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初秋的習俗和用途。

初秋的習俗和用途。

初秋的習俗和用途:

1,貼秋膘

人們普遍在初秋稱體重,並與長夏時的體重進行比較。伴著秋風,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來彌補夏天的損失。彌補的辦法就是“糊秋肥”:要吃好吃的,當然首選肉,所謂“用肉糊秋肥”

2.稱水

在過去,人們在立秋前後將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多,說明水多,所以秋天雨水會少;如果立秋後的水很大,秋季就會有更多的雨水,這可能會導致秋澇。

3、啃秋

嚼秋又稱咬秋,是漢族18歲時的習俗。也就是在立秋那天吃瓜。天津講究立秋吃西瓜或哈密瓜,稱為“咬秋”,意思是夏天熱熱的,到了立秋就咬壹口。江蘇等地也在立秋吃西瓜“咬秋”。據說秋季痱子是可以避免的。在浙江等地,立秋每天都要吃西瓜和燒酒,民間認為這樣可以預防瘧疾。

4.吃“渣”

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滓”——壹種用豆碎和蔬菜做成的小豆腐,有“大人小孩吃了立秋渣滓不吐不拉”的說法。

5、秋季繁忙會議

秋忙會是初秋的習俗之壹。壹般在農歷七八月舉行。這是壹個商業和貿易會議,為秋季的繁忙做準備。其目的是交換生產工具,出售牲畜,交換食物和生活用品。

6.秋舍

秋會也是立秋的習俗之壹。它原本是壹個在秋天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人把它定在立秋後的第五天。此時收割完畢,官民都在這壹天獻祭感謝上帝。

7、觸摸秋天

夏歷的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這壹夜,婚後未生育的女子,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瓜果架、豆棚下的地裏偷偷摸索瓜豆,故名摸秋。常說摸南瓜容易生男孩;摸扁豆容易生女孩;摸白扁豆更吉利,除了生女孩,還是白頭偕老的好兆頭。

8.吃秋天的桃子

浙江杭州的立秋食秋桃習俗。每到立秋日,大家都要吃秋桃,壹人壹個,吃完後把桃核藏起來。在除夕之夜,當桃核被扔進爐子裏燒成灰燼時,人們認為他們可以避免壹年的瘟疫。

9.吃“福緣”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桂圓肉,後代就會成為大官,桂圓又叫“福源”,所以有句俗話:吃了桂圓,子孫最好。

10,吃紅豆

自唐宋以來,每到初秋,就要用井水送服紅豆。取七至十四粒小紅豆,用井水吞服,服用時面朝西,所以據說壹秋可免痢疾。

11,吃“渣”

立秋在山東萊西流行吃“渣滓”,壹種用豆碎和蔬菜做成的小豆腐,有“大人小孩吃立秋渣滓不吐不拉”的說法。

12.用掛秤給人稱重

清代嘉興民間流行在這壹天用掛秤的方法給孩子稱體重,然後與長夏時的體重相比較,以測其胖瘦。減肥被稱為“苦夏”。當時人們認為既然減肥了,就需要“補補”,也就是立秋俗稱的“貼秋膘”。

13,泥鰍

無錫人還有壹個有趣的說法,那就是立秋那天遇到了泥鰍。如果秋天有大風和大雨,初秋稻田裏的泥鰍會直立在水中。

14,吃雞蛋

此外,在初秋的這壹天,我國其他地方也有吃雞蛋和桃子的習俗。雞蛋有安神養心的作用。

15,祝福

在常州武進區,立秋將舉行秋季會議,紀念這位勇敢的菩薩,並祈求風調雨順、和平繁榮。

立秋是24節氣中的13節氣,也是幹歷最後壹個月的結束,是申請月亮的開始;時間在農歷七月初壹左右(公歷8月7日至9日之間)。“秋”的意思是夏天來了涼爽,這意味著秋天的開始。當我們在立秋到達時,梧桐開始落葉,所以有壹個成語“落葉知秋”。從字面上看,“秋”字由糧、火兩個字組成,寓意五谷成熟。秋季是天氣由熱轉冷,再由冷轉冷的過渡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壹個節氣。

宋朝的時候,種在盆裏的梧桐樹是要搬進廟裏的。到了立秋的時候,太史公大叫:“秋天到了。”演完戲,梧桐落下壹兩片葉子,表達秋天。