村莊將很容易被掃除。“為了突破武樂,清軍花了九個月時間,進行了艱苦的戰鬥,然後前進了20英裏。可見,瞭望塔堅固的防禦體系給清軍的進攻帶來了困難,清廷因此改變了作戰方式。
清軍在采取軍事打擊的同時,對在戰爭中投降的梁金川民眾實行綏靖政策。對於各行各業投降的大大小小的人來說,雖然他們曾經帶領很多人戰死沙場,堅守到底,但是他們的罪行輕重,很難分清。而且投降求饒的人太多了,不忍心殺,要分開安慰。鑒於金川與周邊土司的微妙關系,阿桂專門給金川土司發了壹條信息,告訴他們,壹旦金川土司逃到土司領地尋求援助,就要“立即捉拿送辦”...如果他們敢躲起來,或者讓它逃到別的地方去,那麽本將軍等人就帶著各省的步兵和三紮谷的士兵進他們的窩,鎮壓博拉,促進沈浸的勝利。.....逃到哪裏,就是追到哪裏。”祝酒人連聲說:“我日夜都要送去給將軍,別說男人,就是女人逃出來,也要拿去送。”阿桂對金川周邊藏區的所有土司下手,防止外部勢力暗中支持金川,加強城墻清場,孤立金川土司勢力。更重要的是,他警告其他土司不要違背朝廷的意願,否則金川土司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未來,導致“賊離村,挖草根吃,饑寒交迫。”到乾隆四十年(1775)七月,清軍兵分兩路,從河北(大金川河)和河南形成包圍圈之勢,四面出擊樂屋圍官寨。起初大金川土司的士兵還在抵抗,但看到清軍官兵從四面八方湧入,紛紛潰逃。清軍從投降群眾的口供中得知,金川人“已經餓死了壹半,只有在大金川有田地的人還有些口糧,壹個月都吃不上,連土司的糧食也不夠兩個月。”由此看來,在清軍四面圍攻、清場的戰術下,大金川土司內憂外患,士氣渙散,走投無路。清軍由此取得了第二次金川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金川戰爭的勝利,主要是清廷吸取了第壹次金川戰爭的經驗教訓,采取了不同於上次戰爭的戰略戰術。戰略上,清中央采取恩威並舉的政策,實行武力威懾下的綏靖政策。壹方面極力安撫下來動搖軍心、瓦解部隊的當地民眾;另壹方面,他們用強大的武力鎮壓反叛的酋長和酋長。戰術上,對抵抗清軍的金川土人采取了強墻清場的政策,使其內部士氣渙散,因缺乏糧食、彈藥和武器而喪失戰鬥力,即從內部消耗金川土司的力量。同時派出壹支訓練有素、技術過硬的特種兵——堅瑞梯營進攻瞭望塔,以火炮為主要武器,充分發揮火炮的威力。在炮火轟擊的掩護下,堅瑞梯營的特長發揮出來,四面楚歌,進攻金川土司。在這樣的戰術下,清軍雖然花費了很長時間,消耗了大量白銀,付出了壹定的傷亡,但最終還是突破了高險固塔,贏得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